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靜一直想讓兩個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其實他們家里有很多很多的書,安靜曾經出過國,她發現在國外一本書可是很貴的。因此在國內安靜從來不心疼買書的錢,現在,每天晚上讀書已經成為家庭常規。安靜看過一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90年到 1999年這十年間,中國大學生的入學率從 3.4%上升到了 10.5%。也就是說,每十個同齡人中只有不到一個人能上大學,那個時候考大學可是很難的哦~而現在大學文憑已經貶值。馬克比安靜畢業早幾年,當時回家鄉似乎還能分配工作,但年少的他還是選擇了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和風景。就這樣,兩個志同道合的人,相識相知開啟了一個新的家庭。現如今,他們的學歷已經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資本了,因為大學錄取率已經達到60%左右。不知何時,身邊的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們,個個都上的好大學。試想,到小悅和小麥長大,上大學應該不是難事兒,但誰又會嫌自己孩子優秀呢?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雞娃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為國家培養棟梁,這難道不是一個家庭應該做的嗎?
正在收拾小悅書包的安靜,突然在書包最里面發現一張大小有些奇怪的紙,這張紙既不像數學平常發的A4小頁子,也不像平時發的表揚信,而像是一張小小的通知單的東西。拿出通知單,安靜的頭開始發懵,這是一張違紀通知單,是小悅的。安靜懷著忐忑的心情問爸爸什么情況,馬克驚訝的說:“你怎么知道他違紀了?”“我從書包里找到了呀!”安靜懷疑的看著馬克。“今天接他的路上,他說他今天午飯時間嬉戲打鬧,要不你再問一下他。”原來馬克早就知道了,當父親的對這些都不在乎嗎?做媽媽的可是很在意的。
安靜在考慮怎樣對小悅說這個事情才能有教育意義,此時的小悅正在客廳玩著游戲。對的,今天小悅表現很好,回來就告訴媽媽他得了兩個100,一個是數學口算,一個是語文聽寫。小悅為自己的進步感到非常滿意,安靜也為小悅開心,因此,特批可以玩游戲20分鐘。沒想到,現實就是這么赤裸裸的打臉,這是第一次收到孩子的違紀通知單,安靜感到非常不好意思,特別是對班主任時老師。
時老師是一位非常認真負責的語文老師,她白白的皮膚、瘦瘦的身子,一副厚厚的眼睛架在鼻梁上,一看就知道曾經是個學霸。時老師是一位聰明的,擅長處理班級事務的老師。一二年級的孩子們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時老師總能輕松應對。時老師挺年輕,看樣子應該是個90后,但從她的行為舉止卻完全不像這個年齡。她雖不擅長溝通,但情緒穩定,處事老成。安靜從小悅回家描述時老師的班級“搞笑瞬間”,就能看出孩子很喜歡時老師,時老師也很喜愛她一手帶大的孩子們。
這學期,小悅已經被批評兩次了,一次是時老師發給爸爸他字跡潦草的十幾張照片,一次是拿回來的這張違紀通知單。第一次爸爸瞞著安靜,直到有一天,馬克和小悅聊天時,安靜無意中知道。這一次,馬克還是沒打算告訴安靜,只是這次被安靜發現的很及時。“馬子悅,這是什么?”安靜對正玩得起勁的小悅說。“媽媽對不起,我今天中午吃飯時嬉戲打鬧。”小悅突然變了臉色。孩子第一次接觸到違紀通知單,正是心有余悸,自然也是教育的好時機。“不過媽媽,老師說十個表揚信可以抵消一次違紀。”小悅眼里閃著光,雖然游戲還沒有停下來。“十個表揚信?”安靜說,“你現在有幾個?”“我一個也沒有。”小悅帶著哭腔。“不對呀,你有好幾張呢,小悅。”安靜安慰道。“不是的媽媽,那是數學的表揚信,語文我這學期一張也沒有。”小悅有點尷尬,安靜更是無言以對。小悅是上半年出生,年齡比同班同學小一些,加上他小的時候支原體肺炎反反復復總是住院,導致現在身高是全班第三的矮。
當年媽媽對小悅的學前培養自認為很到位,但上了小學才發現,自己做的遠遠不夠,班上的孩子不僅比小悅長得高、年齡大,還比小悅學的多。剛上一年級的小悅很痛苦,安靜不僅痛苦更多的是自責。當時的小悅不會寫字,甚至握筆都不正確;當時的跳繩只有幾個,其他同學甚至都上百個了;當時的小悅寫作業要到半夜11:00,不是作業多,而是需要注意的細節太多。安靜就這樣陪著小悅,她還記得小悅哭著跟自己說:“媽媽,其實我只是個普通孩子。”這是孩子上了兩天學后的話。安靜心很痛,她知道,小悅的習慣養的還是很好的,思維邏輯清晰、動手能力強、還擅長講故事。小悅口才不錯,心里的感受都能表達清晰準確。小悅活潑開朗,性格外向,愛交朋友。小悅在幼兒園還作為升旗手,勇敢地站在全校師生面前完成任務。小悅是安靜的第一個孩子,她覺得小悅整體能力不錯,上了一年級,才知道自己在對小悅的培養上缺了這么多。
辛辛苦苦地度過了淚流滿面的一年級,現在的小悅成績已經中上,他越來越自信了。“媽媽,我成績這么好,一定能得到表揚信的。”小悅懂事的安慰媽媽。“你們班有幾個收到違紀通知單了?”安靜試探性地詢問。“有很多,我同桌已經有三張了。”小悅有些幸災樂禍。“咱不管別人,要跟自己比,違紀通知必須抵消掉。”安靜說著回書房繼續整理資料,她覺得面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如果自己啰嗦多了對結果沒有任何好處。此時的小悅默默收起了游戲,似乎是用行動證明著自己。
“我有話對你說,我覺得小悅現在有兩個情況,一是他言語上欺負媽媽。比如今天我讓他閱讀打卡,我只是提醒一下,他當時也在閱讀,可能被我打斷了,他很生氣地去打卡了40多分鐘才回來睡覺。其實,平常5分鐘就夠了的。”深夜,安靜悄悄地對馬克說。“還有一個情況,他的文具總是不收拾,丟東拉西了,你記得第一次老師給你說孩子的作業寫得臟嗎?那就是因為我沒有給他收拾文具盒,鉛筆很粗,他是個不拘小節的孩子,他根本不在乎這些。”安靜說的哭笑不得。“好的老婆,第一,你知道他現在是什么時期嗎?是叛逆期啊,叛逆期不要說太多,因為小悅的價值觀是沒有問題的。對嗎?”安靜點點頭。馬克繼續說:“很多事情的好壞,他自己是知道的,放手讓他自己去做,我們只需要提醒,他做不做不必強求。第二,文具盒這個事情確實是,我發現有些孩子在初中的時候,準備個雙色筆都有難度。等我編輯一下上學四件套發給你。”馬克說著便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