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能不能直接把酒杯扔到這個男人臉上?
- 大明:家師方孝儒,開局被誅十族
- 一葉偏知秋
- 2007字
- 2024-01-23 08:05:00
被甲士的氣勢震懾,陳簡雙眼呆滯,低聲自語:“這就是大明的虎賁軍嗎?”
朱棣沒有說話,僅僅是揮了揮手。
“嘩啦...”
甲士們迅速起身,排成兩列。
然后兩列整齊的仕女,手持骨朵、立瓜、鐙杖,緩緩走來。
在仕女后面是威猛的金甲大漢,手持令旗、條纛、班劍,整齊地站在兩邊。
接著出現了儀刀面鼓隊伍。
儀仗整齊排列后,四位儀衛抬著的步輦緩緩通過隊伍,最終在朱棣面前停下。
朱棣伸出手,禮貌地說:“先生,請。”
方孝孺毫不猶豫,即便衣袍臟污不堪,也毅然踏上步輦。
陳簡看得目瞪口呆,驚嘆于為迎接一人而鋪排的盛大陣仗。
他心想這實在太奢侈了,完全是歪風邪氣!
對大明官場的整治顯得尤為迫切!
然而,當一頂相對較小且樸素的乘輿停在陳簡面前時,他意識到這種場合也就一般般。
畢竟他習慣了現代的交通工具,而這種古代乘輿對他來說是首次體驗。
一名身穿淡黃色仕女裙的女子輕輕扶住他的手臂,陳簡仿佛置身云端。
他心想,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大難不死后必有好運?
陳簡不清楚自己是如何上乘輿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抵達燕王別院的。
同樣,他也不記得是怎樣在那位如天仙般的女子的照料下沐浴更衣的。
直到他盤腿跪坐在燕王別院華麗的客堂中,眼前的桌案上陸續擺放著精美的菜肴。
他仍感到有些恍惚,一切似乎不真實。
是地獄?
天堂?
還是冰火兩重天?
“公子,奴家為您斟酒。”
一道悅耳的聲音讓陳簡回到現實。
他猛地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痛得齜牙咧嘴。
這不是夢,他真的逃離了那個骯臟、陰暗的詔獄,重新獲得了自由。
不僅如此,他不僅保住了性命,還成為了燕王朱棣——未來的永樂大帝的貴賓。
這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看到女子真的扭著腰為自己斟酒,陳簡的嘴角幾乎要笑到耳朵后了。
“公子,請飲此杯!”
女子眼含秋波,舉起酒杯就要送至陳簡嘴邊。
陳簡正準備迎接。
突然,他意識到自己可是在陽光下成長的優秀青年,怎能如此放縱。
人性的光輝瞬間喚醒了他。
他伸手攔截了將要送至嘴邊的酒杯。
他正義凜然地說:“這太多了,我喝不了這么多,你幫我喝一半吧。”
女子的動作突然停頓,她的小臉上立刻顯露出一絲驚愕。
陳簡暗自慶幸,這杯酒恐怕有五兩之重,若是一口氣喝下去,自己可能就醉倒了,那接下來還怎么玩?
看到女子的小嘴嘟成了O形。
陳簡有些不滿地問道:
“怎么了?”
“快喝吧!”
女子聽到陳簡的催促后,突然掩嘴笑了一下,然后仰頭將杯中的酒喝了一半。
杯中恰好剩下一半的酒。
當然,酒杯邊緣不可避免地沾上了女子的胭脂口紅。
女子再次將酒杯遞到陳簡面前,眉開眼笑地說:“現在可以了嗎,公子,請。”
陳簡卻沒有接過來,皺著眉頭說:“雖然可以,但兩個人用同一個杯子,太不衛生了。”
然后搖了搖頭說:“算了,你把剩下的也喝了,再給我拿一個新杯子吧。”
女子:“......”
她心里想:我能不能直接把酒杯扔到這個男人臉上?
在線等!
急需答案!
女子最終還是給陳簡拿來了一個新的酒杯,放下之后就轉身離開了。
她感覺自己和這個男人之間存在代溝。
陳簡本以為女子是暫時有事離開,但左等右等也沒見她回來。
無聊之下,他只好用筷子隨便扒拉桌上的食物。
中午吃得太飽,加上天氣炎熱,使得陳簡此刻并不餓。
扒拉了一會兒后,發現沒有自己喜歡的食物,陳簡就開始偷聽主位上朱棣和方孝孺的對話。
可惜由于大明的分餐制,陳簡和朱棣以及方孝孺之間的距離太遠。
聽了半天,陳簡只能斷斷續續地聽到“練子寧,鐵鉉”這樣的名字。
至于具體的對話內容,他卻無法聽清。
然而,僅僅這兩個名字就足以讓陳簡產生無限遐想。
因為歷史上,這兩個人的結局都非常悲慘。
練子寧被朱棣命令凌遲處死,誅殺九族。
鐵鉉則被朱棣命令割掉鼻子,不僅如此,還被迫食用自己的鼻子。
單是想到這些,就讓陳簡感到毛骨悚然。
“呸,暴君!”
陳簡低聲咒罵,大致能猜出他們對話的內容。
如果沒出意外,方孝孺應該是在為這兩人求情。
因為這兩人與齊泰、黃子澄這樣誤國誤民的腐儒不同。
他們是建文朝真正的棟梁之才,為數不多。
練子寧曾積極主張削減諸侯權力,但他的方法與齊泰、黃子澄完全不同。
他提倡首先削弱秦、燕、晉、寧等強大的諸侯,同時安撫和聯合其他地區的弱小諸侯。
然而,建文帝不僅沒有采納練子寧的建議,反而將他貶謫到地方。
最后,建文帝采用了黃子澄和齊泰等人的建議,優先削弱了弱小的諸侯,如代王、齊王、周王、湘王,他們在短短幾個月內被降為平民或被處死。
之后,燕王朱棣因為這些諸侯的悲慘結局而感到震驚,迅速以“清君側,靖內難,恢復祖制”為口號起兵反叛。
在整個靖難之役中,鐵鉉是朱棣最強大的敵手,多次率軍擊敗燕王。
直至目前,鐵鉉仍在堅守濟南,拒不投降。
如果不是朱棣這個老六選擇了巧妙的迂回戰術,鐵鉉早就將他擊敗。
此外,盛庸、平安等人也都是杰出的將領。
遺憾的是,建文帝沒有讓他們擔任主攻,而是選擇了大明的戰神李景隆來領導戰線。
審視整個靖難之役,可以說建文帝完美地錯過了所有正確的選擇。
“真是變化莫測啊。”
想象了一場戲劇性的場面后,陳簡只感覺眼皮很沉。
他不明白朱棣和方孝孺有什么那么多話要說,尤其是當他們在今天上午之前還是勢不兩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