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米價上漲
- 人在大宋搞經(jīng)濟(jì)軍事霸權(quán)
- 當(dāng)年大表哥
- 2058字
- 2023-12-26 17:10:18
直到林放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后,燕來樓的商人才回過神來。
“張公,此番如何是好。
聽那后生的話,好似要將我等一網(wǎng)打盡。”
眾人仿佛成了無脊椎動物,等著張公幫他們重塑脊梁。
老家伙捏了一下下巴的胡須,“莫慌,千萬別自亂陣腳。
那后生剛說官府不會脅迫我等,只用商場的手段與我等交鋒。
老夫活了大半輩子,就沒聽說過漲價是為了降價的。”
“對,既然是商場事商場了,咱就不信會輸給一個毛頭小伙子。”
“咱吃過的鹽比他過的橋還多,就不信玩不過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難免會年少氣盛,行事張揚(yáng)。
在座的都是商界老前輩,點撥后輩,我輩當(dāng)義不容辭。”
“說得好,回去后,老夫讓伙計再把糧價往上提一提。
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法子應(yīng)對。”
下定決心后,商人們紛紛前往自家的店面,更新米價。
回到軍營中,兄弟二人把馬韁扔馬夫,一頭扎進(jìn)中軍大營。
帳中,手握一卷《左氏春秋》的尹洙笑容滿面地看著二人。
“如何?與那班滑不溜秋的家伙談得怎樣?”
灌了一肚子水的狄詠,放下了茶杯,吹噓道。
“尹公,想讓那班掉進(jìn)錢眼的商賈降價,無疑是緣木求魚。
林兄弟懶得跟他們廢話,先把兩個得意的丟出門外,再放狠話。
那場面,那雄姿,簡直讓人好生羨慕。”
不理會狄詠的瘋癲,林放開口問道。
“尹公,和寺廟的主持談得怎樣?”
尹洙把手中的書放下,輕叩了一下桌面,狄詠麻利地把茶斟上。
“此時工價便宜,正是大肆建造佛寺,廣播佛祖普愛眾生佛義的時機(jī)。
無須本官多費口舌,主持們便點頭答應(yīng)。
過幾日,他們便招募工匠開工。”
林放點了點頭,老百姓當(dāng)了工匠,就有收入了。
就敢消費了,商業(yè)市場就從死水變成了活水。
后世的凱恩斯主義的經(jīng)濟(jì)思想,放在現(xiàn)今正適合。
“尹公,眼下唯有以工代賑才能使災(zāi)情局面穩(wěn)定下來。
百姓有工做,人心才能安定。
寺廟開工,能吸收的工匠畢竟是少數(shù)。
小子建議,此次以工代賑計劃由官府主導(dǎo)。
改造的內(nèi)容包括修繕鄉(xiāng)縣道路、農(nóng)田灌溉水利。
如果官府的錢糧足夠,小子認(rèn)為還應(yīng)擇一盆地或洼地來修建水庫。
如此一來,洪災(zāi)時可防洪,旱災(zāi)時又可蓄水,一舉兩得。”
尹洙低頭在帳中踱步,良久,才停下身子。
“也罷,此舉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
一年修不成,就修兩年。
兩年不成,就三年,老夫等得起。”
“尹公高見!”
林放深深地作了一揖。
“豪言壯語已經(jīng)放出去了,接下來,你打算如何做?”
“小子決定在青州城的四個城門處開設(shè)糧店,每日限量放糧。
價格逐日上漲,直至達(dá)到糧商的三分之二。”
尹洙揚(yáng)了一下手,打斷了林放的話。
“眼下的局面,唯有此法可以破局。
老夫和狄青把精力放到水庫和災(zāi)民管理上,城中的糧商任你折騰。
放手施為即可,出了什么事,老夫幫你兜著。”
林放胸口一塞,眼眶一熱,老爺子還真是看得起他。
第二日,青州城四個城門處,新開了一家糧店。
當(dāng)“一斗800文”的草標(biāo)插在糧袋上時,圍觀的人群頓時瘋狂起來,爭先恐后地擠進(jìn)糧店。
軍卒們一番呵斥后,人群才排起隊伍。
按序買糧,一人一日只可買一斗,違者雙倍重罰。
狄詠看著長長的人龍,臉色發(fā)苦。
“兄弟,當(dāng)他們明日發(fā)現(xiàn)糧價上漲到1000文,
你說,他們會不會跳腳罵娘。”
“罵娘是難免的,就怕罵死一本黃冊的。”
古代的戶口簿稱之為黃冊,死一本黃冊,意思最明顯不過了。
狄詠倒吸一口冷氣。
兄弟二人正欲前往城北的糧店時,一名神情猥瑣的伙計背著一袋米,彎腰從二人眼皮底下溜過。
狄詠擦了擦雙眼,“兄弟,那人剛是不是已經(jīng)買過一次了。”
林放點了點頭,果然有人渾水摸魚。
向后意一下,不一會,那伙計被狄九截了回來。
“一人一日只可買一斗,為何爾買了兩斗。”
看見面前是兩位富家公子,那伙計嚇得囁囁嚅嚅。
“說!”狄詠恫嚇道。
“回兩位公子,是我家掌柜讓小的過來買糧。”
“你是誰家伙計?”
“小人是張記糧店的伙計,今早掌柜得知城門處有低價糧,便讓小的多買幾斗帶回店里。”
兄弟二人頓時被氣得眼歪嘴斜,好家伙,明知故犯還敢在眼前晃悠。
仔細(xì)看那伙計的領(lǐng)口處,還真繡有“張記”二字。
做間諜,喬裝打扮是對對手的基本尊重。
很明顯,兄弟二人被人輕視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狄九揚(yáng)手給了那伙計一巴掌。
“狄九,帶上幾個弟兄,把這伙計押到他家糧店。
居然明知故犯,今日他多買一斗,就罰沒兩斗。”
狄九叫上兩個軍卒,押著糧店伙計往城中走去。
“走,我倆去城北看一下,估摸渾水摸魚的不會少。”
兩人翻身上馬,噠噠地離去。
一個上午的時間,兩人跑遍了城中四家糧店。
每家糧店就揪出二十來人多次買糧,簡單審問后,發(fā)現(xiàn)有一半城中糧商派來的。
來而不往非禮也,林放讓衙役把糧店的伙計押回去,順便還帶回罰沒的米糧。
其中,最為囂張的就是狄九了。
當(dāng)押著張記糧店伙計上門時,張記掌柜先是故作不認(rèn)識。
狄九指了指伙計領(lǐng)口處的標(biāo)記,掌柜的臉脹成醬紫色。
手一揮,兩名軍卒麻利地稱好兩斗米。
“我家少爺說了,限購期內(nèi)再有下次,五倍重罰。
勿謂言之不預(yù)!”
說完,帶上軍卒和兩斗米,大搖大擺地回來。
“少爺,小的已經(jīng)全部稱好了,此次罰沒的米共有三十石。
可惜啊,要是他們再多買幾斗,小的就敢多罰些回來。”
狄九看著眼前的米山,眉開眼笑。
在他眼里,自從林公子把老爺從死亡關(guān)里拉了回來,他的地位與自家少爺無異。
況且老爺也把他當(dāng)作自家子侄對待,連最心愛的玉佩都送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