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找爹
- 我刷短視頻二創(chuàng)野史,古人破防了
- 一兩豬頭肉
- 2071字
- 2023-12-29 15:34:39
王維不樂意了;老杜,在世的時候你聲名不顯,沒想到死后的脾氣倒和名聲一樣大。
怎么滴,這是學(xué)會前人,死后顯圣了?
李白端著酒來了;這是我的小老弟,能差么。王維,你少來套近乎。
也不看看他是跟誰混的。
你以為都像你,就靠著一張小白臉,到處混日子?
要不是你長的稍微比我白點,玉真公主怎么會看上你?
韓愈;謫仙人,看見了嗎,我的孫子是仙人。
李太白,原來真是有仙人的!
高適;李太白,休要來這里耀武揚威。要不是杜甫有點小名氣,你會承認他是你小弟?
還好意思說別人是小白臉。
如今誰不知道,你才是喜歡吃軟飯的那一個?
也不知道,天下女子為什么那么多人瞎了眼,就看上了你。
不學(xué)無術(shù),就靠著幾篇詩句賣弄風(fēng)騷。
李白懶得搭理,轉(zhuǎn)身飲酒練劍。
杜甫拉了拉高適衣袖,不忍見好大哥難堪。
王維卻是笑了;什么酒劍仙,原來也是沽名釣譽之輩。你看看,連好兄弟高適都罵你。
高適;勿Q我,重申一次,我已經(jīng)和李太白絕交!還有,你也不是什么好東西。
孟浩然;行了,行了,都哪里來回哪里去吧。
眾人散去。
元稹;白居易,我新認識了一個歌姬,要不要送給你玩兩天?
白居易;還是元兄懂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杜牧聽到了;兩個不要臉的敗類,有辱斯文。
李商隱,你出來看看,這就是將來要做你兒子的人。
李商隱此時還在憤憤不平,哪里還管得著這些。
喃喃自語;世人不懂我啊!
眾人盡皆散去!
…………
天幕上畫面繼續(xù)流轉(zhuǎn),新的視屏顯現(xiàn)了出來。
【歷史的宿命——滕王閣序】
王勃看到這幾個大字,興奮不已。
終于輪到自己了。
也讓那一直看不起自己的楊炯看看,什么才是天才少年。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xù)播放。
“滕王閣序,通篇沒有廢話,句句都是王炸,被稱為千古第一駢文。”
“不過也耗盡了王勃一生的氣運。”
“寫完滕王閣序的第二年,王勃就離世了。”
“自古天才多薄命,王勃李賀霍去病!”
…………
“若非王勃死的早,李白詩仙名難保。”
“可能王勃的歷史使命就是寫完滕王閣序,寫完就駕鶴西去了。”
“與曹丕的洛神賦不相上下。”
“??洛神賦難道不是曹植寫的?”
“咳咳!誰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留名千古。”
…………
天幕上的畫面繼續(xù)。
“詩人多少懂點人情世故,但是王勃擱人堆里,像個傻白甜。”
“能留下滕王閣序,都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王勃九歲作詩,十六歲就做官,那是相當(dāng)囂張。”
“倆王爺斗雞吵架,王勃跟著摻和一起罵。”
“寫了篇“檄英王雞”,本來是譴責(zé)紈绔子弟,結(jié)果刺激到當(dāng)時的皇上李志。”
“兩雄不堪并立,見異己者即攻。”
“唐高宗李志一看,這是在寫斗雞嗎,這是在內(nèi)涵我爹,挑撥我兒!”
“于是王勃從名震京城的大才子,變成了大唐閑散人員。”
“王勃九歲便博通古今妙筆生文,年僅十六歲,精通周易善用皇帝內(nèi)經(jīng)。”
“熟三才六甲之事,知名堂玉匱之?dāng)?shù)。”
“被貶后,經(jīng)朋友介紹,當(dāng)了一個參軍。”
“但是誰能想到,王勃又藏了一個囚犯,害怕被發(fā)現(xiàn),又把囚犯殺了。”
“這件事,間接的導(dǎo)致了王勃的英年早逝。”
“此事連累王勃的父親被貶交趾。”
“恰逢大赦天下,王勃出獄后,連忙去找父親。”
“路過南昌,被極力邀請,參加聚會。”
“這個聚會的地方,就叫滕王閣。”
“酒入愁腸,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潸然淚下。”
“當(dāng)初年少輕狂,為斗雞觸犯皇上逆鱗,”
“當(dāng)初心高氣傲,出身世家,不知人間疾苦,”
“當(dāng)初少不更事,身為官員,因私藏囚殺人。”
“當(dāng)初枉為人子,身犯重罪,連累父親受苦。”
“經(jīng)歷了看見了想通了,也就明白了。”
“于是,一篇千古奇文,滕王閣序,橫空出世。”
“寫下滕王閣序的第二年,王勃就在前往交趾看望父親的路上,落水受驚而亡。”
…………
“這就是年少成名的結(jié)果嗎?可惜了”
“天下文采有十斗,八斗都在子建手。
子建去后撒天下,王勃摘得十之九。”
……
王勃此時已經(jīng)寫完了滕王閣序。
看著天幕,沒想到自己即將命不久矣。
難道這就是天命?
時也命也!
如看著天幕上的彈幕,王勃感覺自己這一生,哪怕此刻結(jié)束,都已經(jīng)值了。
千錯萬錯,都是自己年少太輕狂。
楊炯;滕王閣序,確實不錯。難怪王勃憑借它可以留名后世。
不過把王勃的排名在我之上,我不服。
王勃本來還在傷心,聽到這里更來氣了:
“我都快要死了,你還在乎排名?汝之良心何安?”
“有本事你也寫一篇滕王閣序?”
楊炯不甘示弱,自己也是天幕留名的,豈會怕了他?
卷起袖子,就準(zhǔn)備讓王勃最后在體驗下人間疾苦。
盧照鄰連忙上前拉住。
“大家都是文人,要有風(fēng)骨。能吵吵的盡量別動手!”
駱賓王正在一旁看戲,煽風(fēng)點火道;
“楊炯,你盡管動手,我來幫你寫一篇檄文,讓你師出有名。”
話不多說,揮筆潑墨間,一篇檄文寫了出來
“為楊炯討王勃檄”
王勃看著自己勢單力薄,忍不住向著駱賓王罵道;
“你個寫兒詩的,除了兒詩和檄文,你還會做什么?”
盧照鄰;好你個駱賓王,你是罵武曌罵瘋魔了?跑到這里開始寫檄文了?
駱賓王;原來你們都看過那篇討檄文啊,不枉我如此用心良苦。
我一時的英明可就全靠那篇檄文了。
要知道,武則天看完之后,都有了愛才之心。
我這篇檄文寫出來,哪里還會有什么初唐四杰。
風(fēng)騷會被我一人獨占。
畢竟才華這個東西,想壓也壓不住!
王勃忽然間意興闌珊,畢竟人生所余不多。
“不打了,我要把這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事業(yè)中去。”
幾人好奇,問道;“說人話!”
王勃;去找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