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結束了
- 三國:從街亭破局開始
- 夢回沙場點兵
- 2136字
- 2024-03-18 06:21:18
結束了這一切的抓捕行動,董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當一眾人將這個殺死何阜的兇手推進來的那一刻,卻沒想到這個人居然是一個鬢發半白的中年人。
坐在上座的董休頗為輕松地盯著面前的王諶,他追了這么長時間的殺手,卻始終不知道這個人究竟叫什么。
“我想知道,足下姓甚名誰?”
被五花大綁起來的王諶態度淡然,他看向上座的董休,臉上的表情甚是欣慰,但隨即又變得頗為可惜。
既然他將赴死,也不妨讓他知道自己的名字。
“老夫王諶。”
雖然這個名字不為人所知,但他卻使得在場的這一眾人馬折騰得疲憊不堪,也算是一個人物。
“將軍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王諶雙眼緩緩合上,對即將面臨的死亡果然不懼,反而臉上還表現出解脫的神情。
這是為什么?
活著不好嗎?
非要一心求死?
老黃看著這個老家伙求死心切的模樣,也不由得看向上座的董休,二人對了對眼神,于是便走上前去為其松綁。
王諶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如釋重負,他不解地看向為自己松綁的黃英。
“爾等為何不殺我?”
他的表情有些難看,甚至有些慍色,自己已經是將死之人,為何還要如此折磨他?
“不殺你,是因為你還有用處。”董休開口緩緩道。
只見他大手一揮,將在場眾人全部屏退,只留了黃英和劉韜二人在這里看守王諶,不能讓他行自殺之舉。
王諶可不是愚蠢的人,自殺的事他干不出來,只不過當年刺殺張魯,自己早就應該是個死人,李嚴將自己救活后,他的命也就是李嚴的了。
可是如今鄭憲沒被殺死,自己也被董休等人所捕,他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賜座。”董休這時開口道。
守在門外的吳恒走上前來將一張坐席拿了過來放在王諶眼前讓其坐下。
看著這個后生如此對待自己,王諶的內心也不禁嘖嘖贊嘆,這就是年輕人的氣度啊。
王諶坐下來后,臉上的神色也變得輕松許多,“李嚴救過我的命,因此我這條命是他的,所以爾等無論問我關于他的任何事,我都不會回答。”
董休已經猜到了這個結果,不然這個人也不會那么賣命地為李嚴效力。
所以,他將這件事情避之不談。
轉而將話題轉移到了鄭憲的身上,“你對鄭憲了解有多少?梓潼長期被其掌握并貪污大量糧草公款,這些你都知道嗎?”
王諶點了點頭,這些事情他都清楚。
之所以清楚這些事情,也是因為李嚴也沒有想到自己能被董休所捕,在某一次交談的時候,李嚴首次吐露了鄭憲是他在梓潼安插的人。
后來在執行暗中殺人的活動中,也多次接觸過鄭憲,所以他認識鄭憲這張臉,在剛才行刺的一瞬間,只看背影便能判斷出眼前之人是不是鄭憲本人。
“他的罪證我不清楚,但是在一年前李嚴讓我刺殺漢壽縣尉,這才知道梓潼的內部政治已經腐敗不堪。”
王諶將他刺殺漢壽縣尉的經過和盤托出后,董休和黃英以及劉韜三人三個方位觀察著王諶的表情變化和語速變化以及態度變化。
很顯然,他說的都是真的。
漢壽縣尉某一次轉運糧草時偶然得知梓潼縣的糧草產生大量虧空,這本應該是府衙官吏該管的事情,但當他把糧草運到糧倉后,才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
他想面見梓潼太守王洪,卻被郡丞鄭憲所阻,被吃了閉門羹后,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忽然聽到府衙有人低聲交流,這才了解到,他運送的這批糧草,全都是鄭憲貪污所得。
得知這件事情后,他準備告知縣令,但縣令卻閉口不談,讓他不要多管閑事,于是縣尉準備越級上報具表朝廷,這件事走漏了風聲,李嚴下令暗中將其刺殺。
縣令愛才,不愿殺死此人,便讓他趕緊收拾行囊逃跑,卻被李嚴得知,命王諶趕盡殺絕,最終也沒能留住他的性命。
在了解的事件經過后,董休抓到了其中最關鍵的一個點。
“時間,轉運的時間是哪月?”
王諶聽罷開始低頭思考起來,“去年七月。”
得到這個確切消息后,董休看向坐在右手邊穿得破破爛爛的劉韜,雖然有些于心不忍,但事態緊急,這件事不讓他辦還真不行。
“君略,你馬上帶人去查去年七月份的糧草轉運記錄,只要有虧空情況,馬上定案報給丞相!”
他們現在已經等不了那么長時間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必須要趕在下個月恢復梓潼的軍政運作狀況。
距離諸葛亮考量的下一次北伐的時間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們的壓力很大。
劉韜不敢有絲毫怠慢,得到董休的命令后立馬開始行動。
“還有什么要問的嗎?”王諶精神頭十足,看著這些年輕人的勁頭,他忽然想起了青年在鄉里行俠義之事的場景。
董休看著眼前這個中年人,總覺著他經歷了很多他們都難以想象的事情。
不過,既然他成為了李嚴的黨羽,那他斷然是必死無疑。
但他應該有更大的空間。
“不知王公可否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董休這時下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這個請求讓坐在面前的王諶有些驚訝,他是個必死之人,無論如何他都要去死,為何要讓自己成為他的幫手呢?
“為何?”
“因為你雖然該死,但不應該死在我們的手中。”董休緩緩道,“你刺殺的本領,應該施展到魏國的舞臺之上,丞相不久后將會舉兵再次北伐,爾若參戰刺殺魏賊首要將領,于國于你,都將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消息。”
說到此處,王諶沉思了。
因為他從未想過投身敵國刺殺的事情,殺多了自己人,忽然讓他殺敵國的首腦人物,自己的內心頓時變得熾熱起來。
見王諶沉思,董休給了他一個選擇的機會。
“死也是死,倘若你死在我的手中,那你死去的身份便是大漢的罪人;倘若你死在敵國的手中,無論你刺殺成功與否,你都將是大漢的功臣。”
董休對王諶拋出了橄欖枝,“王公,殺了一輩子的自己人,你的罪行早已足夠千刀萬剮,但是…”
還沒等他說完,王諶的內心有些動搖。
“容我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