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似乎教訓過頭了,把這小子嚇壞了。
- 大明:家師方孝儒,開局被誅十族
- 一葉偏知秋
- 2062字
- 2024-01-31 05:21:05
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朱棣除了暗自認為這小子真是夠倒霉外,也不得不承認,道衍的評價沒錯,這小子確實有才華。
尤其是陳簡處理晉王府退婚一事的方式,以及婚事解除后與方孝孺的對話。
處事簡直是有夠清醒理智。
結合他對朱高煦的那些巧妙言辭。
顯然這小子是個實用主義者。
他懂得進退,明辨利弊,頭腦靈活,還有勸服方孝孺的功勞。
這些都是陳簡能引起朱棣注意的主要原因。
當然,朱棣還不知道這個懂得進退的人今天早上打了他女兒的屁股。
否則,他也不會在這里給陳簡上壓力了。
在使用某人之前,得先進行一番考驗,這是朱棣特有的用人策略。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需要這種考驗。
這是因為那些可以被稱為人才的,通常都是聰明人。
而越聰明的人,對皇權的敬畏就越少。
如果不讓陳簡在心中對皇權產生敬畏,朱棣怎能放心使用他呢。
至于陳簡所說的方孝孺不讓他擔任官職,朱棣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朕要任命誰為官,難道還需要征求方孝孺的同意?
這些事情作為當事人的陳簡,自然是不知情的。
此時,陳簡深刻領會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侍奉君主就像伴隨一頭虎。
特別是侍奉像朱棣這樣脾氣多變、易怒的暴君,簡直就像是與一頭五百公斤的兇猛大虎為伴。
陳簡心中只想著回家......
“陛下,您召喚草民來,還有其他的事情嗎?如果沒有其他事,草民就先告辭了。”
“怎么,待在朕的皇宮讓你感到如此不自在嗎?”
陳簡啞口無言,這還沒道理了是吧?
陳簡決定,回去后就去寺廟成為一名俗家弟子,專修沉默禪修。
以后誰跟我說話,我都不回應,只會伸出一個中指讓他自行領悟。
看著站在面前像驚弓之鳥的陳簡,朱棣認為教訓已足,于是擺手道:“行了,你可以走了。”
陳簡如獲大赦,急忙向朱棣行禮致謝。
看到茹瑺和道衍和尚在旁邊,他又向他們匆忙行了一個禮。
然后轉身,拔腿就跑!
動作行云流水,狼狽至極。
看著狂奔逃跑的陳簡,三人面露無奈。
道衍苦笑著對朱棣說:“陛下,似乎教訓過頭了,把這小子嚇壞了。”
茹瑺的肥臉顫動,趕緊轉過頭去。
這種話只有道衍敢說出口。
說到陳簡,他幾乎用盡全力,一口氣狂奔到了御道盡頭的洪武門,甚至沒來得及拿朱曉嵐給他的點心。
那小太監急得拿著點心在后面追趕,一邊追一邊喊:“陳公子,陳公子,等等我......”
陳簡一邊跑一邊嘟囔:“媽耶,太可怕了,皇宮里頭太兇險了。”
這一次,洪武門的守衛并沒有阻止他。
等到遠遠地跑出皇宮后,陳簡才想起自己的點心還在那小太監手里。
“我丟,大眼萌妹送給我的點心忘拿了......”
急得陳簡原地團團轉。
要回去拿嗎?
這皇宮簡直就是龍潭虎穴。
不,皇宮本身就是龍潭!
朱棣那條巨龍就在那里虎視眈眈,太恐怖了!
不回去的話,那點心可是那位大眼萌妹送的,寄托著她濃烈的關心呢。
“陳公子,陳公子......”
上氣不接下氣的小太監終于追上了陳簡。
看到小太監手中的物品,陳簡欣喜若狂。
小太監喘息著說:“陳公子,這是您的東西。”
“哈哈哈哈,真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啊!”
小太監:“......”
陳簡一邊拍著小太監的肩膀,一邊接過點心,鄭重道:“多謝了,日后陳某定當重謝!”
小太監畏縮著回應:“不,不用謝!”
這位陳公子真是個奇人!
他說話的風格怎么像土匪一樣?
不是說他是一位大儒的學生嗎?
難道是因為學問太深刻了?
所以反而回歸本真?
真是讓人不解又佩服!
陳簡拿起大眼萌妹送的點心,留下內心戲豐富的小太監。
毫不猶豫地朝方府前進。
但走著走著,他感覺有些不對勁。
難道說,朱棣今天特意召見我,只是為了讓我去東郊觀看一場大戲,然后再來恐嚇我一番?
這……
朱棣不會那么無聊吧?
應該不會……
那么,朱棣到底還有什么其他用意?
陳簡眉頭緊鎖,越想越覺得事情不簡單。
以朱棣的地位和身份,他的每一舉動和話語肯定都有其目的。
朱棣到底想
做什么?
算了,回去問問老師吧!
正如俗話說,家有一位長者,猶如擁有一寶。
思考這種事情太傷腦筋,陳簡不想再費思量。
還是回去詢問老師更為可靠。
這樣一想,陳簡頓時感覺心情明朗多了。
一邊拿著點心。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朱曉嵐那跳躍的模樣。
“不行,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劍的速度,尤其是大眼萌妹。”
他搖了搖頭,把朱曉嵐的身影從腦海中驅散。
然后下意識地模仿朱曉嵐的動作,蹦蹦跳跳地朝南城方向前進。
一回到家里,方孝孺就把陳簡叫進了書房。
師徒二人面對面坐著,方孝孺問道:“元生,你沒接受陛下賞賜的官職吧?”
“沒有。”
陳簡搖了搖頭回答。
方孝孺面露欣慰,問道:“那就好,陛下賞給你什么官職了?”
“陛下只問我愿不愿意做官,我拒絕后,他也沒說要給我什么官職,反而嚇唬了我一番。”
“沒有?”
“沒有!”
陳簡這么一說,方孝孺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
陳簡急忙問:“老師,咋的了?”
方孝孺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問:“元生,你知道為什么我不希望你接受陛下賜予的官職嗎?”
這點陳簡在皇宮與朱棣交流時就想通了,立即回答:“老師是希望我走科舉的正途,對吧?”
“沒錯。”
方孝孺說道:“自從我們大明國建立以來,就有一個潛規則,沒通過科舉的人,不能成為正式的高級官員。”
“如果你接受了陛下授予的官職,那就等于是堵死了自己的前途。”
“歷史上,未曾有幸進之臣成為國家棟梁的例子。我不想讓你背負幸進之名,這就是我先前的忠告。”
陳簡點了點頭,方孝孺的話與他的推測大體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