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步履輕盈,如同漫步于庭院之中,緩緩行至微子啟面前,恭敬地詢問:“敢問大人,身居何職?”
微子啟聞言,面紅耳赤,怒不可遏,厲聲斥責:“你竟不知尊卑禮節(jié),我乃先王之長子,大王之兄長,你應(yīng)尊稱我為叔伯。”
妲己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笑意,輕啟朱唇,問道:“那么,叔伯,且問身居何職?”
微子啟雙目怒瞪,揮袖怒斥:“我乃親王,何需官職?”
妲己眉眼含笑,直視微子啟,柔聲問道:“既無官職,敢問叔伯于大商、于百姓,又有何貢獻?”
微子啟聞言,面紅耳赤,支我半晌,竟無言以對。
妲己見狀,輕蔑一笑,款步向前,錯身而過微子啟。
妲己輕移蓮步,向微子啟身后的微子衍微微欠身,含笑施禮,柔聲道:“想必妾身應(yīng)稱呼一聲二叔伯,不知是否?”
微子衍方才目睹微子啟在妲己面前啞口無言,此刻見妲己轉(zhuǎn)向自己,心中不免忐忑,唯唯諾諾,面露羞紅,不敢多言,只得點頭示意,以示回應(yīng)。
他與微子啟同為先王之子,無官無職,亦無顯著貢獻,故此心中常懷虛怯,面對妲己的詢問,更是無言以對,只得點頭以示默認。
妲己見狀,心生厭煩,遂不再多言,徑直越過微子衍,不再理會。
比干昂首,目光如炬,直視妲己,心中怒火中燒,他自問忠心耿耿,功績卓著,無愧于心,靜待妲己有何高見。
妲己輕啟朱唇,面帶微笑,微微欠身,恭敬地言道:“王叔勞苦功高,為百姓奔波于田間地頭,妾身這廂有禮了。”
比干冷哼一聲,昂首挺胸,傲然不群,對妲己的恭敬之詞不予回應(yīng)。
比干心懷先王之托,為大商國事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自是心中無愧,坦然自若。
妲己有前世經(jīng)歷,自然知曉比干一顆赤誠七竅玲瓏心。
妲己心中念及比干那顆七竅玲瓏心,不禁舔了舔紅唇,咽了咽口水,這一幕落在比干眼中,令他心驚膽戰(zhàn),誤以為妲己欲以美色誘惑,心中頓生誤會。
比干見妲己舉止輕浮,心中怒不可遏,斥責道:“你…你…舉止輕浮,實乃淫蕩之極。你貴為大王嬪妃,不以端莊為美,反以媚態(tài)為榮,實乃世道沉淪,世風(fēng)日下,人心不古。”
言辭激烈,怒罵之聲,響徹宮廷。
比干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眾人面面相覷,盡管妲己入宮后,帝辛私風(fēng)不正,但無人敢在朝堂之上,將此等話語公然道出。
妲己面色一黑,她這一世為履行給蘇妲己的許諾,未曾使這一具人族肉身失身于帝辛,一直用幻術(shù)應(yīng)付,何來淫蕩之說。
念及這番風(fēng)評正是她所期望,于是強壓怒火,否則,她定要再次品嘗比干那七竅玲瓏心的滋味。
這一幕亦入女媧眼中。
帝辛怒火中燒,憤然起身,欲對王叔比干降罪,然而妲己一個眼神,便令他怒火頓消,不再動作。
“王叔此言差矣,母儀端莊乃皇后之責,妾身不過是后宮一嬪妃,家父亦不過一城之小諸侯。若妾身不設(shè)法得大王寵愛,豈不是要孤苦無依,終老一生?”妲己柔聲細語,故作柔弱之態(tài),言辭間流露出一絲無奈。
比干本欲再言,卻被商容輕扯衣袖,他回首望去,見商容以眼神示意,便順著其目光所指,只見帝辛怒目而視,比干心中一驚,頓感失言,遂不敢再言。
妲己輕蔑一笑,目光越過比干,又向前邁出一步。
“相父,妾身有禮了。”妲己輕步上前,微微欠身,施以一禮。
商容微微頷首,他對妲己并無太多成見。帝辛身為一國之君,私生活稍顯放蕩,于國事而言,并非大過。
況且,帝辛后宮僅有一后三妃,與三千后宮相比,已算是頗為節(jié)制。
每次帝辛想進美,商容便出面勸阻,因此對帝辛偶爾的放縱之舉,商容亦能稍加理解。
商容心中最為關(guān)切的,始終是國事之重,他時刻警醒,不讓帝辛的私欲影響到朝政大局。
況且,商容對妲己的過往貢獻頗為認可,因此對她印象尚佳,不致于因一時之過而全盤否定。
妲己對商容的敬仰之情,源自于前世商容在九間殿的忠貞不渝,其以死諫言,最終以頭撞柱,其赤誠之心,天地可鑒,令妲己由衷敬佩。
妲己默然前行,目光所及,乃是梅伯的身影。
“敢問大人,身居何職?”
梅伯微微一怔,隨即答道:“士大夫。”
“有何功績?”
梅伯聞言,面露難色,支我道:“功績……”
妲己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前世中梅伯雖無顯赫功績,卻頗有幾分義氣,因杜元銑在午門被斬首,梅伯不顧一切闖入壽仙宮,以利口侮辱君王,最終被施以炮烙之刑,乃妲己首次試行炮烙之人。
妲己繼續(xù)上前,見之乃楊任。
楊任,前世因帶頭為四鎮(zhèn)諸侯求情,又為姜子牙鳴不平,屢次上諫,其剛直不阿,最終遭紂王刮目,從摘星樓被棄尸。
其心中怨氣未消,幸得道德天尊所救,收為弟子,以兩顆仙丹置于其眼眶,使其雙目生手,手心再生眼,化作異人,下山助姜子牙伐紂。
妲己目光復(fù)雜地凝視著楊任,眼中交織著鄙夷、敬佩、同情,乃至一絲難以言喻的痛惡。
死前倒是一片忠心,至死不渝,被救之后死志變了質(zhì)。
妲己目光如冰,掃過膠鬲、趙啟二人,聲音冷淡地詢問:“諸位大人,你等身居何職,又曾立下何等功績?”
膠鬲與趙啟二人,前世皆是口舌之輩,并無顯著事跡,唯知隨波逐流,后來更是對帝辛與妲己口誅筆伐。
膠鬲因直言進諫,觸怒帝辛,最終墜樓明志,其尸身被投入蠆盆,成為毒蛇之食。
趙啟亦因忤逆之罪,遭受炮烙之刑,痛苦不堪。
妲己未曾加害于這些人,卻反遭其辱罵,他們尋死之心甚堅,令她心中痛惡至極。
膠鬲與趙啟,心胸狹隘,豈能忍受此等屈辱。
膠鬲怒目圓睜,言辭犀利如刀,聲聲斥責:“你等妖妃,竟敢以美色迷惑君王,荒淫無度,敗壞朝綱,不守婦道,干預(yù)朝政,實乃國之大患。”
趙啟怒發(fā)沖冠,手指妲己,聲聲斥責:“你竟敢妄圖以牝雞司晨,顛倒黑白,實乃大逆不道。若不速速收斂,必將自食其果,遺臭萬年。”
帝辛聞言,頓時怒不可遏,厲聲喝道:“來人!速將此二人拖出斬首!”
侍衛(wèi)正欲上前拿人。
然而,“遺臭萬年”四字,如同利箭般直刺妲己的敏感之處,她前世便是因惡名昭彰而遺臭萬年。
“大王,且慢。”妲己急切地出聲阻止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