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滕王閣序出,一生氣運盡
- 我刷短視頻二創(chuàng)野史,古人破防了
- 一兩豬頭肉
- 2014字
- 2023-12-30 14:28:38
“滕王閣序,少年王勃即興所做。”
“通篇773個字,有4個典故,創(chuàng)造了40多個成語。”
“一篇文,一個偶然,捧紅了一座城和一個少年郎。”
“滕王閣序也是飽受爭議,有人說他句句王炸,有人說他通篇廢話。”
“滕王閣序?qū)懥司吧珘邀悾鐣r,更是道盡了這少年的一生坎坷。”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落魄才子王勃,就在這樣的偶然情況下寫出了滕王閣序。”
“可以說,滕王閣序出,一生氣運盡。”
…………
“確實是如此,寫完了滕王閣序,王勃就一命嗚呼。”
“如果王勃晚死幾年,說定語文課本又要厚了一半。”
“上帝為你開了一扇窗,同時也會砌上一堵墻。”
“不客氣的說,沒有王勃,滕王閣難登四大名樓之一。”
“洛神賦:嫂子好美!滕王閣序;我好慘!”
……
王勃:洛神賦也能拿出來相提并論?
曹丕;為什么不能,不知道比你的那個勞什子滕王閣好多了。
曹植;那個,大哥,洛神賦是我寫的。
曹丕;哦!我之前看天上的彈幕,還以為是我寫的。不好意思啊!誤會了!
曹植;…………
楊炯:滕王閣序確實不錯,王勃此人也真是不行。
唐高宗李治:這話我認(rèn)同。挑撥離間之輩,仗著年少輕狂,當(dāng)不得大用!
楊炯立馬附和;還是皇上圣明!
駱賓王;陛下,看看我寫的檄文怎么樣?
唐高宗李治;你說的是哪篇檄文?是討武曌的那篇?還是討王勃的這篇?
行了,文人的事,我不摻和。
駱賓王本以為還能被夸贊幾句,沒想到就這個結(jié)果。
盧照鄰;駱賓王,為啥你那么在意檄文呢?
駱賓王心里也是有苦難說。
你們上天,留下的都是千古名篇。
而自己呢?居然還是一首兒詩。
難不成以后真就專心做寫兒詩的?
駱賓王不甘。
白居易;你們四個聒噪半天了,沒一個成氣候的,煩不煩?
元稹;就是,就是,來來回回,就這么兩句。
看看我家小白,那可是詩魔,隨手一篇,都壓得你們喘不過來氣。
杜牧;雖然我看不上元白二人,不過他們說得對。
要不是你們四個出生的早,大唐又怎么會有你們四人的位置?
李商隱;這就是早成名的好處?
難怪天幕上沒有顯示我的詩。
李賀: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外號叫“詩鬼”
眾人滿臉問號。
“詩鬼?你怕是個倒霉鬼吧。”
……
就在這時,天幕畫面轉(zhuǎn)動。
【倒霉鬼李賀】
眾人樂了,這是給認(rèn)證了啊。
李賀沒想到天幕上居然如此說,一時呆愣住了。
“李賀,七歲作詩,十五歲成名。”
“一心想做個大官,適逢其會,父親離世,不能參加科考。”
“服喪三年,寫下了千古名詩“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好不容易服喪期滿,剛準(zhǔn)備參加科考,又被舉報,他爹的名字,犯嫌名,不準(zhǔn)參加科考。”
“據(jù)說這個舉報之人就是元稹。”
“該因當(dāng)年李賀嫌棄元稹學(xué)歷太低,沒搭理他。”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元稹做官以后,很是記仇。”
“韓愈看不下去了,幫忙寫了篇“諱辯”
“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郁郁不得志的李賀,寫下了,來煎人壽。”
“可能受不了這人間疾苦,李賀年僅27歲就郁郁而終。”
…………
李賀沒想到天幕上居然還有對自己的簡短介紹。
看著上面所說的自己一生,悲從中來。
同樣是天縱英才,為什么我的命就那么苦。
都怪這該死的元稹,要不是他,我何至于此?
說完,掄起袖子,就要動手。
白居易立馬向前攔住。
畢竟是李賀看不起元稹在先。
那個文人不記仇呢?
這個真不能怪元稹。
韓愈看不過眼,這是擺明了拉偏架。
怎么滴,受了委屈還不讓說了。
立馬上前阻攔。
元稹看出來了這韓愈不懷好意,眼看著白居易一人阻攔有點吃虧。
連忙向著杜甫喊道;老杜,我偶像是你,你忍心看著我被欺負(fù)嗎?
杜甫此刻正在忙著修繕茅草屋,本不欲搭理此事。
不過既然元稹都喊了,拿自己就伸把手吧。畢竟墓志銘還得靠他寫。
韓愈來勁了,就你會叫人?
于是也大聲喊道;李太白,我的夢中情人,你在哪?
李白乘風(fēng)御劍而來。
沒辦法,要是別人,李白還不會搭理。
可是韓愈喊自己,那就得給三份薄面。
為什么?因為韓愈得孫子韓湘子啊,那可是仙人。
看著這亂糟糟的一團,李白嘆氣,好生勸道;
大家都給我謫仙人一個面子,今日之事暫且作罷。
李白看著杜甫。
畢竟是一直追隨著自己的小老弟。
自己都說話了,想必他應(yīng)該會聽。
可是等了良久,杜甫好像沒聽到一樣。
要知道,此時的杜甫也在生自己好大哥的悶氣。
自己日思夜想的好大哥,寫了那么多首詩給他,一個回應(yīng)都沒有。
今天別人隨便一喊,就出現(xiàn)了。
杜甫很是吃醋。
初唐四杰此刻抱著臂膀,看熱鬧。
誰叫這些人剛才還奚落他們四人的。
看看,這就是大唐的半壁詩壇,簡直是烏煙瘴氣。
李白聽著四人刺耳的言語,實在是安奈不住了。
劍尖一指,準(zhǔn)備出手。
此時,高適走了過來。
李太白,你把杜甫傷害的還不夠么?
今日居然還敢動用兵器。
有本事,沖我來。
李白無奈,心知自己肯定打不過高適。
此刻動手,只會自討沒趣。
“喲,這不是謫仙人么?怎么害怕起凡夫俗子了?”
李太白吃癟的時候,王維總會適時的出現(xiàn)。
男人之間的愛恨糾葛總是離不開女人在其中,尤其是自詡浪漫的文人,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