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nèi)。
朱元璋已經(jīng)落座。
在他懷中,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粉雕玉琢一樣的瓷娃娃。
黑白分明的眼睛眨巴眨巴,小小的嘴唇上還沾著糕點,不時看向懷中的朱雄英,蹬著小腿。
看得出來,朱元璋非常稀罕自己這個孫兒,從進來之后抱在懷中,就根本沒有離過手。
坐下之后,甚至剛才和馬皇后說了什么似乎也忘了,就顧著自己的大孫,一會兒問吃這個,一會兒又瞅向另一個。
“雄英,咱也別顧著吃,跟爺爺說,最近認(rèn)了幾個字了?”
只有三歲的朱雄英抬起頭,數(shù)著手指頭,最后比了個朱元璋看不懂的手勢。
“行了,孩子才三歲,能學(xué)會數(shù)數(shù)就不錯了,認(rèn)什么字?”
馬皇后也跟著走了進來,朱標(biāo)緊隨其后。
而除此之外,在這殿內(nèi)的另一邊,還站著一個眉眼帶著些許英氣的女子,女子妝容素雅,穿著青綠色的綢緞衣裙。
看見馬皇后過來,連忙迎上去,隨即看向朱標(biāo),二者對視微微一笑。
“菁兒,你也坐下吧,站這兒像什么話。這幾天沒事就多來坤寧宮,你身為太子妃,這后宮里面的事情,你也要幫襯一點兒。”
馬皇后拉著女子坐下,眉眼柔和。
常菁點了點頭,“都聽母后的。”
誰知聽到這句話,一直在逗弄好大孫的朱元璋卻抬起頭,不滿道:
“什么母后父皇的,這兒就咱們一家人,別客客氣氣的,也別將那些糊弄人的規(guī)矩帶到這兒來,外人面前走個過場就行了。咱們啊就跟那平常人家一樣,你們兩就爹娘的叫著。”
“咱大孫也爺爺奶奶的叫著……咱聽著親切,是吧大孫。”
馬皇后也點頭道:“就是如此,就聽你們爹的,坐吧。”
“嗯。”常菁答應(yīng)一聲,隨即和朱標(biāo)對視一眼,這才慢慢坐下。
女子自然就是大明第一任太子妃。
常遇春之女——常菁!
常遇春作為大明開國第一猛將,朱元璋與其交情自不必多說,其病逝之后,朱元璋追封其為“開平王”!
而常菁可以說,是他們看著長大。
其與朱標(biāo),早年就是青梅竹馬,后來開國不久也就欽定婚約。
此后,朱元璋和馬皇后,對這位太子妃也就越加喜愛。
或許在這里。
朱元璋才不是外面,動則就要砍人腦袋的洪武帝。
倒是真的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家長者一般。
“對了,開飯之前,馬皇后似乎想起什么。今天菁兒來,也是給你們老朱家?guī)砹艘粋€好消息。”
嗯?
聽到此話。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中還有些不解。
而朱標(biāo)也是疑惑看來。
只不過,兩人的疑惑只是一瞬間,在細(xì)細(xì)的咀嚼了“老朱家”三個字后,兩人似乎同時反應(yīng)過來。
朱標(biāo)更是激動的看向常菁,“你…你……”
老朱也有些驚喜。
迎著幾人的目光,常菁也有些喜悅的低著頭。
“最近有些不舒服,娘就請了周御醫(yī)過來把把脈,聽周御醫(yī)說,應(yīng)該是……是有喜了。”
“不過,這喜脈周御醫(yī)也不確定,準(zhǔn)備等過些日子再重新看看。”
“真的?”朱標(biāo)笑了一下,可很快就露出愁緒。
常菁從誕下雄英后,身子就一直不好……這一點他是知道的,本來他們的打算,也是調(diào)理幾年再看。
可沒想到這么快……
朱元璋倒是沒想那么多,只覺得今天的惱火和不快,全被這個好消息給沖散了。
“哈哈,好,多子多福,多子多福!”
“雄英,你又要有弟弟了,說不準(zhǔn)也是個妹妹。”
“說來,宮里雄英的玩伴太少了些,大多還是叫叔叔姑姑的,有了弟弟長大一點能陪著玩也不錯。”
常菁輕聲道:“爹,雄英不孤單的,東宮也有個弟弟陪著他呢。”
“你說允炆啊?”朱元璋笑著點頭,“那小子也是,不過他到底是被呂氏教的太規(guī)矩了些,才兩歲話都說不清楚,站都站不穩(wěn),呂氏就教什么規(guī)矩,哼。”
提起這些他就來氣。
不過這些話,也就是在身邊人說說,他不會專門為了此事去跟呂氏說,也就是在標(biāo)兒面前提點一下,至于怎么做,這還是他們自己的事兒。
畢竟是皇室,爹養(yǎng)娘養(yǎng),咱不干預(yù)。
“守規(guī)矩也挺好,但咱大孫可千萬不能這樣教,你們要是不會教,就放咱這兒。咱大孫將來,那是制定規(guī)矩的。”
說著說著,老朱又跟懷里的孫兒貼貼額頭。
馬皇后聽到這些,本能想勸,但也是緩緩一笑。
雄英,到底是不同的。
“要真有喜,這孩子的名字也得想,咱早就想好了,標(biāo)兒這群兄弟的名字,都是木字旁,以后咱的第三代,那得就是火字旁。”
“木生火!取個‘熥’字……”
常菁詫異抬起頭,“那雄英……”
“不都說了嗎,雄英不一樣。”老朱一擺手,毫不掩飾自己的偏愛。
“行了,八字還沒一撇,就別說這些了。”馬皇后將其打斷,
一家人嘮著家常,再加上有好消息。
之前的不快,也就沒人提起,其樂融融,很快一頓飯就吃完了。
吃完飯,幾人卻沒離座,而是等宮女將盤子端走后。
馬皇后這才看向朱元璋。
“拿出來吧。”
“什么……”朱元璋裝作不知。
馬皇后無奈道:“剛才還跟我們說,我們這些身邊人,都不如一個孩子,那封奏疏也讓我們看看,是怎么個不如法。聽說你在朝堂上,百般不信,回來了態(tài)度一下就變了,倒成了我們不如了。我倒真要看看,一個六歲的孩子,到底寫出了什么。”
說起正事。
朱元璋這才不再逗弄大孫,將他小心翼翼的放在一旁的凳子坐穩(wěn),常菁連忙過來,將其抱著。
朱元璋這才從袖中取出奏疏。
“刨除掉剛才說的,妹子你還真說對了,咱就是不信這是一個小孩兒寫的,你看看就知道了。”
說著,他直接將這奏疏拿給馬皇后。
朱標(biāo)也跟著看了過來,常菁本來想避嫌走開,但因為太過好奇也是看了過去,反正父皇又沒說什么。
頓時,一家五口,盯著這歪歪扭扭的大字,朱元璋看過還好說。
朱標(biāo)和馬皇后還有常菁三人,頓時就皺起眉頭。
怎么寫的這么丑?
朱雄英也眨巴著眼睛,還以為是在看“誰”的功課,只要不是自己的就行。
只是,在看到第一句話。
馬皇后就皺起眉頭,“這……這怎么還夸你殺的好,殺的妙?不過,看上去的確是孩子口吻啊。”
“你往下看就知道了。”朱元璋示意其繼續(xù)。
立時,馬皇后帶著好奇,開始正式翻閱起來。
這一翻閱不要緊,剛翻閱過后,其表情馬上就認(rèn)真了。
“遣詞倒不錯,的確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
“為其父說的話也好,于公于私,都說的不錯,能說到這種程度,也算是至孝至純了。”
“還有這上面說的,若查為真,那其父親,也算是個盡職盡責(zé)的好官了,重八,這你都要殺,你也太霸道冷血了,你到底怎么想的?”
馬皇后一臉感慨,越是看到后面,她的眉頭就蹙緊,最后,更是為蘇貴淵叫屈起來。
“咱讓你繼續(xù)看,不是聽著你數(shù)落咱,該殺誰不殺誰,咱心里有桿秤。你繼續(xù)看下去……”
馬皇后嘆了一口氣,前面看得出來,都是為人子者的心里話,心中憤懣難言。
其父為科舉出來的秀才,五年沒有進一步,只能看著別人高升,最后反倒要因為所盡職責(zé),落入空印案,誰看了不惱火。
“重八,你這么做,不和你曾經(jīng)討厭的為難百姓,陷害良臣的貪官昏君一樣嗎?”
馬皇后越是看下去,心中越發(fā)不忍,最后更是將朱元璋和貪官昏君并列。
“哎呀!急死咱了。”誰知,朱元璋被說的紅了臉,“咱讓你往下看,往下看,咱跟你說的那是一回事嗎?你別把咱跟昏君比較,咱這雙眼可毒著呢。”
馬皇后耐著心,其實他就是想趁著機會,數(shù)落一下罷了,越是看他急,她心里的氣這才順了一些。
然而。
等她接下來繼續(xù)看下去、
特別是:朱元璋早知空印案的緣由,卻要故意發(fā)起,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還有元末之論,漢地沉淪,禮法覆滅,包括元末包稅制、導(dǎo)致官紳一體,偏遠之地還是元末舊臣的影響后……
她的表情,頓時變得無比嚴(yán)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