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絳山水:正統中國畫入門技法教程
- 灌木文化主編
- 354字
- 2024-01-15 12:50:36
1.1 淺絳山水簡介
淺絳山水,是中國山水畫中的一種設色技巧。其是先用有濃淡、干濕變化的墨線勾勒輪廓和山石的結構變化,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摻少量朱砂類色)染山石、樹木,最后用淡花青類色渲染。淺絳山水畫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的淡彩山水畫。

[南唐]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局部)
山水畫是國畫中的一種流派,其又可以被分成不同的派別,比如青綠山水畫派、寫意山水畫派,還有本書所講解的淺絳山水畫派。
《芥子園畫傳》載:“黃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淺淺施之,有時再以赭筆鉤出大概。王蒙復以赭石和藤黃著山水,其山頭喜蓬蓬松松畫草,再以赭色鈞出,時而竟不著色,只以赭石著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這種設色特點,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黃公望,淺絳山水亦稱吳裝山水,工藝繪畫中常見。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