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上市指導手冊
- 楊之曙 王文召等編著
- 2365字
- 2024-01-09 11:33:26
IPO政策回顧
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持續推進
明確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相關事宜
2022年1月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轉板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符合條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可以申請轉板至上交所科創板或深交所創業板;二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申請轉板,應當已在北交所連續上市滿1年(精選層掛牌時間與北交所上市時間合并計算),且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三是轉板屬于股票上市地的變更,不涉及股票公開發行,依法無須經證監會核準或注冊,由上交所、深交所依據上市規則進行審核并做出決定;四是在計算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后的股份限售期時,原則上可以扣除在全國股轉系統原精選層和北交所已經限售的時間。
2021—2022年,滬深北交易所分別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轉板辦法(試行)》《深圳證券交易所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上市辦法(試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第7號——轉板》,進一步明確北交所上市公司向創業板、科創板轉板相關事宜。
“三創四新”進一步明確創業板定位
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兩點。
一是明確創業板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評價標準。支持和鼓勵符合下列標準之一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
(1)最近3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15%,最近1年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1 000萬元,且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
(2)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5 000萬元,且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
(3)屬于制造業優化升級、現代服務業或者數字經濟等現代產業體系領域,且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0%。
最近1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的企業,或者按照《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規則申報創業板發行上市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不適用前款規定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要求。
二是明確禁止產能過剩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淘汰類行業,以及從事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類金融業務的企業在創業板發行上市。細化創業板定位的要求,更清晰、更準確地展現并突出創業板支持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勢和特色,更好地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支持更多優質創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完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
2022年12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12月修訂),在原有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基礎上,明確符合規定的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豁免適用營業收入指標,并優化關于科創屬性發明專利指標和情形的表述。
上市制度優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2年1月7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包括:落實上位規定新要求,在信息披露義務人定義、信息披露基本原則、“關鍵少數人”義務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章節順序,提升易讀性;上移部分運行成熟的規范內容;規范實踐中的突出問題。
1月7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1月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包括:按照退市指標類型分類編寫,便于查找使用;優化退市指標,提升退市指標針對性;簡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增加和優化風險警示情形。
4月8日,證監會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首發辦法》)進行修改。為進一步落實依法行政要求,保障規則執行的嚴肅性,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實現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使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證監會將《首發辦法》第九條第一款修改為“發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刪除了“但經國務院批準的除外”。
6月10日,上交所制定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醫療器械企業適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在前期審核實踐基礎上,結合醫療器械領域科技創新發展情況、行業監管要求,對申請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醫療器械企業,在核心技術產品范圍、階段性成果、市場空間、技術優勢、持續經營能力、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細化規定。
7月29日,證監會公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25號——從事藥品及醫療器械業務的公司招股說明書內容與格式指引》,明確了行業適用范圍,并聚焦招股說明書風險因素、業務與技術、財務會計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壓實主體責任
2022年1月7日,深滬交易所分別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3號——保薦業務》《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1號——持續督導》。
1月2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注冊制下提高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質量的指導意見》,督促發行人及中介機構歸位盡責,高質量撰寫與編制招股說明書;充分發揮行政監管、自律監管和市場約束機制作用,強化責任追究,確保提高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質量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5月27日,證監會公布《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此次修訂以細化明確工作要求和標準、增強可操作性為重點,認真梳理注冊制試點反映出來的盡職調查問題和難點,有針對性地明確工作底線要求和質量標準,充實完善程序保障和行為規范。
5月27日,證監會公布《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工作底稿指引》(2022年修訂)。此次修訂主要增加了三類底稿要求:一是對證券服務機構專業意見的復核資料,二是內核階段工作底稿,三是分析驗證過程的相關底稿。
5月31日,證監會、司法部、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注冊制下中介機構廉潔從業監管的意見》,切實加強對注冊制下從事證券發行上市相關業務的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進行廉潔從業監管,一體推進懲治金融腐敗和防控金融風險,持續凈化資本市場生態,為注冊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