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面條的故事
- 大哥哥面館
- 昕哥閱讀
- 2098字
- 2023-12-29 12:52:30
又是新的一天,大哥哥面館里人聲鼎沸。老板一臉古怪的看向吃面的同學們,尤其是氣氛特別熱烈的一桌。
這一桌同學也看到老板娘和老板象一對長頸鹿一般,脖子伸得老長向這邊看。
于是一個帶眼鏡的同學,站了起來,拍了拍手清了清嗓子說道:
咳咳,各位食客們好,師兄師姐們好,師弟師妹們好,先安靜安靜!
大家聽我說。昨天秋秋空間里,有同學發了一個關于非遺相關傳說的貼子,各秋秋群也紛紛轉發了。
那就是現在這個,你們正在享受,經常讓你們魂牽夢繞,尤其是老板娘親自加工,讓你們不顧一切,也要經常吃的面條!
帶眼鏡的同學說到這,一臉討好的看向老板娘,很多同學也是如此。因為討老板娘高興了,就有雞腿加!
老板娘一聽,又看到此情此景后,于是跑到老板邊上,挽著老板的手輕輕說肯定有什么古怪!
老板略一沉思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輕輕拍拍老板娘手后,對帶眼鏡的同學說道,只要你們說了還吃得下那就快講,但是老板娘的洗腳水沒你們份兒。
帶眼鏡的同學一聽老板點出了關鍵,就不賣關子了,繼續說道:
面條這個美食,要說起歷史來呀,那可長了去了。有多長呢?中華文明有五千年歷史之悠久,那么面條的歷史就有五千年!
為什么呢?大家不要奇怪了,面條的傳說就要說到,五千年前的一天。我們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他老人家喜歡養生,這個大家都知道黃帝內經吧!
這一天黃帝就燒了一大桶熱水,準備好好泡泡腳。古人泡腳喜歡泡到小腿肚子以上,所以實際上應該叫泡小腿。
話說黃帝準備好泡腳水后,邊上呢正好又有一盆面粉,無巧不成書,他老人家一不小心把這一盆面粉,全撒到泡腳水里去了。
哎喲喂,這下可怎么辦呢?黃帝一看也急了,一想不能一盆面粉全浪費了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呀!
老板娘聽到這,就白了老板一眼,有點明白老板開始說,老板娘洗腳水沒別人份的意思了。
帶眼鏡的同學,舔了一下嘴唇繼續說道。
那就干脆第二天煮煮,大家一起吃了吧。于是黃帝腳也不洗了,把這一桶泡面水放了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一看,泡面水就成了一桶面糊糊,于是就把面糊糊下到熱水中,就成了長條面。
大家撈起長條面一嘗呀,紛紛表示美味呀!就這樣,黃帝泡面水面條誕生了。
大家聽完后紛紛問老板,老板娘的泡面水嘗過沒有。
老板振振有辭表示,堅決要抓好食品衛生,保證人民身體健康。
在大家哄堂大笑后,帶眼鏡的同學又道。
咱們再來聊聊,歷史上各朝各代都管面條叫什么。各種叫法呀老有意思了。
大家知道嗎,面條在古代可不是叫面條,聽起來比較繞口,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從五花八門說法到最終統一大家都認可的說法,這也是非物質傳承的一個重要特點。
比如在東漢時期,當時的人們加工面食的辦法不多,只會將面團加工成餅狀,所以當時把所有的面食都叫成“餅”。
面食在湯中煮一煮都叫“湯餅”。不管你把餅撕成或切成條狀呀,片狀呀,塊塊狀呀,人們還是都叫成湯餅,煮餅。
同學們紛紛點頭,有同學說就象現在的北方炒餅,陜西泡饃等,尤其是羊肉泡饃,嘖嘖嘖老好吃了。
話說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面食的加工方法就多了。會把面團揉搓成筷子粗細,加工成一尺長左右的長條,然后放入涼水中,用手利用盆邊加工成韭菜葉一樣的薄長條,然后下鍋煮沸。
這種面食吃法叫“水引”。有點象現在的手工寬面。
如果把面團揉搓成大拇指粗細,然后加工成二寸長一條,還是放入涼水過一過,還是用手利用盆邊加工成薄片,再下鍋煮沸。這樣加工后,顯得非常光白可愛,”滑美殊常”也。
這種面食的吃法也叫“馎饦”,就象現在的長揪皮,面片等。
有同學聽到這,總結為筷寬尺長叫水引,拇指寬寸長叫馎饦。
帶眼鏡的同學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又繼續說道:
到了唐朝,人們又管面條叫“冷淘”。
采青槐嫩葉后,再搗汁和入面粉,做成細面條,先不放入涼水中,而是煮熟后再放入冰水中浸漂。
這樣的面條色彩鮮碧,然后撈起后,用熟油等澆拌好,再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要食用時再加佐料調味。
就象現在的蔬菜面,蕎麥面,然后涼拌后再吃,就是涼面。
到了宋朝小麥成為宋代人的主食,小麥要磨成面粉,才可以做成各類面食。
而湯餅是宋代人常吃的一種面食。把和好的面搟成薄片,用刀切成比面條寬的長條,再用水煮食,這便是湯餅。
湯餅與現代的手工面條就差不多了,就有了面條的正式說法了。
于是有同學總結,和面后制作方法不同,或壓或搟制成片,再使用揉、拉、捏、擠等手法,制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
最后經蒸、煮、炒、燴、炸,涼拌等。從而使中國各地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面條食品種類。
既保持了歷史的傳承,又加入現代的工藝。手工面,機制面,掛面,拉面,刀削面還有泡面等并存于世。
尤其是泡面,如今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泡面,充斥著各大商場的貨架,從大型零售超市到街頭的小門面小商鋪,都能夠看到的泡面的身影。但是泡面雖方便,還是要少吃。
老板呵呵一笑說道,一個面館要把面條全做齊了,就成面條非遺博物館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一邊旅游邊一享受當地美食,感受當地的人文地理,歷史傳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吃遍天下美食,才叫人生不虛世上行。
老板娘說呀就是這個理,去武漢嘗嘗武漢熱干面,去重慶嘗嘗小面,陜西嘗嘗油潑面,去北方嘗嘗炸醬面,山西嘗嘗刀削面,河南嘗嘗燴面,去吉林延吉嘗嘗冷面等等。
最主要是經常來,大哥哥面館吃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