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帥,據前線軍官報告,建奴軍現已經全部渡過鳳河。”
鵝埠嶺東邊的北三角山上,在一群偃旗息鼓、等待軍令的明軍將士中間,趙琸向朱由桹報告道。
聞言,朱由桹輕輕點了點頭,拿著手上的單筒望遠鏡,表面上不慌不忙地繼續觀察山下正在行軍的清軍。
山下,數千清軍的兵丁夫役攜帶著馬騾、器械、輜重等,緩慢地在道路上前進著,隊伍綿延數里,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
說起來,這朱由桹手上的單筒望遠鏡,也是他從前兩廣總督丁鬼畜那家伙的老巢里搜出來的。
從丁鬼畜的收藏中,朱由桹可以輕易地看出,這老丁挺喜歡收藏一些稀罕玩意的。
在這些稀罕玩意兒之中,就有這荷南國產的單筒望遠鏡,也不知道這東西怎么著就輾轉來到了老丁的手中。
而到了老丁手中,自然就等于到了朱由桹手中。
至于這所謂的荷南國,當然就是大明朝常常稱呼的紅夷、紅毛夷、紅毛番、紅番鬼……,也就是紅夷大炮的那個紅夷。
朱由桹登基之后,覺得這些個稱號作為官方稱號實在是不好聽,而且朱由桹認為這荷蘭國如今也算是大名鼎鼎的海上馬車夫,還是給它脫離夷籍吧。
于是,朱由桹便打算將其譯名改為荷蘭。
可他又一想,這荷蘭與大明朝的兩京一十三布政使司的河南讀音很相似。
在朱由桹看來,這可實在是不好,于是他便下詔把紅夷的官方譯名改為荷南,這樣它的讀音與河南就不是簡單的相似。
而是一模一樣啦!
……
言歸正傳,這鵝埠嶺,乃是惠州府治下的海豐縣西部關口,為連接東西的交通要沖,有西關之稱。
朱由桹在惠州城之時,便意識到此地乃是李成棟軍自海豐縣向惠州府城進軍的必經之路。
于是,他一早便圖謀就在這附近搞一個伏擊,去偷襲李成棟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尤其是當后邊葉萊率領的大隊步兵也到達惠州府城之時,海豐縣境內的間諜也報告說,李成棟那磨嘰怪居然才剛剛離開潮州府惠來縣,進入到了惠州府海豐縣境內。
再加上朱由桹又考慮到杜永和麾下的那幾個暫時成了漏網之魚的夜不收,最終也全部都被派出去的羽林兵消滅,李成棟應當不會因為很快就得到他的三百先鋒覆滅的消息從而心生警惕。
于是,朱由桹便當機立斷,立即率領著全部軍隊,自惠州府城向東南快速進軍,抵達鵝埠嶺附近。
鵝埠北面有一座鵝山,由四個小山頭組成,中有盆地,遠看如一只活靈活現的飛天大鵝,當地就因鵝山而命名鵝埠嶺。
不過,鵝山和朱由桹擬定的伏擊地點,其實并沒有太大關系。
鵝埠嶺東邊也有兩座山。
東北方向是北三角山,也稱大三角山,此山很大,向西和向北綿延上百里。
鵝埠嶺東南方向也有一座南三角山,也稱小三角山,此山很小,綿延不過數里。
這兩座體型懸殊的三角山中間,自緊挨著鵝埠嶺的田寮村一路向東一直到鳳河邊,有著一條六七里長的平地。
從海豐到惠州府城的官道,便在這一小條平地上邊。
朱由桹領兵到達鵝埠嶺之后,海豐縣的間諜又報告說:李成棟主力大軍,此時已經出了海豐縣縣城,抵達梅隴附近,正在照常向鵝埠嶺方向前進……,李成棟大軍的行軍蹤跡,他們這些盡職盡責的偵查間諜后續還會跟蹤報導。
考慮到梅隴距離鵝埠嶺還有將近五六十里的行程,等磨磨唧唧的李成棟等的花都要謝了,以至于迫不及待想要立刻去和李成棟打仗的朱由桹,還有過這樣的打算:直接率領軍隊渡過鳳河,過橋梓頭,在鲘門附近與李成棟軍來一場硬碰硬的遭遇戰。
不過,在深思熟慮了一番之后,雖然自信自己的軍隊硬碰硬也能夠打得過李成棟,但比較茍的朱由桹最后還是本著“能來陰的就絕對不來陽的,能搞偷襲就絕不光明正大地打”的原則,決定還是按照原計劃繼續在鵝埠嶺附近打伏擊戰。
當然,朱由桹也考慮到鲘門以東就是海豐西南的平原,朱由桹認為那地方相比于鵝埠嶺以東、鳳河以西的這片區域,更加不適合打殲滅戰。尤其是在了解到李成棟軍隊中有較多騎兵的情況之下。
在率領麾下的明軍到達鵝埠嶺之后的這一段還算充裕的時間之內,通過親自實地探查,朱由桹對這鵝埠嶺以東、鳳河以西的這塊地方的地形,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
他認為這真是一個絕佳的伏擊地點。
朱由桹打算在西面的田寮村布置馬步兵二千余,從正面進攻;在北三角山和南三角山的山坡上,部署步兵、炮兵三千余,從南北兩側面進攻。另外再把一只騎兵部隊部署在深涌溝附近,在必要的時候自北向南,截斷鳳河上的橋梁,或者直接用炮彈把橋梁炸塌。
按照計劃,命令正面和側面的明軍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向清軍進攻,力求擊潰清軍,將其擠壓到鳳河邊。
在這種情況之下,鳳河上的橋梁一斷,清兵便只能面對三五十丈寬、水深一二丈的鳳河。
在朱由桹看來,北方兵會游泳的應當不多,而且,最多也就是人能游過去,馬肯定游不過去。這樣,即使有清兵游過去,他也跑不了多遠。另外,朱由桹認為一群潰兵想來不會有什么背水一戰的勇氣,于是他們的選擇只有投降或者死亡。
總之,按照這樣的計劃,就可以對李成棟部實現最大程度的圍殲。
不過,這些都是朱由桹的計劃,計劃能否順利實現,終歸是需要實踐去檢驗的。
而朱由桹清楚,現在,就是到了檢驗的時候了。
“啟稟皇帥,根據前線軍官報告,建奴軍尾部已經抵達石龍庵附近。”
這石龍庵距離鳳河有著大約半里地,清軍過了石龍庵,按照朱由桹的計劃,就是一個對清軍發動攻擊的信號。
朱由桹放下單筒望遠鏡,深呼一口氣,大聲下令道:
“是時候了!趙指揮使,下令讓炮營的二營長,立即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