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為老朱準備的第一課:攤丁入畝

土地兼并!

四字入耳,朱元璋心底某根弦被撥了一下。

這個詞,老朱第一次聽到,還是在二十年前軍師劉伯溫口中習得的。

關于土地兼并,自古以來,一直是封建社會中,一個難以治愈的頑疾。

地主為了擁有更多自有土地,巧取豪奪,迫使本地擁有土地的農民變賣田畝與房產,從而淪為佃農,這在災年更為普遍。

元亡,除蒙漢矛盾增患以外,土地兼并嚴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推動因素。

農業為國家之根,農民占天下十之七八。

若是農民真看不到盼頭,真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恐怕離反抗,也不遠矣。

這曾是劉伯溫的總結。

朱元璋歷歷在目。

只是關于土地兼并的解決辦法,劉基也沒有答案。

況且二十年前大明初建,百廢待興,稍有改動,或許就會逆覆政權。

因此老朱那時候也只能輕徭薄賦,一切從簡,慢慢恢復國力,尚且還需仰仗那士紳豪強,怎么可能會違背土地兼并。

“我看見這四個大字,一時間頭暈目眩,隨即趕緊卜卦一番,驚了我一跳啊,你猜怎么著?”

哪怕郭英在旁,都探著脖子。

老朱被扯了話題簍子,掛肚牽心,被朱名帶的非要聽個仔細,半開玩笑:

“還請小先生細說,莫不是這土地兼并還會毀了咱大明?”

“當然會,而且土地兼并不遏制,大明二百年后必亡!”

啊?

朱元璋和郭英不淡定了。

莫非這小先生通究天眼,勘查到咱大明壽元只能止于二百余年?

老朱心里在滴血。

這可是他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江山大業,為何只能維持短短的二百余年?

究竟是朱名妖言惑眾,撒謊成性,還是卻有天授,有挽救明庭之良策?

結合太子和皇太孫一事,實在由不得老朱不信。

容不得郭英拽起朱名質疑,朱元璋率先伸出雙手,握住朱名胳膊,開口求教:

“還請小先生教我,怎樣消滅這土地兼并,怎樣延長咱大明國運?”

“呵,教你?教你只是次要,你且聽懂授意,教會那洪武帝才算是好。”

“那就請小先生講給咱,之后老朽我必進宮請示圣上。”

朱元璋還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王章這個化名怎么還得再用幾場。

“其實,古往今來,土地兼并一直都存在,盛世治朝,皆在遏制兼并,無法根治去除。”

“想起那北魏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變法。二者也皆是以遏制土地兼并為主,卻從未能根治。”

“這土地兼并啊,現在在咱大明,雖然還未發展壯大,但近幾年也開始死灰復燃……”

“莫非小先生也想讓圣上去沿襲前朝的均田制度?這樣是否能夠遏制兼并?”

朱元璋本身就是農民出身,乞丐為家。

天下誰人最懂農民,無非洪武帝一人。

他想著劉基,章溢,朱升這些謀主若還在世,可能也會像今天的朱名,重提土地兼并,為后世子孫想解決方案。

“均田制已經成為古法,不可再用,需要新的土地政策革新,遏制日后的土地兼并。”

朱名一聽老朱還想倒施逆行,趕忙搖頭否決。

魏晉時期的制度再沿襲用在這里,除了水土不服以外,可能還會滋生出其他禍端。

“那小先生的意思是?”

“我有一治稅國策,攤丁入畝制,早就想著獻給圣上,卻始終無機會,前日又出流血一事,我擔心日后再無機會袒露,王老既然來了,我必然要說。”

“小先生,何為攤丁入畝?”

這攤丁入畝,朱元璋確實是第一次聽說。

而老朱建國三十年,或許有愧百官,有愧子孫,但從無愧黎民百姓。

只要有治國良策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朱元璋自是聽勸,一概收納。

而朱名,今日所講的攤丁入畝,盛于雍正。

雛形來自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

“說起這攤丁入畝,小子我研究諸朝稅收財政,各朝各代的興衰莫過于取自一個根:人丁稅!”

人丁稅?

朱元璋腦袋一靈光,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所謂人丁稅,無論貧富,各門各戶,皆按戶籍人口納稅,卻殊不知,這樣納稅,實在不公道。”

“而這攤丁入畝,則是取消人丁稅,由原來的人丁多寡收稅,改為比較公正的土地多寡收稅。”

“這樣一來,多地的自然要多交稅,少地的也會少交稅,所謂兼并導致的國家財政平均問題,便能極大緩解。”

朱名見朱元璋聽的還算仔細,繼續解釋:

“只是,想我大明建國二十五年,一代出生,二代未育,元末又遭天災人患數載,財政問題解決或許容易,這人口問題還需要推廣攤丁入畝。”

朱名這邊述明“攤丁入畝”,朱元璋眼睛亮若閎淵。

敏感的他提前嗅到了大改的氣息。

對啊,現在明初最需要恢復的還是人丁勞動力。

“若是將這“攤丁入畝”全國普及,不出十年,必然會讓咱大明人口爆發式增長!”

要說初洪武后期最憂什么,絕對不是即將屠戮殆盡的人才文武空池,而是地廣人稀,人口上不去,糧產上不去,財稅也提不上去的南北局面。

整整小十年的時間,大明的人口總數陷于短暫的停滯,直到永樂年間才又有了大幅的增長。

這其中的一個原因,當然也歸結于元清時期的小冰河周期。

整個大明朝,自洪武到崇禎十八年期間,統計過自然災害總數多達1101次。

“王老你想的還是簡單了。我勸圣上實行攤丁入畝的另一個原因,便是替代咱大明現在沿襲的兩稅制,這個古法和那之前提及的均田制一樣,早就不堪再用。”

雖說兩稅制能夠緩解明初時期恢復經濟的壓力,但是久而久之,若是想要再發展,必然緩慢。

“兩稅法”,作為前朝古法,哪怕今朝得以微調,本身也是不完善的,稅制繁瑣,成本不小。

加上老朱開國定下的重農抑商政策,商稅愈小,商業萎縮。

所以后來才讓國家的財政稅收,不過六代皇帝就幾乎入不敷出,連年虧損。

雖說這攤丁入畝不能根治,但是也足以長期補充國家虧稅,延長國祚壽命。

“小先生說的對,這攤丁入畝之國策,可大用,不出兩三年,咱大明的稅收估摸著也能翻一番。”

朱元璋摩拳擦掌,似乎已經望見了那一天的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安龙县| 双江| 汶上县| 平泉县| 南开区| 广州市| 海丰县| 龙岩市| 阳原县| 迁安市| 石首市| 古交市| 吉木乃县| 洛扎县| 平昌县| 铁力市| 渭源县| 观塘区| 大同市| 沅江市| 侯马市| 成安县| 绥宁县| 达孜县| 搜索| 冕宁县| 绩溪县| 获嘉县| 广安市| 南华县| 泾源县| 苏尼特左旗| 屏山县| 凉城县| 平原县| 肥西县| 巨野县| 新巴尔虎左旗| 桂平市|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