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管道工程圖

一、管道雙線圖

管道雙線圖是用雙線表示管道畫出的圖;用單根線條表示管道畫出的圖,稱為單線圖。

1.管子的單、雙線圖

圖2-7(a)是管子垂直放在空間(立管)的雙線圖表示法,平面圖和立面圖上的管子均應畫上中心線。

圖2-7(b)是立管單線圖的兩種表示法,立面圖用鉛垂線表示,平面圖用圓圈或圓圈加點表示。

2.彎頭的單、雙線圖

圖2-8是90°彎頭和45°彎頭的雙線圖表示法。

圖2-9(a)是90°彎頭的單線圖表示法。在平面圖上先看到立管斷口,后看到橫管,畫圖時同管子單線圖表示方法相同,對于立管斷口的投影畫成有圓心的小圓圈,也可以畫成一個小圓圈。在側面圖(左視圖)上,先看到立管,橫管的斷口在背面看不到,這種看到彎頭背部的,用直線畫入小圓中心的方法表示。圖2-9(b)是45°彎頭的單線圖表示法。45°彎頭的畫法與90°彎頭的畫法很相似,但彎頭背部的投影用直線加半圓圈表示。

圖2-7 管子單、雙線圖表示法

圖2-8 90°彎頭和45°彎頭雙線圖

圖2-9 彎頭單線圖

兩個彎頭在同一平面上的組合,一般稱為來回彎。圖2-10是來回彎的三面投影圖,立面圖顯示了來回彎的實形,它是由彎頭1和彎頭2組成;平面圖里,彎頭1投影時先看到立管斷口而畫成了帶點的小圓圈,彎頭2投影時看到彎頭背部,用水平線進入小圓圈中心來表示;側面圖是由兩條鉛垂線和一個小圓圈組成,彎頭1投影時看到背部,用直線進入圓圈中心表示,彎頭2被彎頭1遮住,用直線畫至小圓圈邊表示。

兩個彎頭互成90°的組合,一般稱為搖頭彎。圖2-11是搖頭彎的三面投影圖;平面圖里,彎頭1投影看到背部,畫成水平線進入小圓圈中,彎頭2被彎頭1遮住,用鉛垂線畫到小圓圈邊表示;側面圖里,彎頭1投影看到管子斷口,用小圓圈加點和鉛垂線表示,彎頭2顯示了側面實形。

圖2-10 來回彎單線圖

1、2—彎頭

圖2-11 搖頭彎單線圖

1、2—彎頭

3.三通的單、雙線圖

圖2-12是三通雙線圖,圖2-12(a)是等徑正三通雙線圖,圖2-12(b)是等徑斜三通雙線圖。等徑三通兩管的交線均為直線。

圖2-12 等徑三通雙線圖

圖2-13(a)是異徑正三通雙線圖,圖(b)是異徑斜三通雙線圖,異徑三通兩管交線為圓弧形。

圖2-13 異徑三通雙線圖

圖2-14(a)是正三通的單線圖。在平面圖上先看到立管斷口,所以把立管畫成一個圓心帶點的小圓,橫管畫在小圓圈邊上。在左側立面圖上先看到橫管的斷口,所以把橫管畫成一個圓心帶點的小圓圈,立管畫在小圓圈的兩邊。在右側立面圖上先看到立管,后看到橫管,這時橫管畫成小圓圈,立管通過小圓的圓心。在單線圖里,不論是等徑正三通還是異徑正三通,其單線圖表示形式均相同。等徑斜三通和異徑斜三通在立面圖和側面圖的單線圖表示法如圖2-14(b)所示。

圖2-14 三通的單線圖

4.四通的單、雙線圖

圖2-15(a)是等徑四通雙線圖,兩根管子十字相交處,其交線呈×形直線。圖2-15(b)是等徑和異徑正四通的單線圖。

圖2-15 四通單、雙線圖

5.異徑管的單、雙線圖

異徑管有同心和偏心之分。圖2-16(a)是同心異徑管的單線圖和雙線圖,同心異徑管畫成等腰梯形,在單線圖里也可以畫成等腰三角形。圖2-16(b)是偏心異徑管的單線圖和雙線圖,偏心異徑管不論在平面圖,還是在立面圖上都用梯形表示。

圖2-16 異徑管的單、雙線圖

6.閥門的單、雙線圖

管道工程中閥門種類很多,各類閥門在圖紙上的表示方法也不盡相同。在單線圖里一般用兩個相連接的三角形或實心加手柄線條表示,如圖2-17所示。有的雙線圖和工藝管道的單線圖要求畫出閥桿的安裝方向,這時凡是投影先看到手輪的,用圓圈畫在閥門符號上表示,手柄在后面被遮住的用半圓畫在閥門符號上表示。

圖2-17 單線圖閥門表示法

二、管道交叉與重疊表示法

1.管道交叉表示法

空間敷設的管道經常出現交叉情況,在管道工程圖里必須表示清楚管道的前后或高低。在管道圖內,交叉表示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先投影到的管道全部完整顯示,后投影到的管道應斷開,在雙線圖里用虛線表示。

圖2-18是兩條管道交叉的平、立面圖,在立面圖里,凡是在前面的管道均全部顯示,在后面的管道于相交處或斷開或畫虛線。

圖2-18 管道交叉表示法

2.管道重疊表示法

幾條管道處在同一鉛垂線上或處于同一水平面上,這幾條管道在水平面和立面上的投影就重合在一起了,這就是管道的重疊。

(1)管道重疊可以用管線編號標注的方法表示。在平、立面圖里只要編號相同,即表示為同一根管線,如圖2-19所示。

(2)管道重疊還可以用折斷顯露法表示。所謂折斷顯露法,就是幾根管線處于重疊狀態時,假想自前向后逐根將管子截去一段,同時顯露出后面幾根管子的表示方法。如圖2-20所示四根重疊管線,用折斷顯露法表示的平、立面圖。

圖2-19 三根成排管線的平、立面圖

圖2-20 用折斷顯露法表示的平、立面圖

彎管和直管線重疊時,如先看到直管線,采用折斷顯露法表示,如圖2-21(a)所示;如先看到彎管,則在彎管和直管之間空開3~4mm,直管段可不畫折斷符號,如圖2-21(b)所示。

圖2-21 彎管和直管線重疊表示法

3.管道連接表示法

管道連接形式有好幾種,其中法蘭連接、螺紋連接、焊接連接及承插連接是最常見的,它們的連接符號如表2-3所示。

表2-3 管道連接形式及其規定符號

4.管道支架表示法

管道支架有固定型支架和滑動型支架,固定型支架用兩條打叉的直線表示;滑動型支架用兩條與管線平行的短線表示。支架在單根管線和多根管上的表示方法,如圖2-22所示。

圖2-22 管道支架表示法

三、管道剖面圖

1.剖切符號

剖切符號由剖切位置線和剖視方向線組成。剖切位置線用斷開的兩段短粗實線表示,繪圖時,剖切位置線不宜與圖面上的線條接觸。在剖切位置線兩端的同側各畫一段與它垂直的短粗實線,表示投影方向,這條線就是剖視方向線。剖切位置線與剖視方向線互成直角。建筑制圖標準規定剖視方向線的長度比剖切位置線短,機械制圖標準規定剖視方向線應畫上箭頭,如圖2-23所示。在管道工程圖中,剖切符號的兩種畫法都適用。

圖2-23 剖切符號

剖面和斷面的編號一般采用數字或英文字母,按順序編排,該數字或英文字母分別注寫在剖切位置線的兩端。在剖面圖和斷面圖的圖名前加注中間有一橫線的兩個相同的數字或字母,如1-1或A-A。

2.管道剖面圖的表示方法

(1)管道間的剖面圖。管道剖面圖是一種利用剖切符號,將空間管路系統剖切后,重新投影而畫出的管路立面布置圖。圖2-24(a)是用雙線表示的管道平、立面圖,圖內有兩組管線,1號管線由來回彎組成,管線上帶有閥門;2號管線由搖頭彎組成,管線上還帶有大小頭。

圖2-24 管線間的剖面圖

(2)管道間的階梯剖面圖。管路系統比較復雜時,為了反映管線在不同位置上的狀況,可以用兩個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對管線進行剖切,這樣得到的剖面圖就是管道階梯剖面圖。管道階梯剖面圖又稱為管道轉折剖面圖,按照規定管道階梯剖面圖只允許轉折一次,如圖2-25(a)所示,管道在兩個剖切平面的分界線處,雙線管應畫成平口,不能畫成圓口,單線管切口處不得畫折斷符號,如圖2-25(b)所示。

圖2-25 管線的階梯剖面圖

根據圖2-26所示,各個剖面圖的情況如下:

由于1-1剖面的剖切位置在管路的前面,只切去一段前后走向的短管,因此1-1剖面圖與立面圖相同;2-2剖面圖是兩個三通與一個來回彎的左視立面圖;3-3剖面圖是搖頭彎的右視立面圖;4-4剖面圖是整個管路的背立面圖。以上各剖面圖見圖2-26。

圖1-26 管路剖面圖畫法

四、管道軸測圖

軸測圖是用平行投影法,將物體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形狀在一個投影面上同時反映出來的圖形。軸測圖根據投影面與投影線方向不同,可以分為正軸測圖和斜軸測圖兩大類。當物體長、寬、高三個方向的坐標軸與投影面傾斜,投影線與投影面相垂直,所形成的投影圖,稱為正軸測圖;當物體兩個方向的坐標軸與投影面平行,投影線與投影面傾斜,所形成的投影圖,稱為斜軸測圖,如圖1-27所示。

圖1-27 軸測圖投影示意

管道系統軸測圖也分為兩大類。當三個軸測軸之間夾角為120°時,畫出的管道系統圖稱為管道正等測圖;當三個軸測軸之間夾角一個為90°,而另兩個為135°時,畫出的管道系統圖稱為管道斜等測圖。

圖2-28是一組管路的平、立面圖及管路正等測圖。通過對三幅圖樣的分析,可以看出管路由三根立管、三根前后走向管線及兩根左右走向管線組成。管路的空間走向,從左面開始是自上而下的立管,立管上裝一個閥門,然后向前再向右,在這根左右走向的橫管上裝有一個閥門,同時由三通開始分成兩路,一路自左繼續向右,登高向后再向右,另一路在三通處向前再向下,在向下的立管上裝有一個閥門。

圖2-29是一組管路的平、立面圖及管路斜等測圖。通過對三幅圖樣的分析,可以看出管路由一個90°彎管、一個來回彎和一個搖頭彎分別以三通形式連接而成。管路上有三個閥門、三根立管、三根前后走向管線及兩根左右走向管線。管路走向從下面開始,是自前向后,登高再向后,在立管上開三通自左向右,轉彎向后再向下,另一路在上面前后走向,管線上開三通向左,再轉彎向上。

圖2-28 管道系統正等測圖

圖2-29 管道斜等測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将乐县| 马边| 龙井市| 宝兴县| 侯马市| 九江县| 彭州市| 郯城县| 富阳市| 深圳市| 阳谷县| 长寿区| 葫芦岛市| 古蔺县| 柏乡县| 广河县| 昂仁县| 西乌| 肃南| 夹江县| 邓州市| 咸丰县| 淅川县| 清水县| 栾川县| 桦甸市| 同心县| 镇雄县| 邵东县| 栾城县| 恩平市| 阳曲县| 富源县| 宝丰县| 堆龙德庆县| 涪陵区| 辽阳县| 大姚县| 山丹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