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目標:你要成為大IP、中IP還是小IP

一、IP的四個量級和相應的根基

簡單來說,IP的量級就是粉絲量,粉絲的多少決定了IP的量級。你的能力、成績、優勢、特質等就是你的根基,是支撐你成為一個IP的內核。

我們要先從整體上了解一個IP發展的路徑和遵循的規律。我自己將IP劃分為四個量級,分別是超級IP、大IP、中IP和小IP。

雖然大部分人都是從小IP、中IP起步,但每個人都有機會做成大IP或超級IP。做IP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很強積累性質的事情,只要持續好好做,就有很大的可能成功。

這四個量級的IP對粉絲量都有什么樣的要求呢?他們的根基又分別是什么?我們從高至低逐一講解,其基本上符合十進制,也就是10倍粉絲量的差別。

(一)超級IP

超級IP指的是1000萬及以上粉絲量的IP,如李子柒、董宇輝、俞敏洪等,這些都算超級IP。

有些IP可能有過億的粉絲,這種我們也暫時都歸類到超級IP里,如梅西、這樣的人,他們可以算是超神級IP。但是這里我們不去做更多分類,最高的一個級別就叫超級IP。

一般來講,超級IP是指某一個行業中傳奇大師級的人物,是這個行業里金字塔尖的存在。

舉個例子,直播帶貨發展了這么多年,也沒有幾個像董宇輝這樣的人出現,把銷售做成了講課,把直播間做成了課堂。有很多人即使沒有購物需求,也愿意天天待在直播間。本來很多家長反對孩子看直播,但在董宇輝出現后,他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甚至和孩子一起看董宇輝的直播。如果成為這樣的超級IP,就是在這個行業里頂尖的存在。

再比如李子柒,在拍攝田園類短視頻的領域,她就是一個頂級的存在;哪怕在她停更之后,也沒有人能夠替代她。

如果董宇輝將來不做直播了,基本上也不會有人能夠替代他;又如足球領域中的羅納爾多、梅西等,他們都是不可替代的??赡芎筝吚镆矔瞬泡叧?,但是他們這樣的存在,本身都是無法被替代的。這就是超級IP的量級以及它需要的根基。

也許你靠包裝策劃可以成為一個小IP或中IP,但是想成為一個超級IP,沒有這樣的根基就不可能實現。

(二)大IP

大IP是指粉絲量級達到100萬及以上,但是不超過1000萬。

舉個例子,抖音上“金槍大叔”有300多萬粉絲,他就可以算是一個大IP,在知識或營銷這樣一個垂直領域里他會被廣泛討論,但是并不是像超級IP那種現象級的存在。

劉潤也是,他在公眾號上的核心粉絲應該不到300萬,也算一個大IP。他是在知識圈、商業圈、咨詢圈里較為活躍,并且常做相關內容的跨年演講。

大IP一般都是在一個領域里被廣泛熟悉,但是沒有成為現象級或被全民討論的程度。

那么成為一個大IP,需要什么樣的根基呢?

它不需要你在一個領域里是金字塔尖的存在,但需要你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像金槍大叔、劉潤,他們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專家,他們不能被稱為大師,更談不上是傳奇人物,但至少都可以被稱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金槍大叔是營銷界的專家,他參與了很多特別有名的營銷項目,如鉑爵旅拍、BOSS直聘等。劉潤作為知識付費界的代表,“5分鐘商學院”這門課是知識付費界銷量最高的課程之一;他的作品《底層邏輯》也是一本暢銷書;他的年度演講在圈子里也被廣泛傳播;同時他也給很多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是該領域的專家。我自己算是一個在寫作、個人成長和新媒體領域的專家。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大IP,那么你在根基上就要做到一個行業的專家水平。如果你達不到專家的水平,就更難做到百萬級別以上的超級IP了。

(三)中IP

中IP就是在大IP的基礎上再降90%的量級。也就是說,只要是粉絲量在10萬至100萬之間的IP,暫且都歸類到中IP的范圍里。

中IP是整個IP界的中流砥柱,單個中IP的影響力不是最大的,但所有中IP加起來的影響力也許是最大的。因為很多人都擁有幾十萬粉絲,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雖然好幾個中IP的粉絲量可能也趕不上一個大IP,但可能每個領域里都有上百個中IP。

對很多人來說,成為中IP可以作為三年之內要實現的目標。

中IP是有機會成為大IP的,但是大IP發展成超級IP卻非常艱難,很多時候需要運氣。

從我自身的經歷看,我從小IP成為中IP的過程比較輕松,但我從中IP成為大IP卻花費了差不多四年的時間。目前我也不敢奢望成為一個超級IP,因為我還不是一個行業金字塔尖般的存在。

那么成為中IP的根基是什么?與成為大IP相比,你至少應該是某個領域里的半個專家。

雖然你現在只是半個專家,還不夠強大,關注你的人也沒有那么多,影響力也沒有那么大,但只要你足夠自信,會寫、會拍、會講,那么也能號召你目前擁有的幾十萬粉絲,形成一定規模的影響力。

(四)小IP

什么是小IP?

這里就要用到大家都已經了解的一個概念——1000個鐵桿粉絲。你有1000個鐵桿粉絲,就可以算是一個小IP。這里并不是按照粉絲量減少90%這個標準進行劃分,而是從商業角度進行劃分。

小IP的核心就是擁有1000個鐵桿粉絲。

二、關于量級和根基的兩個重要認知

(一)根基不等于粉絲量

根基和粉絲量之間,是必要不充分的關系。

根基是粉絲量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如果沒有對應的根基,就無法擁有對應量級的粉絲;反過來說,即使有了對應的根基,也未必一定能有對應的粉絲量。這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內容能力。

舉個例子,有的人在某一領域具備了專家級的水平,比如在寫作領域,他的水平與我的一樣;在商業領域,他的水平與劉潤的一樣;或者在營銷領域,他的水平與金槍大叔的一樣等,他在一個領域里與我們的水平是一樣的,但是他卻沒有10萬粉絲。這種情況就是他有成為大IP的根基,但是沒有具備成為大IP需要的粉絲量,核心原因就是他沒有內容能力。

這里我們講的內容能力,主要是指在新媒體平臺上做內容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非常喜歡蔡志忠,他絕對有成為超級IP的根基。他畫了一輩子漫畫,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他的漫畫作品累計暢銷千萬冊,我們這些十萬級暢銷書的作者難以望其項背。但是他公眾號的閱讀量通常只有幾千,這其實就是因為蔡志忠的團隊在內容能力、包裝能力上仍有欠缺,沒有把這個有根基的IP的粉絲量做到該有的水平。

從個人IP的根基來說,蔡志忠絕對不會比董宇輝差;但是董宇輝在新媒體平臺上的內容能力卻無人能及,所以他的粉絲量能到千萬量級。

(二)量級不等于變現能力

超級IP一定比大IP的變現能力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大IP劉潤的變現能力可能與新媒體平臺上的一些超級IP不相上下,即使他的公眾號粉絲量還不到300萬。因為他深耕的領域就是商業,所以他的商業變現能力非常強。

同樣是公眾號,我的公眾號是個人成長領域的,頭條文章閱讀量一般在1萬~3萬;劉潤的公眾號內容是商業領域的,頭條文章閱讀量一般在3萬~10萬。他的粉絲量和閱讀量差不多都是我的3倍,但是他的商業價值卻不止我的3倍。

大IP、中IP和小IP也是一樣的道理。

舉個例子,江武墨老師就靠不到3000個私域粉絲,在一年的時間里轉化了幾十個年度咨詢,做到50萬~100萬元的收入。從粉絲量級來說,他肯定算小IP,他的公眾號、私域、視頻號的粉絲量都沒有達到10萬;但是他一年的變現能達到50萬~100萬元,超越了很多中IP。

由此可見,量級不等于變現能力,其中拉開差距的是商業能力。IP的商業能力強,才是真的強。商業能力是一種更強大、更縹緲的能力,它也許不是直接地給你一塊糖,但是你真正擁有了它,會發現自己憑借它能夠賺到無數塊糖。

商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不可能聽了兩三場直播課,就能掌握其中的訣竅;但是我可以保證的是,如果一個人可以堅持學習一年,一定會擁有巨大的改變。

我是2015年進入新媒體行業的,比較幸運的是,我進入的是創投行業,平時接觸的內容都是與創業、投資、商業相關的。自那時起,我就開始看商業相關的內容,并逐漸發現人和人拉開差距的其實是商業能力,包括商業上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洞察能力等。

此處還是以劉潤為例進行分析。比如同樣都是有幾百萬粉絲的賬號,沒有幾個人能像劉潤那樣有能力做年度演講,還能獲得眾多贊助商的支持。說實話,即使我將來擁有兩三百萬粉絲,我也無法完成這種年度演講,至少我現在的年齡和整體商業能力都達不到那個水平。

根基不等于粉絲量,要拼內容能力;量級不等于變現能力,要拼商業能力。

三、普通人的目標是什么

先說結論:普通人的目標就是從小IP做起,并持續地進行迭代。

(一)普通人應該從小IP做起

目標的合理性決定了是否有耐心、有信心地去完成目標。

很多人在開始做一件事時,都抱著極大的熱情和極高的期待,結果做了沒多久受挫了,就不愿意再堅持下去了。

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想拍短視頻,拍個5條、10條就放棄了;做直播,播個幾場后發現只有個位數的在線人數,就放棄了;寫文章也是,沒寫幾篇就不寫了。很多人之所以這么容易放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目標不正確。很多人的目標是想一夜成名或飛速漲粉,但這都不可能。

我們在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我們可以想一想,上學的時候連考到班級的前五名都很難,怎么可能能夠短時間飛速漲粉,成為這個領域里的大IP呢?高考時,費了很大勁都沒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怎么可能做IP的時候就會一路高歌猛進呢?

我們應該像當年考試一樣,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后通過持續的努力不斷實現并超越。比如,你先做到能考進班里前二十名,再慢慢進入前十名、前五名。運用到做個人IP這件事上就是,你應該先想著如何通過一年的努力在公眾號和私域把粉絲量做到3000~5000;或者如果你是做抖音、小紅書、視頻號,目標可以定得高一點,比如一年做到擁有3萬~5萬粉絲。

我們一定要記住一件事:目標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吹牛的。我們制定的目標,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著開心、顯得自己多么厲害,而是為了實現它。假設你定了一個很大的目標——一年漲100萬粉絲,你把它寫到紙上,看著是很開心、顯得很厲害,但是如果目標無法完成,就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定目標是為了實現它,所以別嫌目標小。

(二)IP可以積累疊加,上不封頂

為什么說定目標別嫌?。窟@里其實涉及一個做IP的認知:做IP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可積累、可疊加。

舉個例子,假設你去搬磚,今天搬100塊磚賺了一份錢,明天想再賺一份錢,就還要搬100塊磚,以此類推,后天也一樣;同時你今天搬了100塊磚,明天再搬100塊,花費的力氣是一樣的,不會變少。這種搬磚型的工作,就是無法積累和疊加的。

但是如果你做IP,就不是這樣了。以積累私域優質鐵粉為例,你今年成功積累了3000~5000個鐵粉,明年不會清零,而是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慢慢積累,達到幾萬、幾十萬的粉絲量。像我自己成為一個百萬級別的IP,就是這樣一年一年積累的。

2018年,我積累了不到20萬粉絲,之后幾乎每年都會平均新增20萬粉絲;到2020年時,我的粉絲差不多是70萬,2021年又漲了20萬,2022年也漲了差不多20萬,2023年應該也是保持這個速度增長。我也是從一個中IP一點點疊加積累,才變成一個大IP的。

我們去做IP,一定要有長期意識并打造良好的基礎,找到做正確的運營模式,然后以長期發展為目標,持續不斷地積累。

像梅西這樣的人,他們可以為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去努力準備;像呂小軍那些備戰奧運會的運動員,也是四年如一日地準備著。他們可以以一年為周期,甚至以四年為周期去努力,為什么我們總是想著這個月努力下個月就能有收獲?我們能不能也轉變成以年為單位去努力、去準備,然后再考慮收獲呢?

運動員的青春比大部分人更寶貴,我們做知識產品可以到五六十歲、六七十歲都沒問題,但是很多運動員只能做到三十多歲。他們的青春這么寶貴,都能夠以年為單位去努力,我們其實更應該需要足夠的定力和耐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認知:做個人IP,當粉絲量積累疊加到一定基數后,積累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粉絲增長的速度會根據基數不斷變化。

四、成為超級IP和大IP的三種可能

一個人要成為一個大IP或者超級IP,到底有哪幾種可能呢?我總結了三種。

(一)橫空出世

從新媒體的角度來講,橫空出世指的是“先成事,再出道”。

舉個例子,導演餃子就是典型的先成事,再出道,換句話說,可能他最開始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出名,追求的只是把事情做成。

谷愛凌也屬于這類,她成為世界冠軍后,才變得家喻戶曉。當然在這之前,她也不是一個完全的普通人,但也不是一個大IP,至少在奧運會前,她在國內的知名度并不高。

這些IP都屬于橫空出世這一類。但是像導演餃子或者谷愛凌這類人,他們并不是以成為大IP為目標的。橫空出世這條路,整體來說不太適合想做新媒體、成為大IP的普通人。我們只是需要理解有這種可能性存在即可。

(二)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普通人,也就是所謂的“養成系”。日積月累地做成一個大IP,指的是一邊做事,一邊做IP,二者互相促進。

我就是非常典型的日積月累型,我的100萬粉絲是積累了五年才做到的。而且這五年還只是從我創業開始算,如果從入行開始算的話,那就是做了八年,是名副其實的日積月累,一邊做事,一邊做IP。

除此之外,普通人還得學會“臉皮厚”。我們要學會一邊做事,一邊宣傳;一邊做事,一邊做IP。我從創業邦離開之后,進入插座學院,成為一名新媒體講師,也是一邊到處講課,一邊通過平臺宣傳自己。創業之后,我會把自己的經歷以視頻或文字的形式進行宣傳。如果你做的事有助于你去打造自己的IP,那么你積累的每一點IP價值又能反過來幫助你把事做得更好。

(三)快速放大

快速放大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自身的內容能力,二是運營體量,也就是負責運營的是個體還是團隊。要想快速放大,要么你有極強的內容能力,要么你的團隊或公司能夠提供強大的內容輸出。

有些人既不是橫空出世,也不是日積月累,但是一年就做到了幾百萬粉絲,甚至做到上千萬粉絲,這種就是快速放大型的IP。

舉個例子,董宇輝就是典型的快速放大型,他是被內容能力快速放大的一個IP。他的口才和能力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有的,只是缺少契機。像他這樣本身具有才華和能力的人也許會被埋沒,但一定不會太久。

再比如在公眾號崛起的盧克文、半佛仙人,他們都是自己有極強的內容能力,靠自己的內容能力把自己快速放大。

以上這些案例都屬于被內容能力快速放大的IP。除了個人的內容能力,公司和平臺也很重要。

整體來說,我們一定要有一種認知:我們都要從小IP做起,堅持日積月累;同時,不放棄快速放大的可能性,從始至終提升自己的內容能力。如果沒有內容能力,要么自己會變得很被動,要么很難成功。如果沒有內容能力,即便你是一個很厲害的專家,大概率也只能做一個小IP、中IP。所以,從始至終我們都要提升自己的內容能力。

如果有機會放大自己的IP,你一定要努力抓住機會,不要放棄。當你有機會被平臺或運營公司放大個人影響力時,也一定要抓住時機,積累粉絲,提高影響力。

這里再補充一點:內容是捷徑。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分享一個概念,姑且把它稱為“粥左羅悖論”。

我們思考一下,是因為我的認知水平高、思維能力強,所以賺到了1000萬元?還是我賺到1000萬元這件事讓我認知水平提高、思維能力增強的呢?

還有很多人會糾結,我要不要先去把事情做到完美之后,再去做內容、寫文章、拍視頻呢?否則就好像沒有說服力。

如果你也有這種擔心,就想想“粥左羅悖論”。你一定要知道,我寫出閱讀量超過10萬的“爆款”文章時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編。

假設你現在想做一個讀書博主,你可能會擔心:自己讀的書也不夠多,也沒取得什么成績,那么講書是不是沒有說服力?這時,你應該反過來想:如果我拍出了很好的關于讀書的短視頻,寫出了很好的關于讀書的文章,自然就會變得很有說服力。

這就是內容的魔法,內容是捷徑,你把內容做好了,人們就會相信你有實力和能力。

“內容是捷徑”所對應的另外一點認知是“實力是根基”。如果你想做得更大,必須根基牢固。

如果你不是純內容型的IP,就要有實力托底。比如你是一個攝影師、插畫師或賽車手,但如果你照片沒拍好,插畫沒畫好,車沒玩好,那么即使你的內容做得再好也不行。

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能等著有了實力了以后再去打造個人IP,一定要記住內容是捷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西安市| 潜江市| 雅江县| 博乐市| 长垣县| 贺州市| 巍山| 周至县| 宕昌县| 谷城县| 潼南县| 神木县| 藁城市| 仪征市| 巩义市| 尚志市| 五峰| 凤山市| 喀什市| 晴隆县| 乐平市| 武川县| 昌宁县| 玉林市| 鸡西市| 贵德县| 江口县| 宝应县| 湟中县| 桃江县| 垣曲县| 潢川县| 都兰县| 河源市| 霍林郭勒市| 大埔县| 六枝特区| 象山县| 济南市|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