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群臣之爭

“群臣進諫,讓朕立儲君,儲君人選問題,諸位皇子朕新封,未考察能力,都直言不諱立儲君,朕難辦!”

崇寧帝難處本是以社稷考慮,奈何大臣相逼,年齡大了也沒有親兒子,斷了親兒子繼位的想法。

“陛下讓臣繼祖父爵位,臣雖年幼,但也知感恩,來大殿謝恩。陛下之恩,讓璞王爵位有人,是仁政也。雖不能和秦皇漢武比高,陛下也是一代明君,臣以大梁有陛下感到萬幸,百姓豐衣足食,天下承平。陛下之臣,小臣定然長大后,為陛下分憂,為社稷分憂!”

趙頦一連串馬屁精上身,將崇寧帝公德吹捧合適程度,一來謝了封賞恩典,二來表明態度,支持崇寧皇帝。

“嗯!年輕小,如此會說話。還有你父親主動請纓南下平亂,也是為社稷分憂。眼前困難,可有辦法?”

崇寧帝不想出難題,但朝堂全是有要立儲君的文官居多,沒有其他言語可對任何人說。

“陛下,小臣認為大多儲君就任太子之前,先晉升親王,授予東都府尹一職位,熟悉政務后,在封太子。故而每一位儲君都是如此過程,臨時官職加權知二字,每任三年,位從三品。每日向親王匯報治理東都事宜,不決之事需要親王親自出面解決,既鍛煉能力,也能熟悉政務。”

“小臣認為,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正三品。有五個等級,可設置四等東都府尹,分為從一品,正二,從二品,正三。最高正一,特等東都府尹,做十件政務大事可升授五等,五十件可升四等,八十件可升三等,一百件可升二等,一百三十件可升特等。諸位王爺可想立功,上位儲君就要看各位王爺立功表現,誰立功多誰就是儲君,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精英。既考核了皇子實際能力,又考核了分事能力和執行力。有能力上位,沒有能力降級,能力突出者為儲君,上升為太子之位。這種皇室考成法,解決了陛下憂慮,又能實際鍛煉皇子能力,能者上,不能者下,陛下以為如何?”

趙頦緩緩上前,向崇寧帝一拜,將皇室考成法綜合大梁實際,做出了刪減后,在進行了優化,出了一個簡單的考成法。

“好!好!好!”崇寧帝突然站起身,龍顏大悅,這下文官不敢有反對之聲,考核皇子,本就是皇室之事,選擇錯誤,將是會顛覆社稷。

“陛下!臣反對!”李格斐上前,聽了考成之法,對于邀寵儲君,是一個絆腳石。

“愛卿為何反對!”崇寧帝不悅,面色鐵青,有宗室藩王出謀劃策,就有文官出來搗亂。

“陛下!六十旬之數,可有多余經歷考核皇子,一旦有事兒,沒有確定儲君人選。諸位藩王造反奪位,如何是好!”

李格斐內心深處,有些討厭上次出謀劃策的趙頦,只是礙于新封親王爵,暫時停止了對趙頦的計劃。

“陛下!小臣要參禮部尚書李格斐一本!”

璞王趙頦緩緩上前,向崇寧帝一拜,說道。

“哦!為何要參他一本?”

崇寧帝需要及時雨,沒想到這個李格斐居然跳出來反對,逼立太子是為社稷,有逼宮之嫌疑。

“陛下!剛才李尚書說沒有多余經歷,就是說陛下活不了幾天,詛咒皇帝這是滅族大罪!”

“藩王造反,如果東都消息散播出去,除了文官會聯合藩王造反,還有誰聯合造反!”

“之前逼迫皇帝過繼宗室,現在有了皇子,又逼宮立儲君,是想陛下人老了,就應該早點立太子,陛下在這些文官眼里已經不行了!”

趙頦微微一笑,這種扣字眼的辦法,它是玩的爐火純青,添油加醋的辦法還是心中有數。

“李格斐你膽敢欺君罔上,是不是覺得朕老了,就是怕了爾等不成。”

崇寧帝盛怒之下,責問禮部尚書李格斐,手緊緊握成拳頭。

“陛下,璞王妖言惑眾,還請陛下明察,臣絕無此意,臣也是為大梁江山社稷考慮。”

李格斐全身一軟跪在地上,積極解釋。

“哼!你以為朕老了,想快點邀寵儲君,將朕取而代之,你們都是如此想?”

崇寧帝怒目瞟一眼群臣,欣慰的看了趙頦一眼,心道:“雖年幼,但是治療這些文臣還是有些手段,還需要培養,即使不能成為儲君,大梁也能多出一位制衡文官的勢力,不至于后世之君,被文官騎到頭上,一個一個蹬鼻子上臉。”

韓琦目睹眼前仁帝順著璞王思維,無奈搖頭,上前緩緩說道:“陛下!李尚書也是犯糊涂,還請陛下看在李尚書為大梁考慮,從輕發落!”

歐陽修見請立儲君計劃受阻,也上前一拜,心道:“看來李格斐這次踢到鐵板了,為了皇帝解氣,只能犧牲他了。”

“陛下!太祖曾經有言,不得殺上書言事的大臣,還請陛下從輕發落!”

包拯也上前俯身一拜,說道:“陛下,璞王建議好,采用之。李尚書也是為朝廷,雖然有錯,但罪不至死!”

崇寧帝見群臣為李格斐求情,摸著花白的胡須,心里非常暢快,現在有群臣求皇帝,這種感受是十多年來未有。

“哼!活罪可免,死罪難逃,來人脫去李格斐官服,轟出皇城,革職發放原籍,永不錄用,后代子孫均不得為官,科舉。”

李格斐嚇得躺在地上,心道:“一切都完了,革職,永不錄用,還連累了子孫。”

包拯,韓琦,歐陽修緩緩松了一口氣,只要李格斐沒死,算是給李家一個交代。

禁軍推開大門,當場扶起李格斐,摘掉李格斐烏紗帽,脫去二品大員官服,一身素衣如被拔毛的雞一般,被禁軍托出了皇城。

璞王趙頦盯著眼前地上官服,無奈搖頭,又見仁帝出了一口惡氣,精神好了幾分,心道:“先發制人,處理李家這個明面的政敵只是開始,不是看不起武將嗎?用你們文官的辦法來對付你們文官,還是有用的,不管誰當皇帝,支持皇帝才是最重要的。皇帝雖仁,不是群臣可以聯合欺負,只是少了一個代言人。”

“璞王的辦法朕采用了,璞王可開幕府,調禁軍五萬入幕府,出任幕府上將軍,高士林任幕府大將軍,輔助璞王治軍。調回被貶重臣范仲淹,拜同平章事,兼任崇政殿大學士。余靖任參知政事,王素禮部尚書。蔡襄任樞密副使兼東都府尹考核使欽此!”

崇寧帝見禮部尚書李格斐被革職,以前因為新政被貶的大臣,韓琦,歐陽修被調了回來,只是兩人都是和稀泥的人,主心骨范仲淹依舊被貶。

風云變幻,慶歷新政開始崇寧帝想辦法調回兩人,現在借處罰李格斐,調回以前四位骨干,正是仁帝需要的籌碼。

群臣不敢吱聲,仁帝拂袖而去,不給文官反應時間,太監跟著離去。

趙頦深知崇寧帝也為大梁弊病憂心,只恐年紀上來,即使調回以前新政大臣,在無心革新大梁弊病。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東西是阻攔不了。范老回朝,改不了局勢,文官依舊勢力強大,茍著不在被貶才是好!”

內心范著嘀咕,趙頦唯一看了韓琦,包拯,歐陽修一眼,包拯執法嚴明,這是他最佩服的地方,韓琦,歐陽修兩人因為新政被貶,被提前調回也變得謹慎有余。

趙頦緩緩出了大殿,回了郡王府,一次朝堂謝恩,看清楚了朝堂局勢,崇寧帝有心革除弊病,人上了年紀,以后何去何從,難以琢磨。

崇寧帝出手整治了文官,讓璞王趙頦輔助,讓群臣記恨起了趙頦,無奈仁帝賦予了趙頦兵權。

朝堂內剩下文官,束手無策,邀寵儲君一事,被迫中斷,誰都不想來個永不錄用。坐實逼宮立儲君之罪,李格斐的下場讓文官,清楚摸著了崇寧帝底限,璞王有仁帝護著,下手更難!

韓琦,歐陽修,包拯離開了朝堂,剩下文官面面相覷,又一場逼宮立儲君戲法落幕。

東都一處大觀閣樓!

僻靜的雅間中!

魏丁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名副其實的首席相爺,此時出來,招手說道:“以后不準在議論李格斐退親一事,還有聯名彈劾高家,兩個王府。璞王唱紅臉,剛才那三人唱和臉,一唱一和,本輔這次失算了,陛下起了疑心,既然無法直接立儲君,那我們就支持幾位王爺上位。”

王欽芮作為副相,一直惦記著同平章事位置,那是僅次于宰相的第一副相,被崇寧帝截胡,任命了范仲淹,心有不甘,說道:“沒錯!既然不能立馬邀寵儲君,那我們就支持其中的藩王上位。”

陳彭念搖頭,并不支持王只支持一位王爺上位,說道:“三王爺、四王爺、六王爺、八王爺。都是有才之人,名下兒子也是有的,不擔心后世斷絕傳承。”

劉承歸渙散坐著一處,獨自喝酒,說道見眾人意見不統一,說道:“一個說支持一人,一個人說支持多人,到底是沒有一個人說的對。”

內部出現分歧,四個巨頭為了利益,支持不同的王爺,在所有內部就有了矛盾。

“說來說去,還是沒有一個準信,來了大半會兒,還能如何?”

“支持一人,支持多人有什么不同!”

“支持一人可全力相助,支持多人就分散了力量。”

“群臣只支持一人,就不會讓陛下懷疑?”

……

“都別吵了,你們都住口,在這樣下去,我們這個圈子就破裂了!”

魏丁見眾人意見不統一,整個雅間變成了集市,怒目瞪了一眼,其他三個成員,說道:“既然你們為了自己利益,那就各走各的路。”

魏丁緩緩出了大門,恨鐵不成鋼一般,拂袖而去。

王欽點點頭,說道:“我們看上的王爺,他魏丁看不上,他看上的王爺,卻代表了他的利益。”

陳彭念贊同王欽芮看法,符合道:“各憑本事,憑什么他魏丁一人選擇的王爺。要我們所有人去支持,成為儲君那時所有好處都讓人一人給得了。”

沉默在一處的林特,苦笑三聲,再次沉默喝酒,笑道:“散了!散了!”

林特緩緩出了大門,清楚這一次集會,最終沒了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平舆县| 新兴县| 依兰县| 祁连县| 德保县| 方正县| 商城县| 淮安市| 木里| 出国| 通化县| 大英县| 佳木斯市| 大竹县| 呼和浩特市| 福海县| 内江市| 永靖县| 阿图什市| 阳信县| 灵山县| 武胜县| 邵东县| 县级市| 奇台县| 呼伦贝尔市| 定南县| 公主岭市| 如东县| 辛集市| 石景山区| 故城县| 长阳| 汝城县| 信宜市| 烟台市| 新巴尔虎右旗| 资溪县| 成安县| 隆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