“大明王師已到,跪地投降免死!”
在把總躊躇不定的時候,北面已經隱隱地傳來了這樣的呼喊聲。
正在沉思熟慮中的把總,顯然沒有聽清楚這聲音。
但這呼喊聲,在穆耀祖的耳中,卻是如此的分明。
他站在原地,身體微微顫抖。
和把總一樣,他也在腦海中進行著激烈的思想斗爭。
在不經意間,他抬頭望了一眼天空。
只見天空中,皎潔的明月高懸天際,灑下柔和的光芒。
月光下,是面前燃燒著的房屋,借助耀眼的火光,可以看到一具一具又一具尸體。
最顯眼的,就是地上那具腦袋豎著長矛的婦人尸體,還有她那被甩到墻角已經沒有任何聲息的可憐孩子。
穆耀祖知道那婦人的男人,是個開小藥鋪子的生意人,一向老實本分,賣藥從不缺斤少兩,去年父親生病,他便來此抓過許多次藥。
其中也見到過這婦人幾次,市井小民家中的婦人,又不是那種美若天仙的,沒那么多規矩,因此,丈夫忙碌時,她偶爾也會出來掌柜。
一開始,每次見面的時候,她都挺著個大肚子,雖然容貌一般,但聲音柔和而細膩,說起話來很是和氣,取藥時,言語中還對穆父的病情多有關切。
而抓藥的最后幾次,就沒見過那婦人了,只是有一次看到那孩子。
雖然只是見過一次,但此時此刻,看著眼前的此情此景,穆耀祖腦海中的那段記憶,卻是極為清晰。
穆耀祖記得,藥鋪子柜臺上,手工編織的搖籃里,柔軟的被子包裹著小小的身體,就像一團溫暖的棉花糖。
他的臉龐圓嘟嘟的,眼睛大而明亮,仿佛兩顆閃爍的星星,那雙明亮的星星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透露出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他的小手小腳還總是亂動,一會兒摸摸自己的小臉蛋,一會兒踢踢被子,充滿了新生命的活力。
看到這幼小的可愛新生命,那時的穆耀祖,心中本來多少也是應該有些歡喜的。
不過,那時他父親的病情已經愈發嚴重,一想到父親馬上就要撒手人寰,穆耀祖那時候的心情,便又是沉重起來。
在心情沉重之余,可能還有對生命誕生和衰亡的感慨。
……
「屈膝投降,就真的能夠保得住家鄉和宗族嗎?」
穆耀祖咬著牙,在心中自問道。
手中緊緊握著鋼刀,鋼刀上還殘存著那馬兵的血。
但在已經下定決心的穆耀祖眼中,這血還不夠,遠遠不夠。
穆耀祖深呼一口氣,嘗試讓自己稍微冷靜一下。
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和把總周圍,大多是自己的舊部。
可能是因為他們都是本地人,在追擊禍害本地百姓的馬匪之時,會更加賣力一些,會更加快一些吧。
又看了一眼近來已經和自己發展到稱兄道弟地步的把總,以及他身邊的寥寥三個親信。
他們都是一副毫無防備的模樣。
穆耀祖眼神中隱隱透露出一絲自信。
他騎馬緩緩接近把總,一名把總親信瞥到他過來,還對他禮貌地笑了笑。
“大明王師已到,跪地投降免死!”
來自北方的呼喊聲越來越大,已經大到不可能讓把總無視的地步。
舉棋不定的把總,現在被急迫的形勢逼著,也不得不做出了選擇。
他策馬回首,對屬下的軍隊們說道:
“弟兄們,全部向北,準備迎戰,咱們今晚就會會這幫……”
話還沒說完,一把鋼刀猛地插向他的后脖頸。
原來,趁著三名把總親信隨把總轉身,穆耀祖已經來到了把總身后很近的地方。
然后,偷襲成功!
再然后嘛,當然就是要一擊脫離啦。
那三名把總親信,見到把總突然暴死,震驚極了。
一回頭,卻發現兇手早已經騎馬竄到了幾步之外。
他們難以置信地看著騎馬竄逃,只留給他們背影的穆耀祖。
接下來,他們便立即策馬揚鞭,嚎叫著沖上前來,要為一向待他們不薄的把總大人報仇。
“弟兄們幫我!”
向離自己更近的屬下親信士兵求救之后,穆耀祖也沒有再繼續逃竄,而是回馬正面迎著那三個向他沖過來的把總親信。
雖然大明朝的衛所兵,整體上不堪重用,但正所謂,爛船也有三分釘,至少穆耀祖手下,還是有幾個敢打敢拼的戰士的。
世代是衛所軍官的穆耀祖,更是從小習武,其在武藝上,還是有兩下子的。
在三名敵人面前,他自信可以勉強招架一番。
只要能夠勉強招架一番就足夠了。
穆耀祖手下的十幾個親信士兵,反應過來之后,立刻就前來幫忙。
在十幾人的圍攻下,那三名把總親信,招架不住,很快被殺死。
這把總手下幾百號兵丁,趕路之時,隊列也是比較長的。
尤其是夜晚中視野不清,隊列中后的人,可能還一點都不清楚前面發生的變亂。
而因為機緣巧合,身處隊列前面的,大多是穆耀祖的舊部。
穆耀祖自然不想和后邊的清兵死磕,他知道后邊恐怕還有許多把總親信軍官。
自己偷襲殺了把總,他們肯定不會放過自己。
他只是打算盡可能帶上自己的舊部,趁亂向東,脫離隊伍,然后找今日襲城的“大明王師”投誠。
毫無疑問,對于穆耀祖來說,這是一場身家性命的賭博。
但他確實也是下定決心去賭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很復雜。
或許有看到家鄉百姓被屠戮的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或許終究有被族兄為國盡忠、慷慨而死的行為所激勵,或許有對黑夜襲城的大明王師的期待,或許也有混亂之中的投機思想……
“我乃城外大明王師的內應,現在城門已破。想要保全身家性命的,隨我向東!”
在十幾個親信士兵的簇擁下,穆耀祖向前排士卒呼吁道。
聞言,前排士卒中,主要是他的舊部,立即有許多人堅定地先行向東走去。
有了一些士卒帶頭,其余一些清軍士卒,可能是由于把總和他的三名親信身死,沒有首領,便也茫然地根據從眾心理,隨大流向東。
這一下子,魚龍混雜,隨穆耀祖向東的居然有近百人。
穆耀祖見狀大喜,畢竟,在如此混亂的形勢下,他自是認為手下人越多越好。
正當他考慮要不要借勢直接向西,把這幾百號人全部都裹挾了,那樣的話,也會有更大的籌碼去向大明王師投誠。
突然,穆耀祖遠遠望見西邊一條火龍,迅速沖入隊伍后邊,接著后邊隊伍便是一陣混亂。
眼看混亂就要蔓延過來。
這個時候,穆耀祖哪里還能不知道這是來襲的大明王師已經發起進攻了。
審時度勢的他,立即用鋼刀割掉腦后的辮子。
他騎著馬,揮刀向西,向麾下士卒下令道:
“割辮!殺韃!”
……
雖然,和他族兄去年在鳳凰城所面臨的情況類似。
此時此刻,這里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真韃子。
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