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道士念經,不聽不聽
- 道士:我只想修行,女施主退散
- 依然hot
- 2148字
- 2024-01-20 20:48:30
清晨起來。
對于蘇晨而言,這大概又是平凡且枯燥的一天。
將劈好的柴塞進灶膛內,用棉絮將其點燃。
往鍋里倒入少量的米和小半鍋水。
再蒸上兩個饅頭。
這便是他的早餐。
在燒火的間隙,他也沒浪費時間。
念上兩遍《太上玄門早壇功課經》,神清氣爽、精神百倍。
鑒于自己的學識距離師父還有十萬八千里。
蘇晨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
上午,學習《易經》或者《道德經》。
下午學習《參同契》或《梅花易數》。
晚上學習《悟真篇》。
對國學感興趣的人們或許早就對《易經》和《道德經》耳熟能詳了。
包括蘇晨也是如此。
但是《易經》作為萬經之首,《道德經》作為道學鼻祖,絕非你讀上幾遍原文,看了幾篇釋義和講解就能真正理解的。
尤其是《易經》。
古人說:不為良相,當為醫卜。
也就是能夠領悟《易經》真諦之人,即便做不了官,也能當醫生或者是算命師。
因為《易經》是一通百通的。
尤其是在古代文化這一塊,就幾乎沒有一塊不牽涉到《易經》。
現代一位旅居北美的易經大師吳怡說:人生是一場游戲,《易經》就是游戲的規則。《易經》玩的就是我們的知識、智慧、經驗,歷史上多少人借《易經》來愚弄別人,有智慧者懂得用《易經》來修養自己。
所以,《易經》是常讀常新。
若是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悟,就說明你是真的讀進去了。
師父曾說過如何學習《易經》:
老子講無為,莊子講無用,禪宗講無心。
要把所有的既有觀念放在一邊,以“空”的姿態進入《易經》。
換句話說:一個沒有存著成見的人去讀《易經》,才能隨時隨地看到新東西。
很多人想到“易經之山”里去挖寶藏。
想到自己可以去幫人算命,或者預測未來。
存著鮮明的目的或是主見,自然無法窺見《易經》的全貌。
爾后老道士點了一下蘇晨的額頭又道:
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彼e累不多的時候,大船是浮不起來的,只要積累得多,結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聽了老道士的教誨,當時還是高中生的蘇晨連忙稱是。
一上午的時間在他的默誦之下很快就過去了。
中午換成了米飯配青菜。
食物雖簡陋,但內心充盈。
當真正進入到這種玄妙的修行狀態之中,在旁人看來的清苦,對于蘇晨來說卻甘之如飴。
吃完飯后午睡一小時,
然后進入下午的學習階段。
等到了夕陽西下,金黃色的竹海在火燒云下翻涌之際,蘇晨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他決定好好運動一番。
勞逸結合,方能有益身心嘛。
繞著道觀跑了十幾圈,渾身是汗。
他一邊在后院的井口邊洗澡,一邊考慮是否要開啟直播。
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系統這每天500香火錢的扣下去,他的確有點吃不消。
若是再無進項的話,過上兩天,這道觀就要開始進入折舊狀態了。
這是他不愿見到的。
由于道觀內尚未通電,依靠那幾個充電寶,即便每天只開兩個小時的手機,怕是也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但道家講究順勢而為。
若是他主動去山下化緣或是依靠算命賺錢的話,反而違背了道家精神。
把他現在居住的青泉觀比喻成人體的話。
《道德經》第五十章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就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長壽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可以長壽卻由于妄為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也占十分之三。為什么?因為他們過分地追求長生。聽說善于養生的人,在陸地上不會遇到兕、虎,在戰場上不會被兵器所傷。兕的角、虎的爪、兵器的刃都沒了用處。為什么?因為他不把自己置于死地。
因此在道家看來,養生要順應自然。
過于求生,過于厭惡死,這都不是明智的,因為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人自然而生,自然而死,即便到了生命結束的時候,那也應該樂觀地對待。
莊子說:“之所以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
自然而生,自然而亡,這是生命的規律,天道便是如此。
其實身為建筑的青泉觀同樣也是這般。
它生于何時,蘇晨并不知曉。
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維持它的生命,是道。
若是為了想讓它多存活一段時間而讓自己陷入違心違德的狀態,這就是“妄為”了,反而有可能會加速它的衰敗。
所以特地為了賺香火錢而下山,此舉并不可取。
(去道觀之外擺攤算卦,真正的道士是不屑而為的。此前在石崖鄉他是“被迫營業”,因此并不算違道。)
但如果他只是在念經的時候順便直播。
主打的就是一個不經意之間就把錢給賺了,想必這應該不違背道家的宗旨。
【建筑并非無生命的物體,而是擁有生命的存在。它經歷了發生、成長,到成熟、轉換、興亡的階段,就如同生物一樣。建筑的生命力不僅體現在它的物質形態,更在于它所承載的人類情感上。】
【恭喜您!在沒有系統的提點下,領悟了賺取香火錢的真正方式,獎勵功德值200點?!?
咦!
沒想到隨便一個領悟也能賺取功德值?
展顏片刻,蘇晨忙按捺住心底的那份喜悅。
要鎮定,要淡定。
他可是要成為一代天師的男人,這點成就只不過是他成仙路上微不足道的一步,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好吧,既然決定要直播。
那他也就不含糊了。
暫定每天晚上兩小時。
念誦《悟真篇》的同時開啟直播,悟道賺錢兩不誤,算是合作共贏了。
吃完晚飯,蘇晨登錄了某音平臺。
本打算用玄真子注冊的,結果這名字已被搶注了。
又換成了“我是真道士”、“全真派道士”。
都不行。
無奈之下,最后填上了“道士念經,不聽不聽”。
結果一次性通過。
蘇晨:“……”
喂,我真的只是隨便試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