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和政策法規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編譯
- 12字
- 2024-04-17 16:24:50
第一期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
北海道綜合開發計劃
一、計劃的目的
戰后,被局限在4個島嶼中的我國,對具有廣袤地域和豐富未開發資源的北海道進行開發,無論從解決經濟自立、人口問題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提高國民士氣的角度來看,都是絕對應予推進的事情。這就是北海道開發的目的。
二、開發計劃的實施期間
本計劃實施期間為1952年起至1961年止的十年間,前五年為第一個五年計劃,后五年為第二個五年計劃。
三、開發事業的設想
在北海道開發的具體措施中,緊要且重要的事項如下所示:
(1)電力的開發;
(2)交通運輸以及通信設施的建設和完善;
(3)促進治水和水利建設;
(4)進行開墾以及推進土壤改良;
(5)開發漁場以及建設和擴充漁港;
(6)造林以及深山林的開發;
(7)振興礦產業;
(8)改善和建設住宅;
(9)對開發工作進行基礎調查;
(10)完善和擴建各種試驗研究機構等。
計劃實施時,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要重點建設產業振興的基礎——基礎設施,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要在進一步擴充和強化基礎設施的同時,將重點放在謀求各產業飛速發展上。
而且,要在計劃結束年度,使經濟實力達到能夠包容1000萬人人口的程度。
四、第一個五年計劃
作為急需加以解決的、需要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大力推行的事項有以下幾項:
(1)對作為產業開發原動力的電力進行開發;
(2)在開發的重要基礎設施中,首先需要對公路、港口、河流等進行建設和擴充;
(3)增加糧食的產量;
(4)對開發工作進行基礎調查。
(一)電力的開發
(1)要開發出3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容量;

(2)火力發電為6萬千瓦;
(3)改善電力配電、變電、送電設備;
(4)對于電力開發所需的資金,考慮采取財政資金以及外資引入等方式籌措;
(5)另外再從小水力發電中開發出15000千瓦的電能。
(二)公路、港口和河流等的建設和擴充
1.公路
建設和完善干線公路
建設產業用干線公路
使橋梁的結構永久化
2.港口
要對小樽、室蘭、函館、釧路以及留萌這五個港口進行建設和改造,使之成為國內和國際貿易港口,對于其他港口要進行國內貿易港口、避難港口或者資源開發港口的建設和改造。
3.鐵路
建設13條新線。
關于建設所需的資金,考慮爭取從一般會計預算中轉入。
4.河流
為了國土保全,要對重要的河流以及特殊的河流進行整治。
繼續整治的河流 36個河流(其中特殊河流有9條)
新開工整治的河流 83個河流(其中特殊河流有41條)
(三)增加糧食的產量
1.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客土等)面積50萬町步(町步是日本丈量土地山林面積的單位,約為0.992公頃,譯者注);
2.耕地改良(翻耕混層、酸性改良等)面積60萬町步;
3.振興制酪農業(奶牛);
4.開拓新的農業用地(開墾);
5.漁港的建設。
(四)開發工作的基礎調查
1.各地區的基本調查;
2.地下資源的開發調查。
經過實施以上的措施,爭取實現下表所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發目標。
開發目標

續表

譯者注:①1石=100升;②1貫=3.75公斤;③1町步=0.992公頃。
五、資金計劃
為了推進以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其所需資金計劃如下:

六、實施計劃
1.第一個五年實施計劃
(1)實施計劃的第一篇正如所附的計劃報告書那樣,它是同特別會計及其他預算分開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內容是公共事業費以及產業經濟相關部分。
(2)與特別會計預算及其他內容相關的實施計劃將另行在第二篇中加以制定。
2.第二個五年實施計劃
該計劃將另行制定。
- 對“一帶一路”重點國別和重點領域的調研與思考
- 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研究
- 東南亞瀾湄五國華商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云南實踐
- 提升天津濱海新區國際化水平研究
- 農地流轉機制、動力與障礙:基于江蘇省的實證分析
- 近代粵港澳經濟史研究
- 青海省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
- 創新力場:江蘇創新生態系統的提升之道
-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 大國之城:中國城市經濟與治理現代化
-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究:以青海為例
- 雄安新區發展研究報告(第五卷)
- 農戶行為視域下河南省蔬菜種植效益評價及模式優化研究
- 西咸新區啟示錄:一個國家級新區的營造邏輯
- 鄭州市建設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的發展路徑、戰略重點與施政建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