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子之舞:愛因斯坦,量子糾纏和量子隱形傳態
- (奧)安東·蔡林格
- 705字
- 2024-02-01 16:14:01
1 太空旅行
每次想到隱形傳態一詞,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它是一種理想的旅行方式。我們會從此時此地消失,然后瞬間出現在目的地。令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這可能是最快的一種旅行方式。然而,需要提醒讀者的是:目前來看,作為一種旅行方式的隱形傳態,與其說是科學,倒不如說是玄幻。
到目前為止,人類的宇宙之旅只到達過月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月球就像是地球的后花園,兩者的距離微不足道。在太陽系中,作為距離地球較近的行星——金星與火星,它們與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都要遠得多,而其他幾大行星相距地球則更為遙遠。
到達其他星體需要多長時間,是我們著重關心的事情。眾所周知,在人類首次登月的阿波羅計劃中,從地球到月球的旅程用了大約4天時間。而乘坐宇宙飛船從地球到達火星則約需260天,顯然這會使我們的太空旅行者備感無聊,因此他們倒可以利用旅途中的時間開展有關量子隱形傳態的實驗。
想要繼續探索宇宙深空,我們可以利用其他行星甚至地球自身的加速力。此前已有幾艘探索外行星的無人飛船做到了這一點。其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讓飛船近距離路過一顆行星,通過一種彈弓效應,使其加速進入一個新軌道,從而繼續航行到更遠的地方。比如,通過此種方式,先驅者10號探測器用了大約11年的時間,穿越了太陽系的最外層,并極有可能將這一無休止的星際航行持續進行下去。因此我們可以預計,按照目前的速度,大約十萬年之后,先驅者10號將抵達除太陽之外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
也許,要做遠距離航行,我們還可以另辟蹊徑。我們真正希望的是,不管距離多遠,我們都能瞬間到達。然而,這是否至少在理論上可行呢?因此,隱形傳態一詞便出現在了科幻小說家的筆下。你在一處消失,然后瞬間出現在了另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