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新稅
- 大明圣祖:我的奮斗
- 項音似風
- 2017字
- 2024-08-19 19:01:00
萬歷年間清丈田畝的時候,什么下三濫的手段沒出現過!
胡老爺這逼死人、起謠言,讓地方官投鼠忌器的一招,根本就不新鮮。
在胡家莊死人、起謠言后沒多久,官府衙門的壯丁就趕到,封鎖了胡家莊。
緊接著,就是御史、東廠番子趕到。
三方回合,先不聽誰告案!
他們先查人是怎么死的!
當這一關鍵因素被查出來之后,才開始繼續之后的事情。
胡老爺做的小手段,沒有瞞過專業人士。
東廠的番子,見多識廣。
衙門的捕快,專業過人。
至于御史,出來的時候就培訓過相關情況。
于是,胡老爺家被吊起來當雞殺了!
所有參與命案的人,一個個都沒放過,投入大牢!
所有參與對抗官府清丈田畝的人,也都沒放過,一個個定罪、處罰!
胡老爺自己,就活到了秋天,人就沒了...
他的兒子,小胡老爺,也被革職!丟了官...
現如今,只能在家做一個閑散書生。
看著日新月異的大明,整日嘆息。
不過還好,皇帝一直在鼓勵士紳進入工商業,哪怕是罪人之家,皇帝也沒有多做限制。
如此,胡家才在小胡老爺的操盤下,又恢復了往日的興隆。
甚至更勝一籌!
今年,當京中傳出要收戶口累進稅和分家公正稅的時候,小胡老爺是第一個去府衙了解的。
作為曾經的官府人士,他比別人更加明白一個道理:順著朝廷的政策走,才能踩中風口。逆著朝廷的政策走,只會被大風吹散!
故,哪怕朝廷處理了他父親,他現在依舊是天津城中最擁護朝廷的那一撥兒。
這倒不是認賊作父,而是識時務...
況且,小胡老爺與先父的關系并不怎么好。
否則的話,胡老爺也不會罔顧自己兒子的建議,最后走上死路!
在心底,小胡老爺其實還是有幾分恨胡老爺的。
如果不是胡老爺的肆意妄為,小胡老爺還能做著京官...
在如今的大明,到處都是機會!
官場中,也處處需要新人!
小胡老爺雖然不敢說自己是最好的那一批。
但是小胡老爺相信,在自己這一代,把家族往上帶幾個層次,不是問題!
可這一切,都被胡老爺毀了...
小胡老爺能繼續給胡老爺守孝,沒把胡老爺從家譜中逐出去,他都感覺自己夠孝順了。
了解過衙門的新稅收后,小胡老爺就明白,這稅不是能逃的!
這稅,對朝廷來說,一舉多得!
不僅能緩解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還能防止地方勢力做大...
皇帝那樣雄才大略的人,是一定不會在這件事上退縮的!
故小胡老爺沒有多做猶豫,直接把稅交了。
胡家是一個中型家族,哪怕受到打擊后,還在當地是大族。
小胡老爺能在接手家業后迅速崛起,家族的幫助功不可沒。
他現在還離不開家族的支持和人才,故,他交的是戶口累進稅。
對于小胡老爺的操作,一些族老頗有微詞。
但是,小胡老爺一句話堵住了他們:“忘了清丈田畝的事了?”
這一句話,讓族老們噤若寒蟬!
而李邦華,看著小胡老爺主動示好。
那他也毫不介意夸夸小胡老爺,把他捧起來!
尋人做示范,或者尋人殺雞儆猴這件事,皇帝做的順手,大臣們也學的不慢!
小胡老爺雖然站在了風口浪尖,但是,他的名字不僅被李邦華記住,還落在朱由校的案頭。
這對胡家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沒過多久,朝廷這邊就編撰了各地配合朝廷政策的名冊,讓各地官府在事業上,給予照顧!
稅監對這些人家,也非常友好!
而另一邊,同在天津的齊家,成了過去的胡家...
齊家亦是仗著自己有后輩在朝中為官,不繳稅,也不分家!
就硬抗著!
來表示:皇帝你錯了,我不尊令!
這一次,李邦華都不用去,稅監直接就派了武裝隊過去!
他們搶出齊家的賬冊,然后開始查賬!
一本本、一筆筆,稅監都給他們算的清清的!
然后該罰的罰,該殺的殺!
一個傳承百年的家族,就在這樣的強勢鎮壓下,灰飛煙滅!
至于他們在朝中的子弟,和皇帝對著干,能有什么好下場!
齊家子弟明顯沒有小胡老爺聰明,還聽著家里的,稀里糊涂的給皇帝找麻煩...
被清算,已經成了唯一下場!
皇帝粗暴而又強硬的態度,讓地方上的各級官員不敢再懈怠。
他們哪怕自己不愿意幫助稅監,也會給稅監大開方便之門。
稅監在這樣的支持下,一日一城!
北直隸、遼東,很快推行完畢。
至于收上來的稅,地方部門肯定不嫌這錢燙手...
中央,則是獲得了更多的財賦,雜音也少了。
這樣的效果,讓稅監迅速在其他省份鋪設開。
先以省府為核心,之后到各大府衙,然后是縣城...
一步步的,新稅法開始融入大明的骨與血!
朱由校看著大局已定,方才從這件事上抽出精力,轉向其他。
此時,蒸汽機,終于走出了實驗室!
蒸汽機、燧發槍,也就是自生火銃,這兩樣東西,是朱由校登基之后,就命宮中大匠全力研究的。
自生火銃,好歹有鳥槍作為參照,同時,西方的燧發槍,朱由校后來也托人搞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的工匠才復刻出自生火銃,然后加裝刺刀、大規模列裝!
幫助朱由校完成了新軍計劃!
但蒸汽機這玩意兒,現在數遍世界也沒有!
大匠們只能依靠朱由校畫的草圖,以及口述特征等來進行研究。
朱由校雖然時常過來幫助他們糾正一些錯誤道路。
但最正確的那條路該怎么走,朱由校也不清楚!
他前世又不是機械專業的學生,除了知道氣缸、活塞、連桿這些基礎的零部件,他對機械的了解,就沒有更深了。
他還能描繪出蒸汽機的原理與具體作用,但是到底是個什么東西,他完全畫不出圖!
更別說,在這個過程中,大匠們還要尋找合適的材料、合適的連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