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縮影
- 讓你練武,沒讓你修仙啊!
- 寫書要爽不要腦
- 2076字
- 2024-01-09 22:58:02
張不錯正羨慕著別人的青春,一個上百來斤的身體便掛到了自己肩膀上。
原來我也是有朋友的!
小丑竟是我自己?
方濤看到張不錯完好無缺一臉平靜的去打早飯就很高興。
“你沒事了?身體好了?”
“你早上沒刷牙?”張不錯微微后仰錯開身。
“額,沒有,等下打了早飯回去洗臉,早上睡過了一點。”方濤尷尬的說道。
“離我遠一點…”
家人,誰懂啊!那種張嘴就像放毒氣一樣,誰受得了啊!
“握草!你這個人真的是,至于嗎?”
“你昨天晚上吃了啥?又叫了老頭的夜宵?”
有晚自習的學校,就有晚自習下課后校外的夜宵。
老頭真的是一個老頭,因為不知道名字,所以就以外號代稱,這個老頭每天晚上都會背著包進學校來兜售夜宵,好一點的,有重油重葷腥的盒飯,差一點的,有炒飯香腸之類的。
當然,還有個小伙子,專做盒飯的生意。
小伙子也真的是小伙子,不過因為不愿意打點學校大門口的門衛(wèi),所以經(jīng)常只是在高高的圍墻上邊賣盒飯,這需要點身手。聽他們經(jīng)常和小伙子打交道的同學說,這個小伙子有九段的實力,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張不錯對這兩人倒是真不熟,就是記憶里偶爾陪著方濤去買夜宵見過兩次。
也吃過幾次他們的盒飯,方濤給的,總的來說是對小伙子的盒飯印象比較好,價格適中,有葷腥,雖然沒啥油水,但是看起來很干凈。
至于方濤口臭,便是因為重油重葷腥的夜宵緣故,頭天晚上葷腥油水消化淤積,第二天早上便會如此。
“老頭那個盒飯不干凈,少吃。”張不錯再次提醒好友。
“但是好吃啊!”方濤癟了癟嘴。
重油重葷腥,能不好吃么……
晚上四節(jié)課,加上晚讀,到將近半夜,十點二十才下課回宿舍,算上晚飯是五點半,這一頓操作,是個人都得餓啊!更別提這些正在長身體的中學生了,那是源自于靈魂深處的餓。
只要是餓了,油膩和葷腥就是最好的佐料。
算了,說了也是白說。
“身體好了么?”
兩人走過一個拐角,去二號食堂,人比較少,方濤又關心的小聲問,這次他的神情也比較認真。
張不錯如今體內丹田處氣旋雛形穩(wěn)固,靈氣逐漸壯大,再過幾日,便可氣旋成形,雖然現(xiàn)在也有九段實力,但到時便一掃頹唐,可逐步壯大氣旋,往八段進發(fā)!
身體確實完完全全的好了。
“好透了。”張不錯同樣認真的回答道。
方濤似是松了一口氣,“那就好,劉歡歡放出話來要錘爆你,他周圍的人也都等著看你熱鬧,笑死我了,他算哪根蔥,嘿嘿!”
“兄弟,你是我驕傲。”
方濤從小也是有練習武道的志向的,但是家世清白的他,除了在學習的道路發(fā)奮圖強之外,并沒有練習武道的資源,以及天賦。
瘦削矮小的身板,還帶著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如果不是原身看不過去一直罩著,他便是那種會被霸凌的對象。
霸凌,無論是在哪里,學習一般,體格瘦小,無一技之長,家世清白,又不想阿諛奉承之人或者說不融于集體的人,便是那種被霸凌的對象,巧了,方濤樣樣符合。
從高一起他們兩人便是一個宿舍的,原身看不過眼他被欺負,便幫了一把,然后方濤為了感謝原身,便請他吃東西,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朋友。
后來又是分班文理科,方濤特地讓家里找了學校教導主任,聽說花了不少錢才又重新和原身分到一個班,分到一個宿舍。
可以說,如果這個學校會有希望張不錯好好的,那只能是方濤,兩個人友誼深厚。
兩人一路慢悠悠走到食堂,張不錯一口氣干了六個肉包子,都是那種皮薄肉多的、一口下去滋滋冒油的那種。
說是不餓,嘴巴一張就是一頓嘎嘎炫,跟個無底洞一樣,真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不過,還好近幾年因為臨江中學因為下血本招收武道特長的苗子,所以像張不錯這樣的校隊正式成員,吃飯都是不要錢的。
但是也禁止浪費或者濫用特權,一旦發(fā)現(xiàn),就是要從校隊開除的。
吃完六個包子,實在撐得慌,張不錯就滴溜著去打開水。
學校的開水都是做飯的蒸汽燒的,所以便宜,兩毛一壺灌滿,又是夏末初秋的季節(jié),都還在穿短袖,哪有幾個人要打開水,便也不需要像冬天那樣排隊。
吃完早飯,打完開水,張不錯獨自一人回了教室,泡了一杯咖啡,就準備拿出試卷把前兩天落下的試卷慢慢做起來。
到了高三他們這階段,前兩年就已經(jīng)把所有課程學習完了,現(xiàn)在就是不斷的梳理知識點,不斷的強化記憶,以及不斷的更新各種解題思路,需要耐得住性子和有堅韌的毅力。
然后再將那些做錯的或者是疑難的問題記到“錯題集”上,之后再拿出來反復研磨。
有點像科舉考試的那種八股文,解題、背題、研題,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更有勤奮的學生隨身都會帶著各類摘抄,爭分奪秒的背誦。
這是他們最好的年紀,也是他們最有精力的年紀。
不是為了誰,僅僅是為了自己,不留遺憾的去奮斗一次。
有的人說,高三是人一生之中學識的巔峰期,其實不然,那只是他一生之中學識的巔峰期,真正努力且發(fā)奮的人,他們一生都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道路上不斷攀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上午四節(jié)課,中午吃過午飯休息一小時,下午再四節(jié)課,不斷的做試卷、改試卷、講試卷。
然后每周班內一小考,每月年級一大考,期中、期末,直到明年六月前三次摸底。
這便是他們臨江這個小地方的學生想要拼搏出去而要面對的挑戰(zhàn)。
他們大部分人沒有家族的庇護、沒有祖輩的余蔭、沒有令人羨慕的家世,只有靠自己去抓住這一次的人生中為數(shù)不多的改變人生的機會。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整個華夏千萬莘莘學子的一角縮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