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隋唐篇:激烈競爭背后的忙碌

隋文帝統(tǒng)一天下以后,廢除了維護門閥貴族地位的人才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間,他命令各地推舉“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之士”,要求被舉薦的人才們參加筆試,初步打破了門閥士族對官場的壟斷。

到了隋煬帝大業(yè)三年(607年),朝廷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舉人”。明確提出了十科舉人的科目: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jié)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zhí)憲不撓、學業(yè)優(yōu)敏、文才美秀、才堪將略、膂力驍壯。不同科目錄取不同的人才,所以叫“科舉”。

大業(yè)五年(609年),隋煬帝又將十科精減為四科。進士科乃是隋煬帝在位時新出現(xiàn)的科目,以考查策問為主,類似于讓考生們寫幾篇議論文。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最初的科舉考試固定為秀才、進士、俊士、明經(jīng)四科。可惜,隋朝還沒有來得及完善考試制度,就一命嗚呼了。

唐朝的皇帝們覺得考試是個“招聘”人才的好辦法,于是將科舉制度發(fā)揚光大。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總結(jié)歷朝歷代尤其是隋朝的人才考試制度,頒發(fā)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jīng)及秀才、俊士、進士,明于理體,為鄉(xiāng)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復,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秀才科、明經(jīng)科和進士科開設,科舉最低一級——鄉(xiāng)試正式設立。武德五年(622年)唐朝的詔書明確士人可以“投牒自應”,中下層寒門子弟不用像以前那樣,必須被人舉薦才能參加考試,自行到當?shù)卣畧竺托辛恕?/p>

不論等級,不論門第,不論背景,科舉向全社會開放。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被壓抑的寒門子弟在迷茫之中看到了翻身的希望。

這一年,朝廷錄取了大唐科舉第一榜,自此,考試基本上每年舉行一次。

朝廷組織科舉考試,逢進必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參加考試,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然而隋朝與唐朝初期雖然實行了科舉考試制度,但是錄取的人數(shù)并不多,門閥士族的影響力依舊很強。

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都是依賴貴族集團建立王朝的,不可能徹底打擊門閥貴族。漢魏至南北朝時期,陜西關(guān)中和甘肅隴山地帶長期盤踞著頂級門閥集團,他們內(nèi)部之間相互通婚,文化上相互認同,始終把持著各個朝代的政權(quán)與軍事,入則為相,出則為將。其中,既有鮮卑族人,也有漢族人。漸漸地,這一帶就形成了有名的關(guān)隴集團,西魏、北周、隋、唐四代開國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

科舉制度在唐太宗時期并未充分發(fā)揮作用,因為一起打天下的人才太多了,很多人都出自關(guān)隴集團等門閥貴族。李世民個人魅力超強,文武雙全,跨上戰(zhàn)馬誰能阻擋,拿起毛筆又比誰差?在他的萬丈光芒之下,那些高傲的門閥貴族子弟誰也不敢放肆,盡心盡力、忠心不貳地跟著皇帝干事,推動著大唐前行。

但是到了李治當家呢?

在眾多皇子之中,他原本是最不光鮮亮麗的一個,無論哪個兄弟的文武之才都比他出眾,誰也沒有想到他能當上太子。估計李治自己也沒想到,因而他的內(nèi)心或多或少有些自卑。雖然太宗皇帝手把手教他如何做一個好皇帝,可是捏軟柿子乃是人的本性,老功臣們倚老賣老,門閥貴族子弟子承父業(yè),大部分官員仍靠世襲的特權(quán)進入官場,誰來理你?

看似柔弱的李治根本沒被大家放在眼里,一舉一動都備受牽制,完全沒有當皇帝的那種唯我獨尊的感覺。李治不樂意了,老虎不發(fā)威,當我是病貓嗎?

撂倒那些傲慢的門閥士族成了他的頭等大事。

這個時候,武則天出現(xiàn)了。她的果敢與智謀震撼了李治,關(guān)鍵還挺性感嫵媚呢!這不就是李治想要的幫手嗎?兩個人一起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大力改革。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朝廷廢除了秀才科,從此以后,進士科(考查吟詩作賦、寫作議論文、背誦儒家經(jīng)典的能力)和明經(jīng)科(考查背誦儒家經(jīng)典及議論文寫作的能力)成為科舉考試的兩大主要科目,而進士科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進士科一開始只考策問(相當于時事政治論述題),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這一科又增加了帖經(jīng)(相當于填空題,考查考生對儒家經(jīng)典的背誦理解能力)和雜文(指詩、賦、箴、銘、頌、表、議、論之類)。到了唐玄宗時期,雜文變成純粹的詩賦題,詩賦寫作題的分數(shù)越來越高,遠超策問和帖經(jīng)。尤其唐朝中期以后,第一場考試就是詩賦,第二場是帖經(jīng),第三場是策文,逐場定去留,第一場最重要,這場考試的成績決定了考生是否會被錄取。

一代女皇武則天上臺之后,為了選拔底層那些有才華又對她忠心的人才,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了防止吏部銓選看人看背景,她命人將試卷上的考生姓名用紙糊封后,再交給閱卷官評定成績,這是宋朝科舉彌封制度的起源,讓考試更加公平公正。她不僅大幅提高了科舉考試的錄取率,還親自在皇宮主持考試,采用“老板直聘”的方式選拔人才。天授元年(690年),她創(chuàng)立了殿試制度,收歸了吏部門閥大族的用人權(quán),讓底層人才能夠與皇帝近距離接觸??上В瑥浄夂偷钤囍贫戎煌菩辛艘恍《螘r間,武則天去世之后,科舉制度又在門閥貴族的強烈要求下,恢復了以前的狀態(tài),依舊能從考卷上看到考生的名字。

唐朝的科舉除因自然災害或戰(zhàn)亂暫停外,基本上每年舉行一次,每次都是各個科目同時考試。截止到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一共舉行了兩百多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丹寨县| 兴化市| 砀山县| 定陶县| 南宫市| 浏阳市| 河北区| 河津市| 郸城县| 新野县| 甘洛县| 南郑县| 宁晋县| 博乐市| 岢岚县| 牙克石市| 滦南县| 滨海县| 江永县| 广饶县| 屏南县| 乌拉特中旗| 剑阁县| 南漳县| 乡城县| 遂川县| 郓城县| 苏尼特左旗| 西安市| 屏南县| 遂溪县| 兰州市| 宝清县| 吐鲁番市| 错那县| 安达市| 乐山市| 石柱| 绍兴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