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夜叉招攬
- 諸天:從救助喬峰開始
- 我又撲街啦
- 2042字
- 2024-01-05 10:19:47
夜叉笑瞇瞇地問道:“那不倒金槍丸如何啊?”
高衙內臉色通紅,說好也不是,說不好也不是。
他服下之后,之后幾天確實龍精虎猛,但是想到今日三更天的痛苦,好字是怎么都說不出口,最后只是道:“若能一直吃,那簡直就是仙丹。”
夜叉點點頭:“那我再給你,你要不要啊?”
“要要要!”
高衙內連連點頭,雙膝跪著向夜叉挪動,似乎想抱住夜叉大腿,夜叉眼中露出一絲厭惡,一腳將高衙內踢開。
“你可知道,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本姑娘這丹藥來之不易,你也需要為本姑娘做些事情。”
高衙內自然知道要自己做的事情八成和自己的便宜老爹有關。
其實高衙內本是高俅叔伯兄弟,高俅發跡之后,高衙內為求榮華富貴,攀附上去做了高俅的義子。
高俅對這個便宜兒子也還算不錯,再加上高衙內也是懂得分寸的人,知道什么人該惹,什么人不該惹。
俗話說“宰相門前三品官”,更不要說義子了。
東京官場的人也樂于給高衙內三分薄面,父子兩人還算“父慈子孝。”
只是關系到小命,這場戲就演不下去了。
“高俅這廝自己收羅了這么多高手,也不見得給我派幾個做護衛,近來也越發看我不順眼,你又不是我真的老子,如何替父去死?”
無恥之人自有一套說服自己的邏輯,此刻高衙內沒有一點愧疚之心,抬頭道:“仙子想要小人做什么?”
夜叉輕聲道:“要你做的事情也簡單,我要你將高俅的動向,事無巨細的告訴我,如果有所隱瞞,我這藥的滋味你可是知道的,而且那丁春秋都無法,你說世上還有人能救你嗎?”
早已做好心理建設的高衙內一絲猶豫都沒有,點頭道:“好好好,仙子開口,高俅一天上幾次茅房,我都記下。”
“乖!”
夜叉低身拍了拍高衙內的臉,如同哄頭小狗。
高衙內色授魂與心愉于側,巴不得夜叉再踢自己兩腳,“獎勵”自己。
林山在旁看到這一幕,心中暗想這一次應當是沒有什么幺蛾子了,丁春秋都無法可想,高衙內只能聽從夜叉行事。
“再這里等我。”
夜叉丟下這句話轉過身,上了一匹馬。看向林山和喬峰道:“林少俠,王教頭,小女子去取丹藥,請兩位稍等。”
她也不避諱,擺明了就是防著兩人,林山大度一笑,拱手道:“姑娘小心。”
夜叉疾馳離開,而林山則動手將地上的這些尸體一一掩埋,高衙內在旁看的臉色泛白,過了半個時辰,夜叉如一陣風一般回來了,她走到高衙內面前,將一枚丹藥丟給高衙內,高衙內如獲至寶,連忙服了下去。
夜叉道:“若有情況,去牛五的小院就是。”
“明白明白!”
這時,不遠處突然有幾個騎兵過來,應該是開封禁軍巡邏的士兵,林山雙眉一皺,正琢磨應該怎么混過去的時候,看到一旁的高衙內,心道:“這不是有現成的擋箭牌嗎?”
想到這,林山指了指遠處過來的幾個騎兵,對高衙內道:“衙內,勞煩你打發了這幾個人。”
高衙內站起身拍拍胸脯道:“這點小事,讓在下來就是了!”
煙塵滾滾,騎兵到了眾人眼前,為首一人是個身高體壯的大漢,正要發問,看到了高衙內,驚道:“衙內,你怎在此地?”
東京這些當兵的可能忘記自己老娘長什么樣,但高俅和高衙內的樣子一定是銘記于心的。
高衙內此刻威風八面,揮揮手道:“這些人是西夏細作,我爹特意交代我追上來將他們滅口,這幾位,都是我爹手下宿將!”
這幾個當兵的都是臉色古怪,心道你高衙內除了欺男霸女,還能做什么事情,都知道高衙內是在胡說八道,但是看林山與喬峰氣度不凡,一聲血衣,殺氣騰騰,又看星宿派弟子的穿著不似中原人士,也信了七八分。
“原來如此,衙內當真神勇,可惜我等兄弟不能目睹衙內風采。”
為首之人拍了個馬屁,高衙內心情大好,但是他現在小命捏在林山等人手中,不敢居功怕惹得他們不快,于是道:“呵呵,是我爹手下兩位猛將的手段罷了,你們既然來了,就索性將這些尸體安葬了,免得臟了我們的手!”
領頭之人點點頭,招呼手下埋葬尸體,當然,他還是留了一個心眼,悄悄藏了一些東西下來。
等一切收拾妥當,這些兵先一步離開了,剛剛還挺直腰板洋洋得意的高衙內立刻矮下身子,一臉諂媚地跟在夜叉身邊。
一行人騎馬回到東京,牛五則是去了自己的院子。
回到客棧后,林山與喬峰正要上樓,夜叉開口道:“兩位,能否來我房間一敘。”
林山當即道:“那就叨擾了。”
三人進了夜叉的房間,分別坐下,夜叉坐下,幽幽一嘆道:“以兩位的武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能建功立業,身居高位,武朝真是識人不明,放著兩位這樣的英杰不用,反而讓王教頭淪落至此,小女子真是為兩位感到不值。”
這話的意思擺明是想招攬自己,此刻林山也有意探明天龍教與女真人的虛實,當下就順著夜叉的話道:“其實大丈夫生于世,那個不想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呢,只是這朝堂,奸邪當道,君主昏庸,我等人,真是有志難伸,以我觀之,當今天下,實無英雄。”
師徒心意相通,喬峰知道林山應該是有意探探夜叉的底,因此握拳在桌子上一錘,隨后冷哼了一聲。
他在夜叉面前向來寡言少語,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怨氣,倒是很符合他的人設。
林山心中一笑,繼續道:“武朝趙佶,寫字畫畫是個好手,但要說治國,恐怕與高衙內相差仿佛,遼主也是一路貨色,只是一個喜歡寫寫畫畫,一個天天只知道打獵,同樣不修國事,而西夏先天不足,大理吐蕃偏居一隅更是不值一提,真不知道何時才有明主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