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勢:周期波動下的國家、社會和個人
- 小Lin
- 1862字
- 2024-01-29 15:23:39
日本經濟的崛起期(1954—1972)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日本的經濟體制基本重啟,整體的人口素質非常高,物價水平又非常低,也就是說日本有一大批聰明的廉價勞動力,又趕上當時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自然成了“世界工廠”。
日本先是大量出口農產品,接下來的10年是電子產品的天下:相機、電視機……一大批日本公司在此期間成長為巨頭。日本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期:1954—1972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速超過了10%,持續的高速增長讓全世界經濟學家吃驚到下巴都掉到了地上,還產生了“日本經濟奇跡”這個專有名詞。
我們不妨將日本和美國的GDP情況做個對比。美國從1881年以來的人均GDP絕對可以說是冠絕全球了,100多年幾乎在持續上漲,只有1930年大蕭條時期有個明顯的低谷,但緊接著二戰來了,人均GDP繼續增長。
相比之下,日本人均GDP走勢,可能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猛(圖1-2),但如果放在對數坐標系下觀察(圖1-3),兩者的變化趨勢會體現得更加清楚。可以看出來日本人均GDP趨勢在二戰之后有一個更大的低谷,只有不到3 000美元,不到美國的1/5。可是之后的20年,日本經濟奮起直追,也就是日本經濟奇跡時期,1973年追到了美國的2/3,完成了神奇的舉國大躍遷。

圖1-2 普通坐標系下美國和日本人均GDP(1881—2018年)
注:以2011 年國際美元價格為基準,并已根據物價水平調整。
來源:Our World in Data;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2020

圖1-3 對數坐標系下美國和日本人均GDP(1881—2018年)
注:以2011年國際美元價格為基準,并已根據物價水平調整。
來源:Our World in Data;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2020
接下來,就要觸碰到日本經濟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了。
為什么日本經濟如此特殊?為什么全球經濟學家都要把日本經濟單獨拿出來討論?
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在這20來年,包括之后的10多年保持高速增長,而后來又出現泡沫,最后壯烈崩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底層原因——財團體系。
日本的財團體系
從1860年到二戰之前,日本的經濟基本上被一些特別大的家族控制著。它們控制著日本經濟中的各大命脈產業。這些家族被稱為“財閥”,日語叫“財閥”(Zaibatsu),大概意思就是經濟上的一種壟斷聯盟。
當時日本有四大財閥:三菱財閥(Mitsubishi)、三井財閥(Mitsui)、住友財閥(Sumitomo)、安田財閥(Yasuda)。幾大財閥富可敵國,強大到連日本政府需要錢都得找這幾大財閥去商量,所以很多人認為20世紀日本挑起的多次戰爭都是這些財閥在背后推動的。
二戰之后,在美國的主導下,日本把這些財閥全部拆分了,很多資產都收歸國有。
可沒想到,這種抱團意識在百年后已經深入日本經濟的骨髓,將財閥解散,日本經濟反而陷入迷茫。這些財閥被拆分后,其原來的成員像電影里的終結者一樣,已經被分散到各處,但沒過幾年居然又開始自發聚攏,先是聚成一些小聯盟,最終又幾乎原封不動地回來了。對于這種根深蒂固的形式,美國十分無奈,但又沒什么特別好的辦法,只能順其自然。
新形成的這些集團不再叫財閥,而是叫財團(Keiretsu),主要有6個,它們將在未來半個世紀主導日本的經濟:三菱財團、三井財團、芙蓉財團(Fuyo)、住友財團、第一勸銀財團(DKB Group)、三和財團(Sanwa)。
這些財團都是以若干家大銀行為核心,橫向控制電子、汽車、石油、食品等一系列產業鏈。在財團內部,公司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互相持股,領導層經常一起開會甚至聚會,包括高管在內,人員都是可以流動的,形成了一個小的商業生態鏈。
為什么以銀行為核心呢?因為銀行手握大量的資金,也就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如果哪個財團的流動資金吃緊,銀行一筆低息貸款直接到賬。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財團里三菱汽車賣不出去,在群里一吆喝:大家今年幫我們沖沖業績,多買我們的車啊!銷量一下就上去了。
當然實際上沒有這么夸張,不過大家可以看得出來,財團的機制使內部形成合作關系,對于其中的公司有相當強的推動和扶持作用。
而財團包括兩種類型:橫向的跨領域類型,縱向的連接整條產業鏈的類型。大部分制造業巨頭——豐田、東芝、尼桑都是原材料、生產、銷售一條龍,從下游到上游,可能有多達上萬家公司。這就是典型的裙帶資本主義。
有人不免疑惑:這種形式的財團不是和俄羅斯的寡頭經濟差不多嗎?美國不也有一大堆巨頭嗎?
日本這些財團之所以不同,在于它們不光是縱深統治一個領域,還橫跨經濟中的多個領域,一個財團囊括成千上萬家公司,分布在經濟的各個領域,而且都是以銀行為中心。
日本的財團或者財閥制度影響著日本的經濟,在后文大家就可以看到。
現在回過頭來看日本高速發展的時期,這種財團體系發揮了巨大的優勢:它非常有利于提高效率、整合資源、降低無謂競爭,員工基本都是終身雇用,所以人員流動性很小。因此才有了圖1-3那條驚人的曲線。
讀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覺得日本經濟有點意思了?這只是個開始,讓我們慢慢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