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王也的煩惱
- 一人之下:我,伍六七
- 炭心擦頭
- 2077字
- 2024-01-17 23:19:25
李柒聽到王也的請求,忽地愣在原地,發出了滿是疑惑的靈魂一聲——
“啊?”
看著王也那異常認真的神色。
李柒意識到,對方似乎不是在開玩笑,下意識微微皺起了眉頭,不知該說些什么好。
“你為什么會突然有這個想法?”
見李柒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
王也重新整理了一遍思緒,而后正色開口解釋道:
“雖然你和我年紀相仿,但你對于修行的理解明顯在我之上。聽完了你剛剛的那一番話,我心底此前堆積的很多疑問都得到了解答。”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確實是認真思考后才想到要拜你為師。”
聞言,李柒琢磨了一番,而后委婉地說道:
“你這話我倒也能理解。可是…我實際上也教不了你什么東西啊。”
“李前輩,你太謙虛了。”
“不是謙虛,是我真的沒什么獨門本事教你。再說了,我修行的時間也不見得比你長,即便我真的會些什么招式……那也還沒到能夠指導人修行的地步。”
話到這,李柒又補充一句:
“還有,別叫我前輩。”
“那李前……李柒,你大概是修行了多久?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從小就開始練了吧。”
王也追問一句。
“沒有那么久。”李柒沉默片刻,在心底大概估摸了一番,“滿打滿算,大概也就兩個月左右吧。”
“兩個月?”
王也顯然有些不相信。
畢竟對于一般人而言,兩個月就連練炁的門檻都不一定摸得到,單是一個“炁感”就夠篩掉一大部分人了。
即便李柒先前提到過自己是先天異人,可這點時間…怎么算也最多堪堪入門才對。
而且仔細算一算。
貌似自己修行的日子還要更多,嚴格來說,他王也才是對方的前輩,這樣豈不是在說——
自己的天賦要差了很多?
不過想來也是。
既然對方年紀輕輕,就能夠針對修煉性命,得出如此獨到的見解。
想來這便是萬中無一的天才。
而天才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能用常理來看待。
想到這,王也不免面露苦笑,而后無奈地嘆了口氣,低聲說道:
“我在半個月內找到了炁感,一個暑假沒結束就能進入所謂的‘入定’狀態。”
“之前我還總聽武當的道長們夸我是難得一見的天才,然后在背地里沾沾自喜。”
“直到今天遇到了你,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過也正因如此,我更加覺得拜你為師,會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李柒被這一夸。
一時也不知道是否應該高興。
“如果你只是為了請教什么問題的話,其實壓根兒沒必要拜我為師,就當你我是朋友,你要問什么我也不介意回答。”
“朋友?這樣…好像也行。”
王也低頭琢磨了一番,有些認同地點了點頭。
見他不再糾結拜師一事,李柒也笑著問道:
“說說看吧,有什么問題想問我的?不過也得提前說好,我懂的東西可不多,如果回答不出來可不要計較。”
“其實我第一個想問的,倒也不是什么復雜的問題。”
王也緩緩開口:“我想知道,李柒你是怎么說服家里人,讓他們同意你拜入全真的呢?”
“這個啊……”
李柒頓時被問住了。
他想了想,覺得直接回答有些不妥,便轉移了話題:
“這么說,你家里人很反對你修行嗎?”
“倒也不是。相反,我爸還挺支持我到武當山跟那些道士學藝打坐的呢。只不過這離我真正想要的……還差了一點。”
聽王也這么說,李柒心中了然,出言詢問道:
“你想出家?”
.聽到這話,王也倒也不否認,很干脆地點了點頭:
“是這樣。雖然我還沒徹底決定,也沒問過我爸的意見,但我估計……要是真說出來,他得氣得把皮帶都給抽斷。”
“那你媽那邊的意見呢?”
“她的話,應該會用掃把或者搟面杖。”
“……”
李柒聞言陷入沉默。
算是大概了解了王也現如今面臨的窘境,就是既怕家里人失望,又有些想順應本心。
想來也是難得相遇。
李柒也站在對方的角度細細琢磨了一番,過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想到個點子。
“這事不難辦,既然你怕提出來你爸生氣,那你不妨試試先把他給哄開心了,然后再提呢?”
“哄開心?這該怎么哄?”
“你就問問他,最希望你做些什么事,他會覺得高興?等他最高興的時候你再提,或許就有機會說得通了。”
王也聞言,一邊思索一邊回道:
“按我對我爸的了解,他最高興那估計就是我繼承公司的時候了,可到那時……可能就沒法再提了。”
李柒搖搖頭:
“你得學回變通。我能肯定除了繼承公司之外,還有其他事情值得你爸開心。”
“其他事情…”
王也聽完若有所思,覺得李柒所說的方案確實有幾分可行,便下意識在腦子里過了一遍。
見他這糾結的模樣。
李柒想了想,隨口叮囑道:
“是想要順應本心,還是遵從父母的愿望,選擇權在于你。
可同樣的,你的本心和父母的愿望也并非是一成不變,實際上是可以如陰陽一樣自由調和的。
你在武當學過本事,那也應該知道剛柔并濟的道理。”
“確實是這個邏輯。但這件事……我覺得還得多考慮考慮。”王也搖了搖頭,不再多想。
“是得多考慮考慮。不過你這年紀,其實還是得以學業為主。如果是空閑時間,你倒是可以來醫院找我。我接下來兩個多月應該都會在這里養傷。”
聽李柒這么說,王也點了點頭。
難得遇到個聊得來的同齡人,能夠多個溝通交流的朋友,總比什么都悶在自己心里要強。
不過想到接下來或許會有很多事情請教對方,王也便又琢磨了一番。
按照父親的話來說。
無論是什么時候,與什么人交往,都得注重下所謂的人情世故。
自己既然總是索取的一方,那總歸是要給對方點什么表示表示。這樣既能讓對方給的樂意,還能提升點彼此感情。
至于自己能給什么。
想來想去…
好像也就只有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