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難道來到大明時代,依然要為金錢所困嗎?
- 大明:家師方孝儒,開局被誅十族
- 一葉偏知秋
- 2134字
- 2024-01-24 00:43:35
方嬌和方娥是方孝孺的兩個女兒,都已成婚。
方氏兄弟同樣已經成家立業。
但在方孝孺被捕后,他們認為父親不會屈服于燕王,因此將各自的妻子送回了娘家。
他們自己則回到了家中,靜候朱棣的審判。
但現在既然方孝孺選擇了投靠朱棣,作為子女的他們自然也無異議。
他們立即恭敬回應:“定會遵照父親的吩咐。”
方孝孺點了點頭:“去吧,我已經累了。元生,你也早些休息。”
向方孝孺和兩位師兄告別后,陳簡伸了個懶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方孝孺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在吃穿用度方面從未虧待過陳簡。
因此,陳簡的房間比兩位師兄的稍微大一些。
當然,除了房間大小,其他陳設都大同小異。
房間里有一扇木窗,一張書桌,幾本書籍,以及幾套洗得發白的舊衣服。
陳簡感到筋疲力盡。
他倒在床上,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
當日頭已升至三竿高時,陳簡打著哈欠步出房門。
小院子靜謐,如同無人之境,陳簡繞院一周,發現無人在家。
走到柴房,發現有一鍋已熬煮好的粥。
顯然,這是專門為他準備的。
陳簡稍微喝了些粥作為早餐,隨后離開家門,依著記憶中的路線,向西城秦淮河畔那座塵封已久的普定侯府走去。
所有相關的鑰匙和地契等,昨日陪同陳簡和方孝孺歸來的親衛已經交給了陳簡。
盡管居住在方孝孺家中頗為舒適,無需操勞賺錢,也不用為生計奔波。
但現在的陳簡已非昔日之陳簡。
寄居他人之下,怎能比得上獨自一人的自在舒適。
他竟然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產。
這讓他心中難免激動起來。
朱棣進軍應天已逾半月,該逮捕的已被逮捕,該處決的也幾乎已經處決完畢。
盡管街上仍有眾多士兵巡邏,但他們更多是為了維持城市秩序。
因此,當前的金陵城相對太平。
大多數百姓也已恢復了日常生活。
建文朝的存在期間四年,與朱棣戰斗了四年,但真正混亂的地區主要在黃河以北。
相反,江南地區受到的影響較小。
在這一點上,陳簡對朱棣頗有好感。
這是因為從一開始,朱棣的目標就非常明確。
他只想顛覆朝廷,而不是擾亂整個天下。
他追求的不止是皇冠,更是一個穩固的大明江山。
因此,在這四年的戰亂中,受影響的百姓數量相比以往的政變來說,并不算太多。
與歷代政變相比,這一次的戰爭對百姓的傷害相對較小。
陳簡在回憶靖難之役的同時,緩緩行走。
不經意間,他來到了一條光澤閃爍的大河岸邊。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陳簡輕聲念著劉禹錫的《烏衣巷》,感嘆時光變遷。
這并非別有用心,只是剛好符合眼前的景象。
因為昔日顯赫的普定侯府,就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秦淮河畔烏衣巷,而現在的陳簡,不過是個普通人。
眼前這座曾經熟悉的府邸,如今卻顯得有些陌生。
府邸的大門上原有的標志性牌匾不見了,古銅大門上布滿了歲月留下的綠銹。
門上那些曾經嚴嚴實實的封條,如今也只剩幾縷褪色的布條。
只有門前的兩只石獅子依然顯得威武莊嚴,仿佛在默默訴說著這座府邸的主人曾經的榮光。
陳簡伸手從腰帶上摘下鑰匙,輕輕插入門上的古老銅鎖中。
“咔嚓”一聲,銅鎖隨之開啟。
陳簡緩緩推開沉甸甸的銅門,一股歲月沉淀下的滄桑感覺迎面襲來。
眼前的景象是一片破敗,所有建筑似乎都經歷了無情的歲月侵蝕。
庭院內的雜草齊膝,地面上的落葉堆積,幾乎淹沒了陳簡的腳背。
他閉上眼睛,努力回想與這座府邸相關的往昔記憶。
十多年前,這里曾是名聲顯赫的侯府,常有聲勢顯赫的來訪者,都是達官貴人。
那時的陳簡,在這府邸中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多年過去,如今一切都已面目全非。
睜開眼睛,陳簡的情感復雜難明。
盡管他并非過去的那個陳簡,但此刻他似乎又回到了那個時代。
他并沒有立刻動手清理庭院的雜草,而是依靠模糊的記憶,繞過前院,緩緩走向后院。
普定侯府占地廣闊,超過三十畝。
府內花園、假山、湖泊一應俱全,江南特有的青瓦白墻,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風情。
在秦淮河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陳簡愿意出售這座府邸,他將能立刻成為一方巨富。
他凝視著后院的小湖,湖面如鏡,平靜無波。
四周是青山綠水,花草繁茂,還有無數的亭臺樓閣、房檐屋舍。
這不僅僅是一座宅邸,簡直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城池。
陳簡心中感嘆:修復這座府邸需要多大的代價啊。
他心中有些失落,難道來到大明時代,依然要為金錢所困嗎?
就在陳簡心懷憂慮之際,金陵城西三十里外,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正緩緩駛向金陵。
隊伍兩側的騎士各持一面鮮黃色的大旗,旗上用金線繡著醒目的“晉”字。
兩旗迎風飄揚,彰顯著隊伍主人的非凡身份。
當隊伍接近金陵時,領頭的騎士投向巍峨的金陵城墻一瞥。
他翻身下馬,走到隊伍中心的一輛馬車邊,單膝跪地匯報:“王爺,已抵達京師附近,是否先在城外稍作休息?”
“好,就在這里休息片刻再入城。”
馬車中,一只白皙細膩的手探出,輕輕拉開簾子。
一位年輕男子從馬車中躍下。
他身著華貴的四爪蟠龍袍,面容清秀,眼神中透著銳利與活力。
他伸了一個懶腰,望著金陵城墻,輕嘆:“多年未至京城,想不到這座城市已易主。”
話畢,他眼中掠過一抹難以察覺的怨恨。
然后,這位男子轉身走向另一輛馬車,溫聲說道:“瑜兒,我們到京城了,下來休息一下,待會再進城。”
“嗯。”
車內傳來一聲清脆如黃鶯般的應答。
緊接著,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掀開簾子,從馬車中走下。
她約莫二八年華,身穿淡青色長裙,眉目間透出溫婉之美。
盡管年紀輕輕,她那雙深邃的眼睛卻似乎洞察了世間萬象,流露出一種超脫和淡定。
她顯然是一個背負著故事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