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方法用盡,醫款難籌
- 跨越階層
- 周世鼎
- 4381字
- 2024-02-07 15:04:39
既然玉郎確診患的是白血病,就必須按照白血病來治療。醫生明確告知說,白血病治愈的根本辦法只有做骨髓移植,但是,做這手術,既要有配型合適的骨髓,還要有一筆不菲的醫療費,單手術費就得四十萬,再加上其他費用,最少也要五十萬。五十萬元!這對農村普通人家可是個天文數字,即使現在農村人生活提高了,也難以承受。但是,玉郎是他夫妻的命根子,是全家人的寶貝,為了拯救玉郎的性命,花再多的錢他們也在所不惜,就是砸鍋賣鐵,把家里的東西、房屋都賣光,全家人露宿村頭,只要能治好玉郎的病也值得,他們全家也心甘情愿。夫妻倆當時就要求醫生抽他們的血做骨髓配型比對。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老天爺太絕情,夫妻倆人的骨髓配型皆不成功。夫妻倆皆不能接受,一齊拉住醫生說:“這不可能,你們一定弄錯了,我們可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一點沒有錯,怎么會配型不成功?”醫生解釋說:“你們理解錯了,血緣近,只能是配型成功的幾率高一些,并不能保證絕對成功。”他們又失望了。
下面怎么辦?他們初心不改,為了拯救兒子的生命,只要有1%、千分之一的希望,他們也要做100%、千分之一千的努力!醫生見他們態度堅決,告訴他們說:“你們既然確定做骨髓移植,現在就登記排隊,等待有了合適的骨髓再通知你們來做移植手術。”兩人又問要等多長時間。醫生說:“時間難以確定。總之,有了合適的骨髓,排隊輪到你們了,醫院就會及時通知你們。現在你們就要籌備手術費了。五十萬不是個小數目,一般人家,一時也不容易籌齊。再者,為了防止病情發展,眼下只能先給病兒輸血,做化療。”夫妻倆點頭答應。大生和玉郎的血型相同,于是分兩次給玉郎輸了1000CC的血漿。輸血后的玉郎精神果然好了許多,食欲也好一些。
要做化療了,可是他們帶的錢已經快用完了,只好答應回家拿錢。負責給玉郎治病的胡醫生說,做化療,你們在本縣醫院就可以了,不必再來省院,多花費又不方便。夫妻倆不放心,說:“一去一回,兩天就有錢了。反正我們還要來省院做手術的。”胡醫生再次告訴他們,做骨髓移植的時間不好確定,有了配型合適的骨髓才行。你們在本縣醫院做化療就可以了,不必在省院等待。你們已經在我們醫院登記在冊了,我們這邊一旦有了配型合適的骨髓,就會及時通知你們前來。你們回去先把手術費準備好,起碼先要有四十萬元,用作手術費。其余費用,不需一次性繳付,可以邊治療,邊籌措。胡醫生說得有理,他們只好答應了。于是要了胡醫生的電話號碼,并留下他們的家庭地址和聯系電話,帶著玉郎回本縣醫院做化療。
全家人聽說玉郎在省醫院確診得的依然是白血病,無不悲痛萬分,深為憐惜。特別是他的爺爺奶奶,抱著玉郎呼天喊地,泣不成聲;還叫全家人都到縣醫院做骨髓化驗比對,只可惜沒有一個配型成功。王家的鄰居和玉郎的小伙伴、小同學,平日見玉郎能歌健舞,熱情活潑,每天歡天喜地,驟然聽說玉郎得了白血病,又聽說這種病十分棘手,很難治愈,都覺得很吃驚,紛紛前來看望玉郎,安慰家人。大生小梅含著眼淚如實向他們介紹了玉郎的病情和治療的一般辦法和根本辦法。大家聽了一片唏噓,無限痛惜。
一番悲痛訴說之后,送走親鄰好友,全家人冷靜下來,圍在一起認真研究怎么籌集給玉郎做骨髓移植的四十萬元手術費。大家從未遇到這么嚴重的疾病和這么昂貴的醫療費,一個個面面相覷,覺得難以籌措。但是面對親生骨肉和這么活潑可愛的孩子,大家紛紛表示,再大的困難和阻力,也一定要把四十萬元手術費籌齊,及時給玉郎做手術,挽救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全家人經過再三商討研究,決定先把家里值錢的東西賣掉,再分頭到各個親戚朋友家借錢,就是跑斷腿、磨破嘴、砸鍋賣鐵、磕頭求告,也要先把四十萬元手術費籌齊,絕不能耽誤了給玉郎做骨髓移植手術。
第二天,大生、小梅把籌集手術費的事托付給爸媽和弟弟妹妹去辦,然后一起來到銀行,把兩個人這些年僅存的一萬多元現金全部取出帶上,回到家里,帶上玉郎的課本和換洗衣服,一起護送玉郎前往縣人民醫院住院做化療。全家人送至村頭,再三叮囑安心治病。
臨行前一天,大生小梅帶著玉郎到他就讀的王家莊小學向老師請假,介紹了玉郎的病情和治療方案。老師和同學們聽說王玉郎患了白血病,十分驚訝和痛惜:多么好的學生!聰明、俊朗、好學、上進,又積極、樂觀,不僅學習成績好,唱歌跳舞都是好樣的,“六一”兒童節,學校還打算安排他表演節目呢。然而人食五谷,天生百病,無論誰攤上了都難以拒絕。老天無情人有情,大家痛惜之余,開動腦筋,商定齊心協力,捐款資助,集全校之力,與王家一起共同抵御病魔,挽救玉郎生命。送走玉郎和家長,班主任老師立即向校長反映了玉郎的病情,學校研究做出決定,向全校師生發出號召,人人獻愛心,伸援手,捐款救濟王玉郎同學治病。學校號召很快變成同學們的積極行動,大家紛紛把自己的零花錢,甚至過年所得的壓歲錢,或三元、五元或十元、八元捐給玉郎,加上老師的捐款,全校很快就籌集了八千多元。
大生小梅帶著玉郎到縣醫院做化療去了,家里只剩下玉郎的爺爺、奶奶和小叔大增、小姑大婷,他們開始商量籌款的具體做法,并作了合理分工:爺爺、奶奶年紀大,威信高,負責向親友借款;大增、大婷年輕,有力氣,負責變賣家產。爺爺奶奶一番唉聲嘆氣后,商量著出門借錢去了。大增大婷聚在一起商討怎么出賣家里值錢的東西。
住房暫時不能賣,因為全家人都要住;另外,玉郎現在只是化療,還沒有找到配型合適的骨髓,沒有到做手術的關鍵時候。這是全家人共同研究決定的。家里還有什么值錢東西呢?算來算去就只有幾件家用電器和家具了。看著家電,他們又有些舍不得:電視機,那是全家人每天放工回來都要看的,新聞、綜藝、電影、電視劇,每天必看;還有科技知識、健康之路、市場信息,也都是必看的。這不僅是生活娛樂需要,也是生產、生活取向和提高科技文化知識所必需的。洗衣機,大婷特別舍不得,因為賣掉了,她就只好用手來洗衣服,就苦了她一雙纖纖素手了,那是她最不樂意干的。那就先賣電冰箱。唉,他們也有些舍不得,食品保鮮每天都要用啊,而且是去年才買的。然而這些與侄兒玉郎的性命相比,都微不足道,毫不足惜了。為了拯救侄兒生命,他們忍痛割愛,決定全部賣掉。
兩人找來一輛三輪車,把電冰箱仔細搬上去,用繩子捆扎好,一路拉著去了二手家電市場。到了那里一問價,讓他們失望了,盡管是去年才買的,九成新,也要折價40%以上。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折去一千多元,太可惜了!他們不肯賣給收購商。再賣給誰呢?兄妹倆討論了一會,決定試著先賣給社會上的好心人,實在沒人買,再忍痛賣給收購商。
大增大婷拉著電冰箱來到人民廣場,看到許多人在活動,有唱歌的,跳舞的,做各種體育鍛煉的。大家看見他們用板車拉著一個電冰箱停在廣場上,不知是干什么的,還認為是來看大家活動的,或是拉車累了,停下休息的,并不見有人前來問津。大婷急了,對大增說:“二哥,你喊兩嗓子,要不,人家不知道我們是來賣冰箱的。”于是大增大聲喊起來:“賣電冰箱了!賣電冰箱了!大家快來買電冰箱呀!”果然有效果,有幾個人放下自己的活動,走過來看電冰箱。他們隨便看了看,問了問價錢,搖搖頭又回去了,依然進行他們原來的活動。
大增對妹妹說:“像這樣光喊不行,問題說不清楚。你暫時看著,我去找筆墨寫個銷售廣告,把原因說明白,吸引有愛心的人。”大增找來筆墨紙張,兄妹倆一番斟酌,寫了張“籌款救命”的急售廣告帖在冰箱上。廣告說:“我們是城東王家村人,侄兒王玉郎不幸患了白血病,急需籌集50萬元做骨髓移植手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懇求社會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參與義買,不勝感謝之至!”并把買電冰箱的發票貼在廣告旁邊,以證明此冰箱是去年才買的。渴望有愛心人士了解情況后給一個較好的價錢;起碼不致像在收購商那里折這么多錢。
廣告貼出后,立即引來許多行人和參與活動的人前來觀看,詢問情況;但大部分人表現為愛莫能助,只是聽一聽、看一看,隨后就走開了,令他們很失望。到了中午,終于等來一位愛心老者,他詢問了玉郎的病情后說:“你們的心情和做法我最能理解,因為我家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十多年前,我的兒子患了白血病,就因為籌不夠做手術的錢,不能及時做骨髓移植,導致兒子過早離世,使我們全家后悔至今。盡管我家現在也不富裕,今天遇到你家這種情況,我多少要做點貢獻,這冰箱,我按全價買了。”兄妹聽了十分感動,說:“我們先替侄兒謝謝您,待侄兒手術成功病愈后,一定帶上他登門拜謝!”拉著電冰箱一直給老人送到家里。
玉郎爺爺奶奶借錢也比較順利,一天之間,他們走訪了三家親戚,反復講述了玉郎的病情和治療所需的高額費用,親戚們十分同情,紛紛伸出援手,三家共借得一萬多元,讓兩位老人甚是感動。
晚上,老少四人一起到縣醫院看望玉郎,詢問化療情況,講述了籌款的經過情形。大生小梅聽了也很感動,說:“如今還是好人多!現在社會富裕了,人們有錢了,玉郎趕上了好時代,治病有望。希望能盡快籌夠50萬元手術費,給孩子把手術做了,救孩子一條性命。”
小梅激動得拉著玉郎的手說:“籌齊手術費,咱們就能做手術了,做完手術,玉郎的病就徹底好了,就能像以前一樣,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上學校了,高不高興?”
玉郎化療吊了一天鹽水,此時顯得很疲憊,他微閉著眼睛,靜靜地倚在病床靠背上休息。面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眉頭微蹙,鼻翼起伏,時而重重地吐納。聽了媽媽這么說,他掙扎著從病床靠背上坐起來,憔悴的面容露出一些喜色,輕聲說:“高興。”停了一會又說:“媽媽,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去上學?”小梅把兒子摟在懷里,親了親他的臉蛋,說:“想同學了?”玉郎點點頭。她說:“很快。等爺爺奶奶、小叔小姑籌齊錢,做了手術,咱們就能回家上學了。”玉郎又點點頭,心里充滿希望。也許因為心情太激動,動作猛了些,細細的汗珠從他的額頭滲出來。小梅連忙拿毛巾為他擦汗,然后慢慢扶他躺下休息。
一周后,玉郎的班主任和兩名同學代表,帶著全校師生的一萬元捐款和一封慰問信來到玉郎的病房,看望玉郎。兩位同學在玉郎病床前并肩立正站好,代表全體師生齊聲朗誦了給玉郎的慰問信,鼓勵他克服困難,勇敢戰勝病魔,早日康復,返校學習。全家人十分感動,連聲道謝。玉郎流出眼淚,拉著老師同學的手說:“我一定好好治病,爭取早日回到學校上課學習。”
可是,余下來他們家的籌款就不這么順利了。小叔小姑忍痛把電視機、洗衣機、沙發、大衣柜等家中值些錢的東西都拉到市場去賣,同樣張貼出“籌款救命”的急售廣告,一連幾天,盡管他們再三介紹玉郎的病情,說明治病所需巨額費用,含著眼淚懇求,甚至是哀求幫助,卻只有人看,聽,沒有人買。到了第五天,他們實在沒辦法了,只好狠一狠心,半價賣給了收購商。爺爺奶奶半個月來幾乎跑遍了遠近所有親戚朋友,借到的錢還不足兩萬元,親友們或者說也遇到了困難,不肯借給,或者只借給三百五百元,不薄臉面而已。看看一個月過去了,賣東西的錢,借來的錢,學校師生捐款,加起來才五萬多元,只有手術費的十分之一。再想籌款就更加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