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葉公使越,項寧遇刺(上)
- 霸者雄途
- 溫柔一腳
- 3230字
- 2012-08-28 19:30:32
第八十五章葉公使越,項寧遇刺(上)
“索盧參將軍,你可以離去了。兩國議和,具體事宜,將軍怕也是做不得住,回去讓宋王派人前來吧!我亦會傳訊回楚!”項寧沉默半晌,隨即對索盧參說道。
索盧參一聽,看了看項寧,不再多言,轉而回宋軍軍陣之中。
“沈生!息陣,放宋軍離去!”項寧看著轉向的宋軍,隨即對沈生說道。
沈生也不多言,隨即捏了法訣,將七星殺陣關閉!看著宋軍就這樣離開,鐵牛有些不甘,本想大殺一陣,夠足癮,卻不想如此,頓時說道:“將軍,就這樣讓他們離開了?”
“那你還想如何?”項寧冷聲說道。
“哦!將軍讓他們離開,那就讓他們離開吧!只是覺得便宜他們了!”鐵牛摸了摸頭,說道。
“我看是你殺心太重!把持不住本心!下去禁閉三天!”項寧冷聲說道,隨即轉身而走,下城樓了。
“將軍,不要啊!”鐵牛連忙追上去,求情道。
鐵牛戰場之上,毫無征兆的突破到源境,使其殺心過重,影響其本心。正如道家所言,福禍相依!項寧也就只有以禁閉之法,讓其靜修,穩固本心!
楚國東面戰場,吳楚休戰已經十數日,只是斥候之間彼此劫殺。
帥帳之中,項燕看向沈諸梁,隨即說道:“楚王來令,讓葉公出使越國,務必使越國出兵吳國!最好也要使越國陳兵吳越邊境,對吳國造成一種威壓!不然,吳國絕不會退兵!我楚國至戰始,到如今,消耗過大,已經影響國本,動搖國運了!”
沈諸梁點了點頭,面色有些嚴肅,越國與楚國無聯盟之誼,又與吳國相安無事,互不侵犯。想要其出兵,因楚而得罪吳國,楚國怕是要大出血了!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吳國滅了楚國,無楚牽制吳國,越國豈有不滅之理!越王允常非愚昧之輩,豈會不知!他越國未趁機攻打楚國,就是看到了這點!此時坐視,不過是想在楚國身上撈足好處而已!”
沈諸梁冷聲說道。卻也沒有辦法,楚國戰打到如此地步,已經不能再耗下去了。
項燕點了點頭,正要再說什么,那項梁隨即入帳,對項燕兩人行禮之后,說道:“見過上將軍,葉公!”
“何事?”項燕見項梁面露喜色,隨即問道。
“項寧傳信而來,宋國求和!而且項寧以陣施謀,不費一兵一卒滅索盧參三萬軍,使索盧參所部進退不得,逼出了宋國議和的底線!”項梁有些興奮的說道。不過,興奮之中,卻有些嫉妒,又有些擔憂!
興奮,自然是楚國形勢有所轉。嫉妒,自然不用說,恨不是自己立下如此之功。而擔憂,自然是擔憂項寧會成為自己成為項氏一族族長的對手!
項燕一聽,隨即起身,將項梁的手中項寧的戰報拿了過來,隨即一看,先是一喜,隨后卻眉頭緊皺,而后展顏一笑,將戰報遞給葉公,道:“葉公出使在即,這戰報來的到是及時!想必對葉公出使越國有所幫助!葉公之孫,又立大功啊!葉公又如此優秀之孫,真讓人羨慕啊!”
沈諸梁那個一看,頓時一喜,隨即若有所思的看向項燕,笑道:“上將軍,也有一好孫不是!該我羨慕你啊!呵呵!”
“呵呵!”項燕也是一笑。兩人人老成精,自然看得出那項寧戰報之中的意味。那戰報的言語之中,將這次戰功,大多歸于了沈生。剩下的卻歸給了項揮和龍且二人。兩人心中明白,項寧為何如此!因為,功大了,對項寧非是好事。
項寧能看出楚王戰時封侯拜將的含義,項燕和葉公兩人自然也能看出。此戰之中,完全靠的陣法一道。項寧不要此功,而陣法天地元素之氣的操控乃是沈生,頭功也就無可厚非的落到了沈生頭上。
而陣法,卻是兵家陣勢。此時容城之中,除了項寧,也就只有項揮和龍且二將乃是習兵家之道。懂兵家陣勢。至于何兵家陣勢,戰報之中,自然不可能說明。歸于項揮龍且,自然不會引人懷疑。就算懷疑,也沒有人深究!
項揮乃是項氏子弟,龍且又是依附項氏一族的龍家嫡長子。給項揮,無疑是給他升大將,去全軍增加砝碼。這樣也就能保項寧的軍權。而給龍且,無疑是項寧的一種栽培。給龍且日后升至大將,積累軍功。
項燕和沈諸梁自然一看就看出了項寧的打算,也看出了此戰項寧定位首功。沈諸梁高興,自然高興自己的孫子得此之功,只要再稍作運轉,戰后升大將,也非難事。而且還是統兵大將。
而項燕不但高興,而且還很欣慰!項寧的表現完全出乎了他意料的好!
楚王此時得到項寧招兵的情報,欣喜之中,卻有著擔憂。欣喜的自然是項寧只招了五萬人,也就說項氏一族控兵之數便沒有因項寧的崛起而有所增加。而擔憂的,自然是項寧五萬之軍,能否抵擋宋國甚至魏國的攻勢。
楚國三面環敵,唯有北面項寧那里兵力最少!宋國或許沒有多大的戰力,但魏國,雖然折了十萬兵馬,卻依舊威脅性極大。
“大王!費無極費大人殿外求見!”衛喚來到楚王身前,拱手說道。
“恩?他從趙國回來了?宣他進來!”楚王隨即說道。
“微臣費無極見過大王!罪臣有負大王所托,罪該萬死!”費無極一就跪下請罪。畢竟他出使齊國,齊國未動一兵一卒。出使韓國,韓國亦未動一兵一卒。唯有出使趙國,逼不得已,以楚國國寶和氏璧為誘,才是趙國出兵牽制住了魏國,可魏國依舊出兵楚國了。
可以說,費無極的這次出使,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起來吧!愛卿何須有罪之有!若非愛卿使趙國出兵牽制住了魏國五十萬大軍,豈會有我楚國北面之勝!”楚王不動神色的說道。他此時心中被有些氣惱,但見費無極主動請罪,所有的氣頓時也就煙消云散了。畢竟,出使各國,成功的幾率極小!
“多謝大王!”費無極隨即起身,而后向楚王回報此次出使之事。
此次出使,費無極宮出使三國,齊國,韓國,趙國!齊國內部矛盾尖銳,無暇外雇,自然不會出兵,援楚。而韓國乃楚之鄰國,于楚一向較好。本是要出兵的,卻不想在關鍵的時候,那聶政單人一劍,潛入韓都陽翟,以長虹貫日之勢,刺殺韓國相國累俠于階上,殺累俠數十親衛而逃,整個韓國頓時動蕩,出兵援楚,也就此擱淺了。
“累俠被刺,何人指使,可曾知曉!不會是楚國伍子胥吧?那伍子胥擅刺殺之道!”楚王面色有些冷,隨即說道。話語之中,有責怪之意。
韓國相國累俠被刺殺,就算不是吳國所為,也要是吳國所為,讓韓國同仇敵愾而出兵!你費無極在韓國之時,難道不知道煽風點火么?天下皆知伍子胥擅刺殺之道。韓國正要出兵之即,相國被刺殺。稍微動點手腳,就能栽贓在吳國身上!
費無極看了看楚王,心中卻無奈。韓國相國被刺殺,震動九州,可此時楚國三面皆有戰事,自顧不暇,哪里還會去關注韓國之事。
“刺殺累俠的聶政,本是齊國臨淄內以屠為業之人,刺殺累俠,無人指使!只是那原韓國大夫嚴仲子對其有恩!當年嚴仲子和累俠廷爭失敗,狼狽逃出陽翟,深以此為恥,欲除累俠而后快!聶政為報其恩,所以刺殺了累俠!”費無極忐忑的解釋道。
“哼!可笑!一以屠為業者,能殺刺殺一國之相國!那累俠難道是毫無修為廢物不成?就算那累俠乃韓王叔父,韓王再任人唯親,再昏庸無能,也不可能讓一個毫無修為之人為相吧!”楚王冷哼一聲,說道。在他看來,那費無極就是托詞!
“累俠乃農家一脈修者,師承農家圣者許行!習五谷之術,修生之力,不擅爭斗!而那聶政在以屠為業之前,乃是紅葉刺客聯盟四大刺客之首!因為人至孝,所以攜母、姐,退隱江湖,隱于街市之中!據韓國查來的消息,就在三年前,其母病逝,其姐在嚴仲子的介紹之下,嫁入豪門,所以守孝之期一過,聶政也隨即重出江湖,刺殺累俠了!”
費無極隨即說道。而楚王一聽,臉色好多了。紅葉刺客聯盟四大刺客,名傳天下。不說聶政乃四大刺客之首,刺殺之術自然無雙。因為,前不久那刺殺吳王僚的專諸,就是紅葉刺客聯盟四大刺客中的一人。不過,專諸就沒有那么聶政那么好運了。刺殺吳王僚之后,沒有逃脫。
(注!聶政乃春秋戰國時期四大刺客之一。刺殺韓相累俠之后,沒有逃脫的,這里寫的是逃脫了,因為后面還要干件大事。
這本書,很多朋友已經看出了,引用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背景,甚至人物事件,都有些影子。但切勿對號入座。比如,白起,王翦,蒙毅,吳起,廉頗,李牧,子展,司馬壤稽,伍子胥等等人物,根本就不是一個時期的人。
不過,將這些人寫在一起,也說得通,畢竟誰讓俺寫的是玄幻,能活幾百上千歲呢。春秋戰國的那些名人,能活那么久,自然就可能同時代了不是。
當然,不可較真哦!“殺神”白起,不可能和“兵神”吳起,或者“兵圣”孫武領兵交鋒。不過,想象這些名將在戰爭之上相遇,又會激射出什么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