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Web應用程序的基本概念

一個Web應用程序由完成特定任務的各種Web組件(Web Components)構成并通過Web頁面將服務展示給外界。在實際應用中,Web應用程序由Servlet、JSP頁面、HTML文件及圖像文件等多種元素組成。簡單來說,Web應用程序就是各種網站,網站由一系列的網頁構成,網站又分為靜態網站與動態網站。

1.1.1 靜態網站與動態網站

靜態網站的所有網頁直接用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標記語言)編寫,所有的網頁均是標準的HTML文件,一般文件名以htm、html或shtml等為后綴。在網頁中,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視覺動態效果的展現,如GIF動畫、FLASH動畫、滾動字幕等,但是展示的內容一般是固定不變的,用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訪問網站的同一靜態網頁時,其顯示出來的內容是一樣的。

動態網站是指網站內容可根據不同情況動態變更的網站,在相同的網站、相同的時間,不同的用戶訪問時展示出來的內容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用戶在不同時間或不同地點訪問同一動態網頁,其展示出來的內容也可以是不同的。動態網站通過數據庫進行架構,網頁中變化的內容主要來自數據庫中數據的變化。動態網頁的技術主要有ASP、PHP、JSP等。

1.1.2 Web前端與Web后端

Web前端是在Web應用程序中用戶看得見的部分,包括Web頁面的結構、Web的外觀視覺展現及Web層面的交互實現。Web前端主要涉及的技術有DIV+CSS、HTML、JS和jQuery等。

Web后端主要指服務器端的工作,通常負責對數據庫進行交互以處理相應的業務邏輯,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功能、數據的存取、平臺的穩定性與性能等。

1.1.3 C/S架構與B/S架構

在進行軟件開發時,通常有兩種架構模式,一種是基于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的C/S架構模式,另一種是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的B/S架構模式。

C/S架構是一種早期的分布式架構,在這種架構中,客戶端需要安裝專門的客戶端程序,服務器端通常為高性能的PC或工作站,并采用大型數據庫系統,嚴格意義上它是一個數據庫服務器,多個客戶端程序可以同時訪問這個數據庫服務器,如圖1-1所示。這種結構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件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到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從而降低系統的通信開銷。

圖1-1 C/S架構模式

B/S架構借助IE等瀏覽器來運行,它是Web興起后的一種網絡架構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客戶端不需要安裝專門的客戶端程序,而是使用瀏覽器向Web服務器發送請求,Web服務器對請求進行處理后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如圖1-2所示。此時的Web服務器不僅是數據庫服務器,還是應用服務器。這種結構能夠利用現在普及的瀏覽器技術實現原來需要復雜專用軟件才能實現的強大功能,能有效節約開發成本,是一種全新的軟件體系結構,也是目前應用軟件的首選體系結構。

圖1-2 B/S架構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武乡县| 慈溪市| 云梦县| 威海市| 大冶市| 昌乐县| 洞头县| 清原| 乌兰察布市| 黎平县| 富宁县| 鹤山市| 泰来县| 绥棱县| 洛南县| 永胜县| 博爱县| 深泽县| 常宁市| 怀柔区| 营山县| 嘉义县| 勐海县| 新乐市| 奉化市| 璧山县| 金门县| 思南县| 大安市| 晴隆县| 织金县| 蒲城县| 黔东| 荃湾区| 古交市| 三明市| 巴中市| 天气| 赣榆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