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語│今天讀亞里士多德有什么意義?

劉蘇里

可以有很多個坐標用于識別亞里士多德,比如他是柏拉圖的學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在雅典創辦過自己的大學,還寫過很多本著作,等等。首先,我想通過對比他的老師柏拉圖,和他老師的老師蘇格拉底,談幾點他的生平事跡。

蘇格拉底是西方思想的奠基人。他的課堂主要在街頭巷尾,甚至集貿市場。他用提問的方式授課,常常把人問得啞口無言,所以遭人嫉恨,最后遭人陷害,被處以極刑。但是“蘇格拉底之死”卻成為西方思想史上一個很大的話題。他沒有留下自己的著作,好在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記下了他們的談話錄,使后人能了解他的思想。

柏拉圖就聰明得多。他繼承了老師追求真理的遺志,而且開始關起門來授課,開辦了著名的柏拉圖學園,還一代代傳了下去。柏拉圖的主要作品都是以與老師談話的形式寫的,誰想挑毛病,找他老師好啦。他和他的老師都是雅典人,雅典人處死他的老師,和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敗給斯巴達,對柏拉圖的刺激都極大。柏拉圖有類似孔子的志向,不止一次跑到一個叫敘拉古的地方,為僭主治國理政出主意。其實,沒有哪個僭主真想聽一個“書呆子”的意見。所以柏拉圖實現不了理想,郁郁不得志,就希望通過收徒開講,曲線救國,成就帝王師之夢。

衣缽傳到亞里士多德。他在柏拉圖學園學習了20年,不僅學了老師的精髓,接受老師的教訓,而且青出于藍勝于藍,在思想和實踐上,都超過了柏拉圖。他接受了強大的馬其頓國王菲力二世的邀請,做王子亞歷山大的老師。后來統一了希臘繼而橫掃半個世界的亞歷山大大帝打到哪兒,都會命人將當地的情況報告給老師,所以亞里士多德對自然和政治的經驗研究高于當時的思想家。但他始終跟亞歷山大保持距離,只搞研究,不追隨其東征西討,不去做帳下幕僚。他跟學生的這種關系,可以說是他一生的隱喻,比如亞歷山大的父親遭人暗算遇刺后,他就跑到雅典辦學,一待就是13年;亞歷山大客死征途,雅典反對馬其頓統治暗流涌動時,他干脆避走老家,不問世事,去安享晚年了。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和學術成果,是老師柏拉圖的幾倍,兩千年來的影響,也不亞于老師,都跟他的選擇有密切關系。

西方思想史上的這三座豐碑,三種人生選擇,三種結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后世的思想家。比如寫《烏托邦》的英國思想家摩爾,就比較像蘇格拉底,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就多少類似柏拉圖,而繼承亞里士多德衣缽的,就很難舉個鮮明的例子。有人說世上難得亞里士多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但我個人覺得,亞里士多德的難得,除了他的人生選擇,更主要的是他作為學者、思想家的志趣。這樣說是有根據的。他讀了一輩子的書,寫了一輩子的書,留下那么多著作,但他在世時沒有太大的聲名。他是死后200多年才被人發現的,而且被發現了兩次,第二次還是出口轉內銷——如果不是阿拉伯人翻譯并保留了他的作品,我們今天能否讀到他那么多的著作,還真不好說。不錯,是文藝復興讓亞里士多德再次回到西方思想的舞臺中央,但在馬基雅維利、霍布斯那里,他又成了批判的靶子。一直到20世紀,用一位學者的話說,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才在沃格林、施特勞斯、阿倫特和麥金太爾等思想家的作品中,得以強勢復活。

說來有趣,上面列舉的思想家名單,持左右立場的都有,亞里士多德是怎么同時獲得兩派思想家青睞的,這里就不多講了,先有個印象就好。我只提醒一句,這幾位思想家,都多少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論和經驗研究并舉——雖然他們都以理論見長,但總是能在他們的研究中,見到經驗研究方法的影子。

同時注重理論思考和經驗梳理,這個特點在他的政治學研究中尤其突出。這種思考和研究方法,不僅對許多學者有啟發,也對我們普通人觀察和思考現實政治問題很有幫助。這也正是今天讀亞里士多德的一個意義所在。

亞里士多德這本《政治學》的主題,是城邦,類似我們今天說的國家。他關切的核心問題,是一個城邦,實行怎樣一種制度,才算是好的城邦。因為城邦的最高目的是滿足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應該怎樣”,屬于規范研究。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是規范研究的大師,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是這種研究的典范。而亞里士多德超過老師的地方,或者說他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不僅研究理想的政體應該怎樣,還特別重視從現實出發,通過對已有的、哪怕是一個糟糕的政體的改造,實現人們追求的生活目標。這個看法,來源于他對城邦的自然屬性的論證,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城邦不是人為的,而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它是所有公民通向幸福生活的跳板。而他的這個看法,遠遠地但很清晰地指向這樣一個情境,就是統治者不能根據個人好惡,或心中的“理想國”,隨心所欲地對城邦施行手術。

強調城邦的自然屬性,統治者不能對它恣意妄為,就可以說亞里士多德也容忍惡的政體存在嗎?不是的。

亞里士多德對政體的類型,有個著名的分類法,就是正向的分類有三種,對應的負向也有三種。

正向    負向

君主政體  僭主政體(也叫暴君政體)

貴族政體  寡頭政體

民主政體  民粹政體

正向的分類跟統治者的人數有關,負向的跟統治者追求私利有關,比如一人統治,正向的叫作君主制,負向的叫作僭主或暴君制。君主制以全體公民的利益為統治目標,而僭主或暴君制,以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為統治目標。亞里士多德認為,最佳政體是混合制的,可以是兩種或三種正向政體的混合。亞里士多德以后,西方政治思想家無一例外地,都在尋找正向混合政體上下足了功夫,幾乎沒有人注意負向政體的混合問題,因為人類的政治實踐中,事實上也幾乎不容易見到負向政體的混合。

但是進入20世紀后,我們的確見到了兩種負向政體混合的實踐情況,這就是納粹德國,它是暴君與民粹政體的混合物。這兩種事物猶如孿生,相互幫襯,構成了現代統治的一種極端形式。這種混合政體,人類經歷過,并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想象,三種負向政體的混合物,即僭主或暴君、寡頭、民粹政體的混合,也會成為某種現實?這種政體的本質特征,就是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僭主或暴君,大權獨攬,公器私用,把國家當作實現個人權力野心的工具;同時容納寡頭勢力,坐地分贓,或顯形或隱形地與僭主或暴君構成統治利益同盟;又在統治需要的時候,隨時動員民粹力量,對一切構成挑戰和對立的力量實施暴民式壓迫?亞里士多德的政體分類理論,對今天人類面臨的嚴峻課題,不僅能夠提供思想資源,也許還能給出應對這一挑戰的古典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吉安市| 邵东县| 故城县| 博野县| 玉田县| 化州市| 天长市| 达尔| 抚松县| 德钦县| 庐江县| 张掖市| 象山县| 确山县| 新龙县| 平山县| 枞阳县| 中方县| 邹平县| 洮南市| 荔波县| 株洲县| 怀安县| 雷州市| 东阿县| 沁水县| 彭水| 天水市| 阿鲁科尔沁旗| 敦化市| 浪卡子县| 彰化县| 册亨县| 韶山市| 鸡东县| 长岛县| 蒙城县| 沭阳县| 河北省|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