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傻小子敢削藩?
- 大明:開局邀請朱元璋造反!
- 南翁客
- 2049字
- 2024-01-09 00:05:00
朱元璋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朱元璋下意識地握緊茶杯,看著茶杯里的浮沫眼神陰晴不定,讓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小郎君,你我初次見面你就邀請我共謀大事,這未免草率了些吧?”
“再說了,大明開國至今,百姓的日子至少比前朝要過得好很多了,你又為什么一定要反呢?”
“還是說你對當今圣上,有什么意見?”
前兩句,不咸不淡。
第三句,暗藏殺機!
朱元璋至今在位二十五年,自問沒有做過什么對不起百姓的事情。
貪官污吏,殺!
欺男霸女,殺!
唯獨對百姓,朱元璋始終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
自己都這樣對待百姓了,朱允炯竟然還想著造反?
所以朱元璋才會問出第三句話。
他倒要看看自己有哪里對不起朱允炯,以至于逼得他想要造反。
如果朱允炯不能說出個門道來,哪怕是自己的親孫子,那也留不得!
朱允炯奇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黃八爺你這是說的什么話?”
“圣上驅逐胡虜,消滅暴元,輕徭薄賦,愛民如子!”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這樣的君王,堪稱千古一帝,我怎么會對當今圣上有意見呢?”
聽到朱允炯的話,朱元璋渾身一震,就連茶杯里的茶水也灑了出來。
“千古一帝!你真的認為咱……咱圣上是千古一帝?”
朱允炯點了點頭,繼續(xù)說道:
“開局一個碗,卻能推翻暴元的統(tǒng)治。”
“能將百姓拯救于水深火熱之中,能對貪官污吏毫不手軟,一殺到底!”
“這樣的君王如果不配稱為千古一帝啊,那什么樣的君王才配?”
朱允炯說的這些話都發(fā)自肺腑。
開局一個碗,卻能成為九五之尊的。
從古至今只有朱元璋一人!
朱允炯對于朱元璋的欽佩與崇拜,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朱元璋聽得喜笑顏開。
站在一旁的蔣瓛也松了一口氣。
這位小爺?shù)拿礃幼邮潜W×恕?
剛才朱允炯但凡有一句不敬之言,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身首異處了。
不過很快,朱元璋反應過來。
“不對啊,既然你如此看好圣上,又為何要造反呢?”
朱允炯起身說道:
“如果當今圣上能真的萬歲,大明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
“只可惜,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更何況陛下只是凡人之軀?”
“如果太子殿下還活著,問題也不大。”
“畢竟太子德才兼?zhèn)洌兴冢竺鹘饺f無一失。”
說到這里朱允炯嘆了一口氣。
“只可惜,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了。”
聽到這里,朱元璋的眼神滿是悲傷。
朱標是他最喜愛的兒子。
精心栽培了這么多年,他自然比誰都心痛。
可以說朱標是自己皇位最佳的繼承人,只可惜天不從人愿。
老天爺終究還是帶走了朱標。
“那么黃八爺,問題來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東宮亦不可一日無主。”
“等到當今圣上駕鶴西去,這大明的江山,將會交到誰的手里呢?”
不等朱元璋回答,朱允炯就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按照常理,太子之位應當從諸王中挑選。”
“儲君選賢,其中燕王朱棣素有賢名,能文能武,頗有圣上風范。”
“然而,圣上并不會這樣做。”
朱元璋有些驚訝,用玩味的眼神看著朱允炯。
“為何這么說?”
朱允炯自信滿滿地說道:
“因為圣上根本就沒打算從諸王里選繼承人,否則也就不會分封藩王了。”
“圣上分封藩王,就是為了讓九大藩王防御九邊,抵御北元。”
“同時藩王又不能干擾地方政務,自然無法與中央軍抗衡,避免了擁兵自重的情況。”
聽了朱允炯這番分析,朱元璋眼里異彩連連。
分封藩王這件事,很多人都認為他做得不對。
畢竟西晉有八王之亂,誰能保證大明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
但朱元璋并非有勇無謀的人。
他既然堅持分封藩王,自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他怎么考慮的從未和任何人說過,但眼前的朱允炯,竟然能看穿他的心思!
朱允炯接著說道:
“如果繼承人不從諸王中選,那就只能從太子殿下的子嗣中挑了。”
“目前太子殿下的兒子里,最能討圣上歡心的,看起來最適合的,也只能是皇孫朱允炆。”
說到這里,朱允炯有些累了。
朱元璋聽得撫掌大笑。
“好!說得好!”
“抽絲剝繭、邏輯縝密,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識!”
朱允炯擺了擺手:“老爺子謬贊了。”
朱元璋看似隨意地說了一句。
“不過我覺得朱允炆如果能繼承大統(tǒng),倒也不錯啊。”
說完這話,朱元璋不動聲色地看了朱允炯一眼。
想看看他對自己的親哥哥有什么看法。
誰知道朱允炯一臉輕蔑,眼里也閃過一絲不屑。
“黃八爺,這你可就看走眼了。”
“很多人都覺得太子殿下寬仁賢德,所以其子朱允炆也是如此。”
“但實際上朱允炆心胸狹隘、目光短淺,除了會討好當今圣上,真的是一無是處。”
“在治國上,朱允炆更是毫無主見,被一群腐儒玩弄于股掌之中,一門心思地想要建立儒家理想中的社會,一切都要按照《周禮》的目標來實行。”
“在這樣的思想下,朱允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朱元璋大驚失色。
“你說朱允炆會削藩?這不可能吧,他敢削藩?他能削藩?”
朱元璋不理解。
分封藩王是自己定下的國策,自己駕崩后,朱允炆敢削藩?
藩王就藩后,遠在封地,拱衛(wèi)大明,抵御北元。
在這種情況下,他朱允炆能削藩?
朱允炯笑著說道:
“朱允炆天生膽小,如果沒有旁人鼓動,他自然是不敢。”
“但黃八爺別忘了,朱允炆現(xiàn)在身邊都是些什么人?”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之流,真的不會進讒言嗎?”
朱元璋聽完愣住了,后背驚出一層冷汗。
黃子澄與方孝孺之流是什么貨色,他自然清楚。
如果一切真如朱允炯所說。
朱允炆還真敢對他的叔叔們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