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jīng)閣前。
聽聞陸羽的提問,陳一簡停下腳步,略微思索后答道:“倒也不難獲得,平日里接個幫山下信眾解決麻煩的任務(wù),都可以獲得幾十到幾百不等的道功。”
“主要的問題點在于,兌換功法需要的道功數(shù)量太多,而好任務(wù)就那么點,手快有,手慢無。”
“所以想要攢起來非常困難,像你師兄我當年,第一門道術(shù)還是靠著新人補貼,再加上自己平日里辛辛苦苦攢的道功才換到的。”
聽到還有補貼,陸羽眼睛瞬間睜大。
詢問之后才得知,宗門考慮到新入門弟子賺取功勞的手段有限。
因此特別推出了一項新人補貼措施。
每位新入門弟子兌換的第一門道法,宗門都會減免兩成道功。
這不就是前世所謂的“打八折”嗎?
“這個新人補貼的道術(shù)品階范圍有上限嗎?”陸羽好奇道。
要是沒有上限,豈不是只要攢夠道功,藏經(jīng)閣最頂層的功法也能換了?
剛剛在里邊,陸羽爬樓梯的時候瞅過,二層往上,應(yīng)該還有至少三層空間。
“當然是有的,道術(shù)品階最高限于上品。”陳一簡第一句話就打破了陸羽的幻想:“但這個上限其實跟沒有一樣。”
“是因為大家都攢不到那個時候?”陸羽猜測道。
陳一簡沖陸羽豎起大拇指:“師妹果然聰明!每個剛?cè)腴T的新人,在沒有足夠手段自保的情況下,便只能接一些諸如掃地、采藥之類的雜活,這些任務(wù)的道功很低。”
“而下品道術(shù)需要的道功數(shù)量以‘千’起步,中品道術(shù)以‘萬’起步,至于兌換上品道術(shù)所需要的道功最低更是十萬起。”
見陳一簡看向自己,陸羽想了想回答道:“上品道術(shù)需要大量道功去換,而想要獲得大量道功,單靠做雜活又攢不夠,所以大家必須要學一門道術(shù),去接那些道功比較高、也更加困難的任務(wù)?”
陳一簡連連點頭,目露贊許:“是的,因此這就是一個死循環(huán),所以當聽到師妹你剛?cè)腴T就到手一門上品道術(shù)后,師兄我才分外羨慕。”
陸羽不好意思地笑笑:“師兄于修道一途早已登堂入室,又怎會羨慕我這尚在門外徘徊之人?師兄是在懷念自己當初的修道時光吧?”
“哈哈,師妹說話,真是各種意義上的好聽。”陳一簡爽朗一笑。
兩人正說著話,迎面走來一位緊繃著臉,神情嚴肅的中年人。
“嚴師叔。”陳一簡趕緊退到路邊打招呼,頭垂得很低,一副生怕對方認出自己的樣子。
見此,陸羽也緊跟著讓開主道。
“嗯。”中年人目光微斜淡淡應(yīng)了一聲,隨即收回目光遠去。
步子都沒有緩一下。
“這是刑法殿的嚴師叔,最喜歡逮著一點小毛病就處罰人,可不止我怕他,好多師兄弟看到嚴師叔就犯怵。”見陸羽眼神奇怪地看著自己,陳一簡連忙解釋道。
剛剛才在可愛師妹心中建立起的高大形象,他可不愿意這么快就塌掉。
起碼堅持個兩年半再說。
陸羽非常識趣地點點頭,轉(zhuǎn)移了話題:“師兄,咱們青云宗的師叔有多少啊?”
就這么一上午的時間,陸羽跟著陳一簡已經(jīng)遇到了三位“師叔輩”人物。
而他們兩人,也直接躬匠三連。
“嗯……大概十幾二十多個吧,很多都在隱修,我也未曾見過。”陳一簡想了想回答道。
“哦,這樣啊。”陸羽點點頭。
“是不是覺得太麻煩?遇到每個師叔都要行禮?”似是知道陸羽心中所想,陳一簡解釋道:“這還算好的,畢竟人家境界、年紀擺在這里,平時有事碰上了也會照顧一下,喊一聲師叔我心甘情愿。”
“但像那種年紀比我還小,境界不如我,又沒啥貢獻的,讓我喊師叔,我實在是別扭的慌。”說到這的時候,陳一簡臉上表情充滿了無奈。
見此,陸羽適時接過話:“比師兄你年紀還小的師叔?咱們宗門有嗎?”
“以前沒有,但現(xiàn)在有了。我是前些天路過師父靜室時,偶然聽到的,說是已經(jīng)近甲子不曾收徒的太微師叔祖近來收了弟子,而且還是個小不點。”
陳一簡忽然轉(zhuǎn)頭,對著陸羽打量了一會兒:“嗯……跟師妹你差不多年紀。”
陸羽心虛地松了口氣,卻又忍不住想笑。
陸羽:“那你裝作不認識不就行了?反正你們見面的機會少,他也不一定認識你。”
陳一簡搖搖頭:“師妹你還小,我跟你說,這小孩子記仇的很,萬一你遇到他不喊師叔,讓他覺得你不尊重他,他就會變著法告你叼狀。”
陸羽想起前些天自己嚇唬地夷宮那些小孩子的話,深有所感地點點頭:“確實,小孩子記仇得很。”
“是吧?師妹你也這么覺得。”陳一簡獲得了認同,臉上不禁露出笑容,但隨即他又解釋道:“當然,師妹你不算在內(nèi)哈,你這性格,要不是骨齡擺在這里,我都以為你二十多了呢!”
陸羽微微一笑,沒有接話。
陳一簡忽然一拍腦袋,驚道:“哎呀,要帶你去天然宮報道的,光顧著說話,差點忘了正事,走走走,咱們趕緊走!”
說話間,陳一簡袖子一揮,喚出了來時兩人坐過的那柄桃木劍。
“上來吧,師妹。”陳一簡招呼道。
陸羽小心翼翼走上劍背。
“師妹,站穩(wěn)了!”
話音落下,陳一簡手中印法閃爍,桃木劍化作一抹流光消失在天際。
……
以青云宗祖師堂所在朝元峰為中心。
景陽峰位于整個青云宗最東方。
因此也時常被門中弟子稱為東極峰。
地夷宮就坐落于景陽峰半山腰。
沿著地夷宮往上,大約百余丈處的山頂,有一片籠罩在淡淡薄霧中的宮觀群落。
這里是天然宮,也叫登仙臺。
傳說當年那位在東巖修行過的青云宗前代祖師。
就是在一個午后,從東巖起身,然后一路攀登至此,洞徹大道而成仙。
青云宗之所以將天然宮落址于此,便是對每一個新入門弟子都寄予厚望。
“你們的起點是祖師成仙的地方,希望你們對得起這份期待。”
負責指導修行課業(yè)的教習說完這句重復了千百遍,并且已被裝裱在墻上的寄語后,便宣布下課。
由數(shù)百塊規(guī)整青石板拼成的修行廣場上,零零散散或站或坐著三四十名孩子。
年齡大約從七八歲到十三四歲不等,男女皆有。
聽到教習說下課,這些孩子頓時歡呼一聲,紛紛丟掉了手中的鍛煉工具。
要是擱在往日,教習免不得要訓斥他們幾句,但今天不行。
他還有更重要的事。
“曹教習,你要去哪?”曹教習剛要走,身后就有孩子問道。
“不關(guān)你們的事,不想練就趕緊回去休息!”曹教習下了逐客令。
但這些孩子顯然不怎么怕這位教習,有人大著膽子問:“曹教習,我聽說今天有新人過來,你是不是去接人?”
“我也要去。”
“我們也想去!”曹教習身后,響起一大片附和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