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個人IP底層邏輯和認知
第一節
定義:徹底理解個人IP本質
一、何謂個人IP
學習任何方法,首先要精準地定義概念,因為行動需要理論進行指導。如果對定義不清楚,就會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們首先要精準定義“個人IP”這個名詞。
互聯網上可以查到的對“個人IP”的解釋是,個人IP,網絡流行語,是指個人對某種成果的占有權。在互聯網時代,它可以指一個符號、一種價值觀、一個共同特征的群體、一個自帶流量的內容產品。
看到這個解釋,你是不是覺得很模糊,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
我們常常說知行合一,用理論來指導行動,但是如果我們得到的是很學術化、很空泛的信息或認知,那么這些信息或認知就無法指導我們的行動。
所以,我用更通俗的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個人IP”。我對“個人IP”的定義是一種“理想人”的代表。每一個個人IP,都是某一類人心中的理想人,他活成了這類人想活成的樣子,至少是部分活成了這類人想活成的樣子。
舉個例子,李子柒就是一種理想人的代表,她把田園生活打造得像藝術品一樣;羅永浩也是一種理想人的代表,他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身上擁有可靠、誠信等很多美好品質;董宇輝也是一類理想人代表,他飽讀詩書,散發出巨大的個人魅力,在做直播帶貨的時候,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讓人相信知識的力量。
除了我舉的這些例子,大家也可以代入其他例子去理解個人IP的定義。我們可以去看看目前喜歡的個人IP,他們是哪個方面的理想人。
在個人IP領域,有一個詞叫“人設崩塌”,意思就是這個IP做了不符合理想人身份的事情。
舉個例子,瘋狂英語的李陽,在大眾眼中是顧家的、愛老婆的、愛護孩子的理想人,結果被曝出家暴丑聞,這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心中的“理想人”人設崩塌了。即便他的英語水平很高、他的課程很好、他的家事也不影響學員學習,但很多人就是不再愿意購買他的課程,因為大家已經不喜歡他、不信任他了。
從這個角度講,個人IP的本質其實是通過打造一個理想人的形象,讓更多的人喜歡你、信任你。
二、成為理想人的五種方式
如何打造理想人,讓更多人喜歡你、信任你呢?我總結了五種方式。大家可以把這五個點和自己喜歡的IP聯系起來,看看他做到了哪些方面;也可以與自己聯系起來,從自己身上找到做個人IP的一些可能性。
(一)成為行動理想人
1.什么是行動理想人
成為行動理想人的核心是做大家想做但沒做的事情。
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想做但是沒做的事,可能是不敢去做,或者迫于個人形象不能去做,或者暫時沒有條件去做,或者迫于長期目標不能馬上去做,或者是迫于對家庭負責不能去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一個人做了我們想做但是沒做的事情,我們就能從這個人的身上找到情感投射、心理安慰,那么他就成了我們心里的行動理想人。
舉個例子,李子柒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行動理想人,她做出了很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決定——從城市回到農村。在城市化進程中,大家都向往城市生活,結果到了城市里卻發現,雖然收入相對較高,卻離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越來越遠。我也是從山東泰安的一個小山村出來,一步一步走到了北京,在北京過上了相對富足的生活。但我發現,雖然我在大城市里有了更高的收入,但是離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理想的生活不應該是每天加班到凌晨,連周六、周日也要繼續工作。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鋼筋水泥的環境中奮斗卻不夠幸福的時候,就會想回到農村去過田園生活,但我們自己卻做不到。這時就需要一個代表人物幫我們去做,李子柒這樣的人就誕生了,她幫我們完成了想做但沒做的事情。
很多人上班疲倦了、被領導批評了、覺得同事很煩或者受不了辦公室的勾心斗角,想留下一個字條就裸辭走人,但大多數人都只是想一下,想完還是會繼續工作。所以,當我們看到李子柒的時候,就是看到了一種行動上的理想人,她是我們內心的映射。
2.如何成為行動理想人
要想打造個人IP,可以想想自己有沒有在某一個方面,做了很多人都想做但沒做的事。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或者你能做到這樣的事情,那么你在那件事上就可以成為一個行動理想人,就可以基于這件事打造自己的個人IP。
比如你鼓起勇氣辭去了高薪工作,變成了一個自由職業者,收入很高又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這也算做到了大家想做但沒做的事,你就可以基于這種形象打造自己的個人IP。
我們社群的一位老師,以前是寫作訓練營的學員,在兩年多的學習時間里成長了很多。2021年底,她辭職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在線上出自己的課程,開辦自己的訓練營,去不同的城市和自己的學員見面。她把自己的故事寫成文章、拍成短視頻,變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人,因為很多人也想過這樣的生活。
可能也有很多人經常有辭職做自媒體的想法,但是沒有行動,就會更加羨慕那些做了的人,就會愿意關注她。
也有很多人既有主業保障收入穩定,又有副業保證發展的可能性。如果你擁有這種生活方式,就可以把它傳遞出來。你可以告訴大家你的本職工作是什么、副業每年做出什么成績,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生選擇,也是一種做事業的方式,很多人聽完也會收獲振奮人心的力量。
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有意地宣傳自己,也算是我們年級里的一個小IP。我當時去窮游,只帶了很少的錢,從北京的門頭溝出發,一路上通過招手搭車加徒步,花了大概17天的時間到達拉薩。在這個過程中,我一路拍照、發微博,把自己窮游的過程分享出來,有很多人像追劇一樣,關注著我的經歷。回到學校后,我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同學聽,其中一個舍友說要采訪我,他是我們學院主辦的雜志的編輯,之后他就把我的故事刊登在了學院的雜志上。從那時起我就知道:既然要干,就要把它宣傳出來、包裝出來。
我們一定要學會宣傳自己。很多人有IP的內核,但不做宣傳,其實只要做了就能享受到紅利。比如有很多人像顧少強那樣裸辭,但不宣傳自己,那么他就享受不到IP的紅利。
我現在對明年有一個設想,就是流浪式辦公;我想在環游中國的過程中,邊旅行邊工作,通過拍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呈現這個過程。這是很多人想過的生活,但是大部分人沒做;如果我做了,通過直播的方式分享我現在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經歷,我相信很多人會關注我,看我在哪里、做了什么事情。
你要隨時想著去做一些很多人想做但90%的人不會做的事情。同時,你在做的過程中,把這些事情宣傳出來,基于此打造自己的形象,打造自己的個人IP。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做事思路。
很多事情不一定需要錢,不一定需要你長得好看。舉個例子,抖音有個博主“湖遠行”,他每次開場都會介紹說:“大家好,我是湖,我現在在×××,這是我騎行環游世界的第××個國家。”
2022年2月,他抖音賬號的粉絲量不到400萬,到2022年12月已經接近800萬,10個月漲了400萬粉絲。他做這樣的事情一定需要很多錢嗎?不是。他一開始去的國家是巴基斯坦、伊朗,這些地方花銷比較小。他現在去了瑞士,為什么?因為賺到了錢。有錢有有錢的做法,沒錢有沒錢的做法,只要你經常琢磨這件事情,刻意去設計行動,怎么樣都能做;不要給自己找太多理由,有時候只需要你的勇氣,只取決于你敢不敢去做。
看完這些案例,我們腦子里應該有一個思路:我得去做一件事,這件事很多人都想做,但大家都沒有做,我去做;我做到了,就是一個行動理想人。
(二)成為成績理想人
1.什么是成績理想人
成績理想人,就是在某一個領域做出了別人想做但做不出的成績的人。這也是一種比較主流的做法。
最開始的時候,我的個人IP起點就是一個成績理想人。2015年,我進入新媒體行業做編輯的時候,每天不用做其他事情,就只追熱點、寫“爆款”文章,接連寫出很多篇閱讀量超過10萬的文章后,就有人邀請我去他的微信群里分享怎么追熱點、怎么寫閱讀量超過10萬的“爆款”文章。
我分享完之后,群里陸續又有其他人邀請我去分享,后來被邀請到插座學院做分享。插座學院的人聽了我的分享之后,覺得我既做出了成績,分享的內容也很好,就提出與我合作一門課程。后來我出的課程內容和銷量也不錯,他們又開始讓我去做線下課、去企業講課。
成績理想人也是很多人的可選方向。你可以選定一個領域,找到一個具體的切入點,在那個點上咬牙努力、長期堅持,直到做出一個可以拿得上臺面的成績。
如果你是編輯,你可以從流量切入,寫出很多閱讀量超過10萬的“爆款”文章;也可以從影響力切入,寫出很多高水準的文章,發布在一些有公信力的平臺上。
如果你是運營,你加入一家公司、一個團隊,成為其中很厲害的社群運營官或賬號運營者,做出了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又積累了一些經驗,有一天就可以以此為根基去打造你的個人IP。
2.如何成為成績理想人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自己在當前的領域里沒有明顯突出的成績,那也不要焦慮。成績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我們通過努力和行動得來的。你需要先對個人IP有一定的認知,之后就可以用這些理論去指導自己的行動,做出成績。
舉個例子,我的健身教練想更好地招生,就得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說服力的案例,讓自己成為作品。他得在減肥和增肌上都做出成績,這樣他招生的時候才會更有說服力。如果他自己沒有減肥或者增肌成功的經歷,招生的時候就不容易令人信服。所以,他需要刻意在這方面做出成績,并且留下記錄和證據。
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在自己最胖的時候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然后開始瘋狂減肥,這個過程中又拍很多照片和視頻;最后剪輯這些視頻和圖片,展示給大家看。他做這些事情,并且展示這個過程和結果,就會讓自己具有信服力。
有了這些思路后,你就可以思考和設計自己能走哪條路,找到可行的方式刻意行動;在某一段時間或某一個周期內集中力量攻克一件事,“大力出奇跡”,做出成績;然后你就可以基于這個成績去打造自己的個人IP。
比如我現在不擅長發朋友圈,我可以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里,認真地做好發朋友圈這件事情。我計劃好一天發幾條朋友圈,朋友圈的構成應該是什么樣,圖片怎么拍,文字怎么編輯,有哪些維度,實物產品、虛擬產品分別怎么推廣,等等。這樣100天、200天、300天之后,就會有很多人把我看作一個很會發朋友圈的人,也許就會有人找我咨詢怎么發朋友圈。
我們通過持續地去做一件事,做出一些成績,獲得一些經驗和方法,就可以依靠這個去做自己的個人IP。這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思路,而不是一直說自己不擅長。每個人的擅長都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努力去做到的。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并不需要在每個方面都做得很好,只要找到一個點,在那個點上做到極致,然后用這一個點去打造個人IP,廣泛宣傳,這樣就可以變成一個成績理想人。
這種理想人,不是讓人佩服其綜合能力,而是佩服其在某一點上取得的成績。單單是這一個點,就足夠想讓別人關注你、追隨你、向你學習。當你逐漸把個人IP做大、被更多人喜歡之后,要慢慢地讓自己全面發展。
(三)成為人格理想人
1.什么是人格理想人
這里的“人格”泛指人的性格、特質、品質等。人格理想人是指在性格、特質、品質的某些方面特別有魅力,深受大家喜愛的人。有很多人都是憑借自己的某一種特質、某一種性格特點、某一種不一樣的人格吸引受眾,如果其中有人能夠放大自己的某個特質,就可以以此打造個人IP。
互聯網很容易把一個東西放大到極致,所以要先找到自己在某個點上的吸引力,然后把這種吸引力放大10倍。
為什么要做到極致?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沒有理由在網絡上也去關注一個普通人。想要打造好自己的個人IP,就要學會不做平常之人,不做平常之事。
我們提到的五種理想人,其實也是一種極致。成為人格理想人,指的就是找到自己人格上的某一個點,把它發揮到。
比如羅永浩,這幾年靠“真還傳”受到廣泛關注,他展現了極度靠譜的特質。雖說自古以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現在很多人都做不到,羅永浩不但做到了,而且是還了6億元的巨額債。這種做法就很極致化,加上同行的襯托,羅永浩就更加顯得極致誠信、極致靠譜;在這個特點上,他做到了10倍、100倍放大自己的靠譜特質。張桂梅也是人格理想人的典型,她把自己身上利他、奉獻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2.如何成為人格理想人
要想走人格理想人這條路,我們一定要學會挖掘、利用和放大自己人格上的某個點,并將其放大化、極致化。
有的東西,你放對了地方、認識到了價值,它就是財富;如果你不會利用,它就不是財富。這里有一句話很重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異。
還是那句話,人格包含了一個人的性格、特質、品質等。要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某個特點,然后把它放大,讓大家喜歡。
(四)成為知識理想人
“知識”不只是狹義上的知識,還包含方法、經驗、指導等。“知識理想人”是指具備某個領域的知識、方法、經驗等代表成果的人。
你要成為某一個細分領域的知識專家、經驗專家、方法專家,然后把這些知識、經驗、方法分享出來、傳播出去。比如在新媒體寫作領域,很多人寫過閱讀量超過10萬的文章,但沒有提煉、總結出自己寫文章的知識、方法、經驗;而我做了這件事,那么我就與那些沒有總結的人不一樣。
假設你在職場中升職加薪的速度比較快,或者你在知名企業工作,那么你就可以分享面試經驗、求職經驗、晉升經驗……你會有很多受眾,因為很多人都想進優秀的企業,都想升職加薪。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某一個領域持續地輸出、分享知識經驗和方法,就一定會被這個領域的普通人關注和追隨,成為一個知識IP,并且最終會輸出課程、訓練營、付費社群等產品。所以必須持續輸出,才能讓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知識理想人。
(五)成為三觀理想人
“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多人不一定是靠三觀火起來,但三觀是很大的助力。
羅翔老師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人都是被羅翔老師的三觀吸引。當然,羅翔老師首先是法律方面的知識理想人,但如果他只是法律方面的知識理想人,那么他可能無法成為今天這么大的IP,是他的三觀把他的IP吸引力放大了。像任正非、埃隆·馬斯克這種頂級的個人IP,他們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頂級的個人IP要有宏大的情懷、偉大的使命。馬斯克想要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就是一個典型的展現自己偉大使命的例子,他展示自己關注整個人類命運的一面,提高了自己的個人IP層次。
成為三觀理想人不容易,它不只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最后還想提醒大家兩點。一是區分短期和長期。我們最開始的目的是讓第一批人關注我們,這可能只需要一個很小的點,足夠小、足夠垂直,但是有穿透力。當IP慢慢做起來,你會想要做得更大、更好。比如你既要有行動力又要有知識,還要有正確的三觀,甚至要附加一些出彩的人格特質。同時滿足的要點越多,或者單個點達到的程度越深,把IP做大的概率就越高。但是,在起步階段先不要想太多。二是要敢于打破常規。我們一定要發散思路,不要限制自己、說自己不行,要去尋找、去行動。
個人IP的打造,其實就是一個打開思路的過程,只要思路打開了,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可以去做。當然,任何一個領域,我們都需要經過很多的探索與嘗試,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再經過努力,才會慢慢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