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
王者永不屈服深深看了崇禎一眼。
他知道,自己這一回,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九十,只差最后一步。
后世心理學普遍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內容只占百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七十是情緒。
雖然向崇禎帝獻策,最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內容。
但王者永不屈服卻仍然認為,首先要把握住他的情緒,讓崇禎帝相信自己,看重他說的話。
諸葛亮故意讓劉備三顧茅廬,這并不是擺架子,而是為了讓劉備珍惜他這個來之不易的軍師,對他所提的意見,更加認真對待。
這十分重要。
太輕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就不會太重視。
人性便是如此。
剛才王者永不屈服一番操作,坐下讓人端茶遞水,讓崇禎帝親自下來請求,可不全是為了裝逼,更重要的一點,是為了能更好的拿捏崇禎帝。
相同的話,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效果完全不一樣。
在不同的氛圍下說出來,效果也不一樣。
現在,時機成熟了。
王者永不屈服慢條斯理的開口。
“眼下朝廷最大的問題,是沒錢。”
“印制寶鈔固然是一個解決之法,但當年太祖皇帝在時,尚且不能讓百姓們都心甘情愿的使用寶鈔。”
“何況如今的大明,早已不復當年的強盛。”
“經歷過之前的寶鈔事件,百姓們絕不會愿意將銀子換成寶鈔。”
“朝廷若是強行推廣,只會引來天怒人怨。”
“于眼下的危局,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實際上,朱元璋當年印寶鈔,本來開始弄得蠻好的。
大明能在成立初期即解決財政問題,供養龐大的軍隊,寶鈔功不可沒。
奈何后來老朱按捺不住印鈔的沖動。
朝廷沒錢了,就拼命的印。
有一次,老朱下令賞賜全國軍隊,一次性便印了相當于大明四年全部財政收入的寶鈔。
過多的寶鈔流入市場,造成其不斷貶值。
百姓們紛紛拒用。
哪怕老朱用嚴刑竣法,也無法阻止。
最后終于徹底崩潰。
王者永不屈服對大明歷史是做了不少功課的,也知道其中的緣故。
不過,現在只是向崇禎帝獻策,沒必要將太祖皇帝的事講太多。
“單純的印制寶鈔,此路不通。除非……”他頓了頓。
“那該如何呢?”朱由檢連忙問道。
“除非寶鈔的印制者,不是大明朝廷,而是民間的商行。換鈔也不是強制的,而是自由的。”
“愿意換就換,不愿意便不用換。就算是換成了寶鈔,也可以隨時再兌換成銀子。”
王者永不屈服端起茶來,潤了潤嗓子。
“不由大明朝廷印,而由民間商行印,還要自由兌換,這……”朱由檢非常不解。
想了又想,仍覺得一頭霧水。
因為你大明朝廷的信譽早就破產了。
王者永不屈服心中暗笑。
在這種事情上,大明朝廷的信譽甚至不是零,而是負值。
只要聽到是朝廷辦這事,百姓們保證有多遠躲多遠。
另一個原由,印鈔這種事情,就應該由游戲玩家來掌握。
玩家們有技術,可以印制出這個時代的人絕對無法偽造的鈔票。
玩家們也懂現代金融,知道要控制印鈔。
而且,更重要是,這是游戲啊!
玩家當然要慢慢攻略,將這個世界的權力一步步全部掌握。
此時有機會,就先拿下印鈔權!
“百姓們害怕官府,也不相信朝廷。”
“就算朝廷和官府承諾可以再兌換成白銀,百姓們也不會相信,他們會擔心朝廷和官府耍賴,翻臉不認賬。”
王者永不屈服直言:“只有由商戶出面,才能讓百姓們放心。”
朱由檢的臉上略過一絲慚色。
他也知道,對方說的是真話。
大明朝廷的信譽……
比如加征三餉,本來說好只加征一年,結果是一年復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承諾明年就不加餉了。
至于明年到底是哪一年,那只有天知道。
“不強制兌換,百姓們真的會將白銀換成寶鈔嗎?”朱由檢問道:“再說,既能自由兌換,又如何收金銀供朝廷使用?”
大明實行銀本位多年,就算是皇帝,也覺得只有銀子才算錢。
寶鈔,那玩意兒搞出來,就是用來搜刮百姓的白銀。
哪怕是提議印寶鈔的大臣,在奏折里也寫得清清楚楚,印鈔寶鈔的目的,就是“收天下金銀,以為朝廷之用”。
說白了,整個大明朝廷,從皇帝到大臣,到所有官員,就沒有一個人打心底里認為寶鈔是錢。
所有人從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認定,寶鈔只是騙老百姓銀子的廢紙。
將天下所有百姓都看成是傻子,還想將他們的家底全部掏干凈,從一開始就是居心不良。
可連官員們自己都不帶頭,都不愿意換寶鈔,都將銀子藏起來,還如何推行呢?
“想讓百姓們自愿換寶鈔,其實很簡單,給利息就行了。”
王者永不屈服道:“如今大戶人家都喜歡將挖洞將銀子埋起來,這就會造成市面上流通的白銀越來越少。”
“朝廷無銀可用,財政危機爆發。”
“但銀子埋起來并不升值,若是錢莊愿意給利息,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點點利息。并且信譽有保證,隨時能贖回,他們就會很樂意將銀子存入錢莊的。”
“自由兌換正是保證這一切的前提。”
“但自由兌換是要收一定的手續費的。因此,若非必要,誰也不會隨便換著玩。”
“百姓們將錢存進錢莊,獲得利息收入。”
“錢莊再將錢借給朝廷,供國庫開支。”
“如此一來,朝廷的財政危機,自然迎刃而解。”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大明,已經有不少錢莊。
只不過,去錢莊存錢,不僅沒有利息,反而要收保管費。
除此之外,錢莊還經營銀子換銅錢,銅錢換銀子等業務。
也有貸款業務。
但此時的錢莊還不懂現代金融,并不會拿儲戶的存款去放款,而是只用自己的本錢放貸。
貸款的利息很高,貸款的范圍卻不大。
事實上,在此之前,大明朝廷也曾經向錢莊和銀號去借過錢。
不過,因為信譽問題,錢莊和銀號并不愿意借錢給大明朝廷。
哪怕朝廷承諾給很高的利息也沒用。
因為朝廷是真的會賴賬的。
出于無奈,他們會象征性的借一點給朝廷,然后哭說沒有銀子了,再通過官員來疏通關系,讓朝廷放過他們。
當然,這個時候的錢莊和銀號的資金規模本身也有限。
就算是掏空家底,也借不出多少錢。
對龐大的大明朝廷來說,只相當于九牛一毛。
朱由檢聽他說到這里,頓時眼前一亮,面露狂喜之色,拍掌贊道:“妙!妙!假手民間的商行,利用錢莊的名義,打著存錢給利息的由頭,收百姓金銀,如此一來,國庫定可充盈。妙,此計甚妙,先生高招啊!”
他越想越興奮,不覺手舞足蹈。
王者永不屈服愣了一下。
崇禎帝這么容易被說服嗎?
也太簡單了吧?
他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堆措詞,以為要慢慢講解呢。
“咳咳……”王者永不屈服輕輕咳嗽了兩聲,笑問道:“陛下,你就不問一下,利息支出從哪里來嗎?不怕因此而進一步加重朝廷的負擔嗎?”
按理來說,崇禎帝應該沒有學習過現代金融知識,不懂這其中的奧妙,所以,他才這樣問。
“利息?”朱由檢哈哈大笑,一擺手道:“什么利息?先生說笑了!”
“眼下朝廷危急之時,身為大明子民,本就應拿出財產金銀,與朝廷共度時艱,此子民應盡之責。”
“不過是刁民難纏,目睹朝廷危局,卻只顧個人一己私利,絲毫不為朝廷著想。先生才不得已想出一個給付利息的法子,使他們掏出金銀,救國家于危難之中。”
“收天下金銀為朝廷所用。”
“難道,他們還真想要朝廷的利息不成?”
“待平定的賊寇叛亂,滅了關外的蠻族,大明江山安穩。到時候,朝廷不給分文利息,他們又能拿朝廷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下是大明的天下,是朕的天下。天下之所有,即為朕之所有。朕取錢來用,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依朕之見,不僅不應給利息,還應待金銀收聚起來之后,全部沒收,充作公用,不用歸還了。”
“如此,朝廷的財政危機可解,從此再不缺銀子用了,妙極,妙極,哈哈哈!”
他說得理直氣壯,得意無比。
這一回,輪到王者永不屈服目瞪口呆了。
尼瑪!
這是從堂堂大明皇帝口中說出來的話嗎?
怪不得他如此輕易便認定是好主意了。
原來是打著拿錢不還的算盤!
這就是大明朝廷的信譽嗎?
說你是負值,簡直都是抬舉了你啊!
山賊強盜的信譽,恐怕都比你高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