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讓步和請客,也是一種賄賂

聞到這濃重的血腥味,武興隆難掩臉上的詫異,他驚聲問道。

“裝了這么多,怕是已經過了二百之數了吧?”

看見武興隆震驚的樣子,倪子晉得意地揚了揚下巴,傲聲說道。

“怎么不是?你當灑家說先斗二三百水賊,再打六七百流寇是說大話么?這里面的人頭可是有二百六七!”

“尚大尹當年剿匪的時候,斬首二百也不是小功勞了……果真是好本事啊!”

倪子晉能被甲持兵,痛痛快快地殺敵建功,自己只能在城門樓子上蹲冷板凳,武興隆的神色就怪異起來,也分不清是羨慕還是嫉妒,亦或是兩者都有。

見著武興隆的臉色,倪子晉頓時放聲大笑,從車上坐起身來,正打算接著夸耀一下,但剛張開嘴,就看到走在前面的衛滄回頭瞥了他一眼,剩下的話便被咽回了肚子里。

干咳了兩下緩解尷尬的氣氛,倪子晉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便改口道。

“灑家只是……只是蹭了一點功勞,這都是衛錄事和聶都頭的功勞!”

別看這小子一副武夫打扮,腦子還挺機靈。

聽得倪子晉的馬屁,衛滄笑了笑,高聲說道。

“倪都頭太過謙遜了,帶著百十個兵丁擋住自己二三倍,甚至五六倍的敵人,如此驍勇,誰聽了不要叫一聲好?”

“衛錄事?聶都頭”武興隆吃驚的扭頭看著衛滄,一個走在前面的民伕,突然間就變成了有官身的錄事。

“衛錄事才是這次帶隊押送的,俺這是……替他帶兵,替他帶兵!”

倪子晉有些尷尬的對武興隆解釋著,畢竟監門官也沒有和這人說,要是他再不說出衛滄的身份,估計也沒人知道這位是在場職位最高的那個。

其實也不怪武興隆有眼無珠,這一隊人路上跑了四天,還經過一場大戰,戰后也沒更衣、洗澡,一身上下不說垢面蓬頭吧,也算得上邋里邋遢。

加上衛滄作為一個現代人,沒有什么官老爺的架子,讓受傷的民伕和倪子晉坐在了騾車上,自己則脫了甲下車走路,哪有半分官老爺的模樣。

衛滄遙遙沖武興隆拱了拱手,武興隆也急忙跳下車來,向衛滄回禮。

大郯雖然算不上重文輕武,但是在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地盤上,右文左武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對于那些真有能耐的讀書人,這些赳赳武夫們心里都是存著幾分敬畏的。

更何況衛滄是朝廷正兒八經的官員,論起地位,比在場的人都高。

若是沒有倪子晉提醒,武興隆也許還不會注意到衛滄,但現在仔細一看,才發現衛滄的確與其他民伕差別甚遠。

不但言語舉止氣度不凡,就是身材、相貌這方面更是一表非俗。

一個人若是胸中藏著學問、韜略,行為舉止自然會卓爾不群,氣魄風格更是嵚崎磊落。

反之,若是腦袋空空,即使長了漂亮的相貌,也不過是空有一副皮囊罷了。

衛滄本身就稱得上玉質金相,加上在現代社會養成的涵養談吐,若不是這一身的仆仆風塵,估計別人會以為他是哪家出來的貴公子。

在武興隆的帶領下,衛滄一行橫穿東昌府中,向今夜歇息的地方走去。

東昌府里面也是有驛站的,衛滄這種有公事的,自然可以住在驛站之中。

聶紜早就帶著掌舵人的腦袋去找東昌府的殿前司了,倪子晉則跟著武興隆去移交俘虜和記錄戰功,主事的官員就剩下衛滄他一個了。

將押送的禁軍安排好了之后,衛滄順手就將民伕的工錢給結了,也多給那些受傷的民伕一些養傷的錢。

民伕難得遇見這樣大方的主顧,頓時千恩萬謝地去了。

有錢的感覺真好啊,要不是師爺爆的金幣,哪怕有官府兜底,衛滄也真不敢如此大手大腳地花錢。

你是真該死啊,師爺!

日常感謝了一波師爺爆的金幣,衛滄簡單洗漱過后,揣著公文和狀子,帶著幾個禁軍,騎馬往東昌府的衙門去了。

在過來的路上,武興隆就說過,東昌府尹,也就是尚大尹,前些日子就離開東昌府了,只說是公事,不過不太清楚什么事,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所以衛滄算是撲了一個空,具體的這些東西還得衛滄自己去問。

慢悠悠地走到東昌府衙門,通報一聲,里面立刻有人迎了出來。

出來迎接的人和衛滄還挺有緣,是東昌府的錄事參軍,姓湯,名叫湯順生。

錄事參軍在開國之后,為州郡屬官,掌州院、軍院(州、軍監獄)眾務,并有糾察諸曹官之職。

也就是說,主要干的活計就是司掌刑獄,但是提點刑獄司出來之后,錄事參軍管監獄的職責就被分走了,變成類似州府主官的高級秘書的職位。

至于這地位是升是降,那就得看具體情況了。

按律,凡節度州知州有三印:節度使印,歸節度使;觀察使印,歸長吏(知州或判州);州印,晝付錄事參軍掌用、暮歸長吏。

節度州的實際長官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公狀印章或者說印信,分別是節度使印、管內觀察使印和州印。

這三個印章也分別代表了軍權,財權,行政權。

州印便用于管理日常行政和公共事務,因為知州作為地方行政管理的最高官員,需用該印章進行對于公文的核準和簽字,以確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為有效地使用該印章,并防止濫用,這一項權利雖然由知州這樣的一把手管理并督促政府文件的管理,但是對于該印章的執行權,卻需交給錄事參軍來專門管理和使用。

若是知州強勢,錄事參軍就是個蓋章的,若是知州沒什么本事,那大權就幾近旁落,歸到錄事參軍手上了。

不過一般前者居多,后者極少,畢竟上頭還有個通判。

眼前這一位東昌府的湯錄事雖然沒有完全淪為蓋章機器,但是實際權力也沒有多少。

因為現在州印壓根就不在他手上,甚至三個印信全部被東昌府尹帶走了。

至于衛滄心心念念的東昌府尹干什么去了呢,到金龍河河邊的去處理凌汛了。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堵塞河道,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這也是個大問題,以金龍河的規模,凌汛要是處理不好,給堤壩弄個缺口出來,哪怕樂觀估計,東昌府乃至金龍河沿岸的幾個州府上半年可以不用種地,直接抗洪救災就行了。

衛滄帶過來那兩萬兩銀子,別說疏通河道,連救災都不夠,甚至可以說遠遠不夠。

金龍河每年處理凌汛,都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正好三印缺一不可,就一起帶走了。

他這一帶走,雖然是為了抗擊凌汛這種大事,但是衛滄這邊可就坐蠟了。

先不說自己手里的信和狀子,就是他帶來的兩萬兩疏通款,也是要跟東昌府交接的。

這種涉及巨額銀兩的公事,可是半點馬虎不得,就算不蓋上節度印,也要蓋管財的防御使印和管政的州印。

現在三個印都不在,這筆銀子衛滄實在不敢給,東昌府的錄事參軍也不敢收,畢竟這東西要是出了問題,誰都脫不開干系,搞不好回頭就將作監返場復刻了。

衛滄倒是想提前去找東昌府尹蓋章簽字,但和這位湯錄事聊了聊之后,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了。

按照湯錄事的估計,東昌府尹還有一個十幾二十天就回來了,但若是讓衛滄自己騎馬去找,除非是八百里加急那種,完全不吝惜馬力的跑法,否則也很難將往返的日程拉進七日之內。

而且也不是衛滄去了就能蓋上章的,哪怕有胡大尹的信也不行,他的面子也不值兩萬兩。

所以現在最合適的選擇,反倒是在東昌府待上十幾二十天,等尚大尹回來再交接。

雖然在兩萬兩銀子的事情上,這位東昌府的湯錄事做不了主,但是驛站那邊的權力還是有一些的。

衛滄這位前輩給衛滄他們開了一張二十天的常駐條子之后,就親自將衛滄他們送出了東昌府衙門。

之所以湯錄事對衛滄這么客氣,也是有求于衛滄,讓他先不要把軍械庫的事情捅出去。

衛滄給他看了匪寇那里繳獲的軍械之后,他也是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兒了,也明白這個簍子有多大。

軍械庫失竊,這可是大事,若是當初中都城被盜的不是將作監的府庫,而是軍械庫,估計新舊兩黨都不黨爭了,先把偷軍械的家伙給找出來弄死。

偷錢,還能解釋為你利欲熏心了,偷軍械庫,你打算干什么我都不敢想。

所以于公于私,湯錄事也是希望衛滄先把這事兒捂住,畢竟這種事情真要鬧起來,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的烏紗帽保不住。

特別是他這錄事參軍,才剛剛主事幾天就出了這么大的事情,要是真被人捅出去,自己可以卷鋪蓋等著自己的幾千里公款旅游了。

但是這樣一來,湯錄事就和衛滄的利益有了沖突,如果不將這件事情鬧大,怎么好把那些藏頭露尾的鼠輩從耗子洞里揪出來,放到太陽下面曬一曬。

因此經過一番極限拉扯之后,兩人都做出了讓步。

衛滄可以先不聲張這事兒,甚至將俘虜和繳獲的兵器都交給東昌府。

但是東昌府的錄事參軍必須在狀子上簽字畫押,并且在之后的行動中全力配合衛滄。

勉強算是談出個結果的衛滄,帶著湯錄事簽過字的狀子和手底下幾個禁軍,又回到驛站。

對于衛滄來說,這一趟雖然沒有見到東昌府尹,但是收獲也不小。

至少把東昌府的主事人,錄事參軍湯順生拉攏到了自己這一邊。

讓步也是形勢所迫,這是他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東昌府尚大尹的離開,讓東昌府的內部形勢和衛滄預估的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衛滄不做這樣的讓步,執意要將這件事鬧大,勢必會得罪東昌府的一片官吏,讓衛滄處于一種極為被動的境地,后面有什么計劃都施展不開。

既然不得不讓,那倒不如自己主動讓,先刷一波好感,再要一波利益。

至于為什么衛滄能這么確定,這位東昌府的湯錄事會站在自己這一邊,不僅是因為他們在這件事上有共同的利益,還有另一個更有意思的原因。

星君賜福的反饋不會騙人,讓步也是行賄的一種。

搞定了東昌府的湯錄事,衛滄暫時只需要考慮一件事,將銀子看守到東昌府尹回來。

好在這也不是什么難事。

這一次任務指派的禁軍還有幾十個能跑能跳的,每天三班倒,看上二十天銀子還沒有什么問題,畢竟東昌府城里可比外面的野地安全不少。

正好倪子晉和武興隆也回來了,在驛站那里安排好看守銀子的事情后,衛滄就被他們拉去喝酒了。

本來衛滄是不喜歡這種場景,也不怎么愿意去,但是盛情難卻,加上在東昌府待上二十天,少不得要和東昌府的官吏打交道。

想要在這里混得開,他多少也得認識一下這些官吏,于是也就去了。

其實參加宴席的,也沒有什么權高位重的人物,就是一群基層官吏,更有意思的是,衛滄雖然年紀最小,還不到二十歲,但令錄階的官階卻是到場眾人中最高的。

但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這種人要是想找麻煩,那也挺難處理的。

好在他雖然不算是酒精考驗的戰士,但是既沒有鋒芒畢露的銳意,也沒有年少得志的輕狂,在待人接物上完全挑不出毛病來。

見衛滄的如此有,本著花花轎子人抬人的精神,眾人紛紛稱贊,感慨衛滄年少未有。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衛滄眼角的余光忽然看見窗戶外面的有人沖他招手。

告了一聲罪,衛滄以上廁所為由,直接推門出去了。

“沒想到你還喝上花酒了。”

在窗戶外面對衛滄招手的是誰?自然是聶紜。

她雙手抱胸,靠著欄桿站著。

“年少得志的官員,到了東昌府,日子也滋潤起來了。”

“應酬罷了,東昌府的尚大尹出去處理凌汛了,估計還得有小二十天才能回來,以后少不得要和這些人打交道。”

雖然喝了不少酒,但是這地方的釀酒技術還比較原始,衛滄的思維依舊很清晰。

“我去見了湯順生湯錄事,以暫時不將事情捅出去為代價,將他拉到了我們這一邊……你去找殿前司談得怎么樣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阿拉善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吉林省| 磴口县| 成都市| 涞水县| 明溪县| 正安县| 湟源县| 尚义县| 满洲里市| 邓州市| 师宗县| 平山县| 平武县| 永清县| 娱乐| 南安市| 永和县| 新泰市| 大埔县| 错那县| 曲麻莱县| 蓬莱市| 象山县| 图片| 托里县| 元阳县| 光山县| 额尔古纳市| 上高县| 革吉县| 筠连县| 平江县| 浦东新区| 广灵县| 富顺县| 环江| 鹿邑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