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做客荀家
- 三國:誰說穿越簡單的?
- 幽湖.小筑.居
- 2017字
- 2024-05-08 21:27:23
門外徐晃帶著兩名少年走了進來。
給劉星和荀彧分別擺上一個陶碗,把熱騰騰的豆漿倒在碗中。
然后在兩人的碗旁各自放了一小杯白糖。
劉星端起豆漿淺嘗了一口,感覺甜度不夠,隨手倒了些白糖進去,這才招呼荀彧:
“來,嘗嘗我剛做出的豆漿味道如何,那邊上的是我莊上出產的白糖,可隨意添加。”
荀彧開始還以為是鹽,所以沒怎么在意,但聽到白糖一詞,立馬就聯想到了外面坊間售賣的冰棍兒。
用手捏起一小撮,放在口中品嘗,急聲問道:“劉兄,這白糖也是你莊上的特產?不知可否傳授制糖之法?”
“荀公子,你這可就不怎么禮貌了,這是我莊上糊口的手藝,不外傳,不如先嘗嘗豆漿的滋味如何?”
荀彧這才端起碗,嘗了一口“豆漿”,然后贊嘆道:“荀某自詡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然來到劉兄府上居然有一種見識淺薄的感覺,劉兄真乃奇人也。”
徐晃在一旁插言:“我家大哥可厲害著呢,三月間從無到有,建設起數千人居住的莊園,如今日入數百貫,所創之物,無不大賣。”
荀彧皺眉:“劉兄分明是有大才之人,何苦經商與那小民爭利?此舉是不是有些......”
劉星擺手道:“士農工商,商在你眼中是低賤之人,可在我看來不是,我初至河東之時,身無分文,手無縛雞之力,不經商如何活的下來?再說,商業在我心中才是強國的根本,比之農業還要重要。”
“可人人經商逐利,何人肯耕作田地?到時候天下百姓總不能用銅錢果腹吧。”
“這就涉及到更高的層面了,有關天家之事,不便多言,荀公子,這豆漿再不喝就涼了。”
正所謂話說一半,最是勾人,劉星這次是給荀彧埋下了一顆求知的種子,讓他對自己的言論產生興趣。
果然,荀彧見劉星止住話題,碗中的豆漿也沒什么滋味了,囫圇喝完,催促道:
“劉兄,還請移步,咱們去我家中詳談。”
劉星點頭,吩咐徐晃:“你去拿上五斤白糖,二十盤蚊香,再拎五壇驕陽過來。”
......
來到荀府,荀彧把劉星的來意向荀緄訴說了一番后:“父親,我覺得這個劉鵬舉所做出來的一系列舉動頗有深意,否則何必從潁川買糧呢?”
荀緄撫須道:“既然看不透,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有所求,那么必然會露出馬腳,再說了,我荀家之人也不是那么好騙的。”
“那劉鵬舉還在客廳候著呢,孩兒已安排宴席,還請父親移步。”
“嗯,走吧,莫要失了禮數。”
來到客廳,荀緄人未至,聲先到:“哈哈,貴客臨門,未曾遠迎,是老夫怠慢了。”
隨著荀緄走入客廳,劉星趕忙起身:“荀叔父客氣了,是小子叨擾了才對。”
轉身對徐晃使了個眼色,徐晃趕忙把帶來的禮物一一取出,放在桌上。
“叔父,這是小子莊上的一些特產,不成敬意,還望叔父笑納。”
荀緄一邊客氣,一邊上前打量:“小友太客氣了,不過這些東西除了酒壇,老夫屬實未曾見過,不如就給老夫介紹一番如何?”
劉星也不矯情,一一介紹了自己的白糖,蚊香,驕陽。
荀緄這才命人去取火燭,隨意的捏了一撮白糖品嘗。
“嗯,不錯,不知這白糖售價幾何?”
“十五貫,我與那河東衛家有合作,這是他們從我手上買糖的價格。”
“十五貫,倒也值這個價,就是不知這白糖產量如何?”
“此物極難提煉,所需工序繁雜,每日能產40斤左右,但有一半需要供給衛家。”
轉頭望向最后的五壇驕陽,荀緄似乎不是很看好的說道:“我荀家也有酒坊,不知這驕陽酒售價幾何?”
劉星一臉自豪:“我這驕陽,賣5貫一壇,給衛家的價格是4貫兩百錢。”
荀緄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劉星:“這酒一壇要5貫?這怎么會有人買?要知我家酒坊所釀的上等醇酒才賣百錢一斗,小友莫要說笑。”
伸手拍開一壇驕陽的泥封,揭開壇口的蓋子,一股濃郁至極的酒香飄蕩在荀家客廳之中。
自信道:“還請叔父品鑒,看我的驕陽值不值五貫銅錢。”
被酒香勾動了饞蟲的荀緄趕忙取來一個茶碗,倒滿了酒,小口的品嘗著。
“嗯,不錯,酒香醇厚,其味甚烈,好酒,好酒啊,卻是老夫誤會小友了。這酒在老夫看來,莫說5貫,便是10貫也會有人趨之若鶩的求購。”
“想來令公子已經向叔父說了我的想法,這商路一事叔父可能做主?”
“那是自然,此事我應下了,不知小友還需要其他的什么貨物嗎?”
劉星繼續給荀家人下套子:“我自幼得高人指點,習得仙術,可知曉未來一角,所以眼下只缺糧,不缺其他。”
荀彧好奇:“劉兄,彧不信,怎么可能有人知曉未來,若是真能看到未來,那加以改變之后的未來,還是未來嗎?”
劉星有點傻眼,荀彧這貨有點意思啊,腦洞夠大,但是對于自己的眼界來說,還是窄了。
“我知曉的未來就算改變,那你又怎么知道改變過了呢。”
“那劉兄如何證明?”
劉星轉頭看向徐晃:“徐晃,還記得我跟你打賭時說過的話嗎?”
徐晃點頭,開始復述了起來:“公子在4月見徐某之時曾說:本月末,陛下會以太常袁隗為司徒。五月,庚申,永樂宮署災。八月,起四百尺觀于阿亭道。十月,太尉許彧罷;以太常楊賜為太尉。帝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遂狩于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如今前兩條已經應驗,并州刺史張大人還在永樂宮大署之際撈得一些好處。”
荀家父子對視一眼,均看到了對方眼里的震驚。
要知道這預測的可都是天家之事,哪里能是劉星這等小民可以左右的。如今已應驗兩條,那么后面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