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紡棉花

  • 古樓新韻
  • 慕容書欣
  • 3027字
  • 2024-05-14 23:34:27

孩子奶奶接過棉襖,穿上后感覺比身上的輕便多了,也感覺到比自己做的棉襖好太多了,輕輕的還比棉襖暖和。胖瘦正好,略微長了一些,也不用改動。正好快到冬天了穿著暖和。可她想起了自己彈得的那些棉花,本來就是為了做棉襖的,現在看來是用不上了。感覺兒媳有些亂花錢,可有不好說什么。這時棉花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總不能浪費了吧,這是一年辛勤勞作的成果呀,孩子奶奶想了一陣不如做成床單,比買的的確良的床單鋪著舒服,夏天鋪著涼快,冬天鋪著暖和。想到了這里她心里高興了起來,彈得的那些棉花最少能織十丈的布,能做好些床單。

想到這里,孩子奶奶從來都不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立即從南院的西屋里搬出來一堆零件的紡車,開始慢慢地組裝。先把車架安裝好,再將車輪的軸上上將木片一根一根地插進去,用肥料布袋上拆下來的粗線五六根搓成的繩子,在木片末端的孔洞中穿插起來,固定牢靠。再安裝好手柄,試著搖了兩下,發出吱吱的響聲。孩子奶奶從炒菜的油瓶子里鑰了一些油,在車輪兩端滴了幾滴,再次試著搖了兩線,吱吱的響聲不見了。紡車的另一頭裝上錠子,防止其在旋轉時前后滑動,并通過一個溝槽與車弦連接用一個很繩弦接到了一塊。組裝好后孩子奶奶手搖著紡車的手柄轉了起來,紡車的車輪直徑是錠子的數十倍,車輪轉動一周,錠子就會轉動數十周,通過紡車弦帶動錠子飛速轉動,隨著錠子的轉動,發出“嗡嗡”的聲音。

孩子奶奶從放棉花的包裹里拿出一塊,就是把彈好的棉花搓成一個十幾厘米長、五六厘米寬的棉絮,左手將一根高粱稈兒順放其中,以稈為軸,右手向前搓搟棉絮成圓柱狀,抽出高粱稈兒,便聚成了卷兒。做成幾個長條卷。奶奶就開始紡線,手拿著棉花條像蠶吐絲似的拉成一條細線,不但要求技術,還需要時間和耐心。把線頭固定在錠子一端的套筒上,右手搖動手搖車輪通過車弦帶動錠子旋轉,左手捻著聚卷兒,胳膊慢慢上揚,一根細細的棉線便從聚卷兒里扯出來,線連續不斷地延長至手不能再伸的高度,右手搖動手柄的速度慢下來,拉線的左手開始往回收縮,把拉出來的線纏繞在錠子套筒上。紡車“嗡嗡”地響著,手中的聚卷兒一會工夫就剩下一小截,這時再拿一根聚卷兒續在前根的尾巴上,輕輕地捏住,快速搖幾下紡車,棉線就接續下來了。這樣周而復始地不斷重復動作,錠子上的線穗逐漸變大,等到不能再纏繞了就卸下來,換上新的套筒,繼續紡線。紡線看起來簡單,實際很要技能。搖手柄的速度,抻線的快慢,捻聚卷兒的力度都必須恰到好處,紡出的線才均勻美觀。拉得快了,線就變細甚至拉斷;拉得慢了,線就會變粗,甚至拉不動不能成線,只有轉動手柄的速度與拉線快慢相互協調,才能使線保持粗細均勻。

看奶奶在紡線,臭蛋覺得紡線很神奇,一個面花卷在通過紡車就能變成細線。臭蛋自己上手學著奶奶紡了一下,車輪是轉動了,可棉花條中沒有紡出線,奶奶看見臭蛋笨拙在在學紡線,有些好笑,紡線可不是一下子就學會的,是經過很多次的失敗才能學會的,當奶奶開始紡線的時候,就不讓臭蛋動紡車。怕臭蛋打亂了紡線的節奏,更怕臭蛋弄壞了紡線的工具。有時候奶奶專注的紡線,有時候就顧不上給臭蛋講故事。臭蛋無聊的時候就伴著紡車發出的優美的音樂睡著了,偶爾臭蛋幫著奶奶拿已經做好的棉花卷兒。

一日臭蛋無聊極了,平時總是能看到北墻上掛著相框,這個相框大大的,里面只有一個巴掌大的黑白相片,相片里的人是個中年男子,穿著軍裝,戴著帽子,微笑著向斜前方看著,旁邊還粘著幾個電視明星的宣傳照。臭蛋覺得挺熟悉,但就是沒有見過。好奇臭蛋的小手突然指向相框,好奇而略帶童真的聲音打破了室的寧靜,“奶奶,這是誰呀?”。

奶奶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慢慢抬起頭,目光穿過歲月的長河,停留在那張照片上。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淡淡的憂傷,但很快,嘴角便掛上了溫柔的微笑。

“那是你的爺爺。”奶奶的聲音平靜而溫暖,就像是在講述一個久遠的夢境。臭蛋聞言,小臉蛋上露出了困惑,他無法想象那個在相框里微笑著,穿著軍裝,戴著帽子的中年男子,就是他的爺爺。在他的認知里,爺爺通常是那個常常在陽光下打盹的老人,而不是相框中那樣英俊而神采奕奕的中年人。

臭蛋從小就沒有見過爺爺,好奇的問“那爺爺去哪里了?一直沒有見過。”

奶奶說道“你爺爺去世了,”

臭蛋更加疑惑的問到“什么時候去世的啊?有爺爺該多好啊。”

奶奶感慨的說到“是啊,你爺爺要是在的話該有多好啊,可你爺爺很早很早就去世了。”

臭蛋接著問到“爺爺是因為病去世的嗎?”

奶奶輕輕的說起,“你爺爺是個要強的人。當兵復原回來之后,他總是獨自一人干農活。那時候,我們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化肥,農村的廁所成了我們地里莊稼的滋養源。你爺爺在的時候,經常將我們家的糞便池里清理的常常能看到底下的石頭,那些驢糞堆也沒有堆成堆,有了就直接上到地里了。我記得那時候,你爺爺總是趕著驢車去地里,犁地、播種,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而奶奶,卻因為經常生病,無法幫助他。又一次,夏天的時候,爺爺一個人去了西溝的菜園子里澆菜。他扛著轆轤,獨自前往澆菜。那只在當兵的時候受傷的胳膊,本來就無法伸直,他卻不愿意讓人幫忙。中午去的,到了晚上還沒有回來。當我們去找他的時候,卻發現他死在了井里。”

那一刻,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了奶奶的嘆息和眼淚。她坐在炕邊,看著相框中的相片,仿佛想起了爺爺的身影。那個要強的身影,那個獨自承擔一切的身影,如今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要是真能像臭蛋說的,要是還在該有多好啊,家里過的光景應該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哎……都是命啊。”奶奶輕輕地說,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惋惜,卻又不得不認命。那個年代,生活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場艱難的考驗。他們經歷了戰爭的洗禮,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卻依然堅韌不拔。

奶奶的聲音漸漸低沉,仿佛是在講述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臭蛋的小臉蛋上露出了驚愕的表情,他無法理解為什么爺爺會突然離開,為什么他從來沒有機會見到那個在相框中微笑的男子。

奶奶看著臭蛋天真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管怎么說對得起地下的他,給他家留后了。她走到臭蛋身邊,輕輕地撫摸著他的頭發,語氣中充滿了深深的愛意和懷念。“你爺爺是一個偉大的人,他曾經為了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穿上軍裝,保衛家園。”她的聲音輕輕的,帶著一種無法言說的驕傲和懷念。

冬日的夜晚,紡線成為了孩子奶奶整個冬天的工作。每天晚上,她都會坐在炕邊,后背就是煤火,溫暖而舒適。孩子奶奶坐在紡車的旁邊,轉動著紡車,手中的棉絮在她的指尖跳躍,錠子上的線穗逐漸變大。

她的手指熟練地在棉絮間穿梭,每一次的拉動都那么輕盈而有力。她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在訴說著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執著。紡車發出“嗡嗡”的聲音,在這個安靜的夜晚,成為了一首溫暖的歌謠,訴說著歲月的靜好。

線穗也越來越多,逐漸堆滿了紡車的一側。孩子奶奶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她會把這些線穗將成為家里溫暖的粗布床單,為家人帶來溫暖和舒適。但光弄成了線穗還是不行的,需要將線穗變成布,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中間還要染色,纏梭子穗等等,還有許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她的手指在棉絮間輕輕地擺動,每一次的拉扯都那么細膩而溫柔。她用心去感受棉絮的質地,用耐心和細心去塑造每一個線穗。

冬日的夜晚,紡車“嗡嗡”聲成了這個家的伴奏,在寧靜的夜晚顯得異常動聽。孩子奶奶的指尖跳躍著棉絮,錠子上的線穗逐漸變大,仿佛在訴說著生活的點滴。看著線穗堆成一堆了,距離織布還差很多,最起碼也得等到明年春天的時候才能織布,現在還有兩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冷天很不好染色,只能紡織到明年開春的時候再織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且末县| 沈阳市| 平乐县| 阿坝县| 高唐县| 库车县| 江阴市| 崇州市| 峨山| 双鸭山市| 县级市| 额尔古纳市| 兴海县| 大理市| 康保县| 抚州市| 兴义市| 元阳县| 星座| 罗源县| 海宁市| 花莲县| 林芝县| 平乐县| 弋阳县| 松江区| 东山县| 灵丘县| 太康县| 奉贤区| 北流市| 新闻| 江安县| 彰武县| 县级市| 郎溪县| 拉萨市| 当涂县| 叙永县| 兴和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