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醋會不會挨打的風波過后,大哥哥面館的大小食客們,都知道了大哥哥面館里有兩個套路。
一是老板娘愛乖巧的學生,會給他們經常加雞腿。
二是老板愛喝酒聊天,一聊開呀,小酒小菜大伙兒一起加餐。
平時個性張揚的學生們,看見老板娘就變乖巧了。平時不怎么說話的學生們,老板一加餐就嘰嘰喳喳,象一個個快樂的天使。
今兒一北方學生就來開講了,這小伙子平時一聲不坑,沒想到講起餃子要不要沾醬油的梗,就眉飛色舞娓娓道來。
事情發生在古代北方的一個小飯館里。
一個廣東商人來北方談生意,因為只有一個人,便隨便在路邊找了一家小飯館。在北方主要是面食,所以入鄉隨俗廣東商人就點了一盤餃子。
飯館內的包房里還有一大桌客人,是當地的一些捕快,在熱烈慶祝他們的捕頭升職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北方人天生熱情,吃飯喝酒邊聊天,難免聲音大了很多。又加上行個酒令,那氣氛搞起來,聲音更大了。
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讓廣東商人感覺很不能理解,覺得當地的人太沒素質,就算高興也不能影響到其他人。
廣東商人雖然心里很是不爽,倒也沒說什么,一個人在大堂中細嚼慢咽的吃著餃子。
不久后,包間里那位高升的捕頭,出了包間去小解,經過大堂時看到有一個人在吃餃子。
職業習慣讓他不由得多看了幾眼,越看越覺得不對勁,便站在一邊仔細觀察,不一會兒,便發現了什么。
說到這里那北方學生故意不講了,夾起一塊豬頭肉便細嚼慢咽,搖頭晃腦好似在品嘗山珍海味。
聽客們卻如梗在喉,那個難受呀,老板笑嘻嘻轉身又取了一盤醬牛肉,實打實的大肉塊,不是某拉面的一頭牛管幾年的薄而片。
北方學生眼睛一亮,享受完牛肉后才開始講下去。
那捕頭于是指著廣東商人問道:“兄弟,你吃餃子怎么不蘸醬油?”
切,聽客們一陣噓聲,餛飩加醋會挨打,餃子不蘸醬油難道也會挨打?
北方學生擺擺手,表示沒那么簡單。大家安靜后,故事才繼續聊開。
奇葩的事情就是因為多看了幾眼,故事又從奇葩的一問開始了。
捕頭為何有此一問?這跟當地的飲食習慣有關。當地人口味重,又喜歡各種蘸料,吃餃子習慣用醬油或醋當作蘸料,否則覺得沒那味了。
而廣東人口味則比較清淡,吃餃子不需要蘸醋或醬油,更喜歡喝口餃子湯,喜歡原湯化原食的味道。
捕頭是北方本地土生土長的人,看到有人吃餃子居然不蘸醬油,當然覺得很是奇怪,也理解不了這種吃法,故而有此一問。
廣東商人卻覺得對方是有意冒犯,再加上之前的吵鬧,讓他心里自然很是不爽,便懟了捕頭一句,“我吃餃子蘸不蘸醬油,關你什么事?”
捕頭被懟得一時無語了,只好黑著臉小解去了。回到包房后又繼續吃喝起來,但是一點興致也沒有了,而且越想我越生氣呀,咬牙切齒后便罵了幾句本地經典。
捕快們一聽馬上覺得頭兒不對勁,不知誰說錯了話,讓老大生氣了?忙問捕頭怎么回事,捕頭罵罵咧咧中便把剛才在外面的事說了。
“外面那小子真囂張,吃餃子居然不蘸醬油也罷了,還問關我屁事!”
下屬們一聽,居然有這事?紛紛不樂意了,于是有人給捕頭出了一個主意,“找個理由先把罵人那小子給關一晚上,讓他清醒清醒點,明早再把他給放了不就行了。”
捕頭一聽大悅,覺得此計甚妙,必須要給那小子一點教訓,否則不知天高地厚!
這種事放在古代,尤其是治安不好的一些地方,倒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兒。
有時候捕快會在小偷較多的地方四處巡邏,只要看到賊眉鼠眼的人,就算沒人贓并獲那有如何,也可以依據慣例呀,帶回去例行詢問就行了,當然也不排除就是看你不爽的可能。
如果被懷疑了,當然就可以直接帶走,例行詢問,查查案底。要是查到有前科那就公事公辦了,沒犯什么事,關一晚上就放出去了。
誰讓你在錯誤的時間,遇上了錯誤的人呢?
廣東商人自然就這樣子,被捕快們帶走了,被收拾一晚上是肯定了。可是廣東商人的經歷卻是剛剛開始。
說到這里,北方同學又停下來了,夾起牛肉又吃出山珍海味的感覺,而聽客們心里卻似貓兒搔,那個癢啊!紛紛一個勁的催促北方同學,快講快講啊!
北方同學抹抹嘴才說,大家都看過古裝影視劇吧,那么只要有監獄或衙門之類的劇情,只要有新人報道,會不會都會詢問是犯什么事進來的。
大家一個勁點頭,確定是這么個套路!
那么,這位廣東兄臺應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北方同學繼續講,可是第二天其他捕快都沒管這小事了,而且因為是捕頭親自抓回來的嫌疑人,自然他親自審問親自放人了,好消消氣。
然而捕頭酒一醒氣也消了,自然把這事也給忘了。
這位廣東商人,就這么稀里糊涂進了衙門牢房里,而且第二天了也沒人管了。
過了幾天后換了看守,換班清查后,才發現多出了一個犯人,便問他犯了什么事被關進來的。
廣東商人官話講不好,說了半天看守也聽不明白。于是廣東商人只好長話短說,“我吃餃子沒蘸醬油!”
看守一聽,什么鬼?逗我玩呀,于是一個大巴掌就掄了過去,吼道:你給我老實一點,好好交代。
廣東商人捂著臉,一臉委屈的悲嘆道:“大鍋啊,真的系七餃幾摸蘸醬油啊!”
看守一聽,還在講鬼話,吃餃子沒蘸醬油能抓你?從沒見過關進來還這么不老實的,一怒之下也就懶得問了,又捶了廣東商人一頓。
看守一看是沒辦法問出個所以然,只好交給牢頭了。
牢頭看到新來的,便又按流程問,廣東商人是怎么被抓進來的。
廣東商人更委屈的說:“七餃幾摸蘸醬油!”
牢頭一聽,一陣迷茫后也火了大罵道:“扯什么淡!吃餃子沒蘸醬油能抓你?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廣東商人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道:“行行好,大鍋呀!我真的系七餃幾摸蘸醬油進來的!”
不管是在監獄還是在衙門,每一個新來的犯人,都要老老實實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這就是規矩。
按現在的話講就是:老實交待,坦白從寬!
但也有犯人打死也不說,心存僥幸,更多的是東拉西扯,避重就輕。
對付不老實交代的人,尤其是在古代,對付情況嚴重的犯人,那就是經常挨打。
官方打完后,就讓牢頭看誰不爽就接著打。若你還敢還手,那么就是牢頭組織集體運動了。
所以接下來,廣東商人的日子就很難過了,而且有人問他怎么進來的,他干脆就用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告訴對方,“我系七餃幾摸蘸醬油進來的。”
誰會信呀,所以有人問一次,廣東商人便被捶一次。就這樣,廣東商人也被打得很是抑郁了。
這就如同一個正常人,卻被扔進了精神病院,只好不停的吶喊:“我沒瘋!我是正常人!”
于是護士過來安撫道:“是呀,你沒瘋!很正常!”
然后笑嘻嘻中趁著不注意,一支鎮定劑扎在屁股上,輕輕一推,人就一邊正常去了。
直到過了一年,皇帝居然大赦天下,廣東商人運氣也總算來了,也在大赦之內,不過大赦官員還得再審審!
于是第一次審問時,因為廣東商人這一年里被打怕了,就只好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當第二次審問時,廣東商人實在忍不住了,又說我系七餃幾摸蘸醬油進來的。
上面下來的大赦官員聽了后都面面相覷,什么鬼?吃餃子沒蘸醬油能抓你?
這一次廣東商人總算是時來運轉了,正確的時間碰上了正確的人。
大赦官員辦事很負責,找來一個廣東籍官員,鄉音好交流,仔細交流后,廣東商人這才把事情講明白了。
廣東籍官員讓廣東商人趕緊回家去,還給了他一些銀子,叫他以后什么也別說了。大赦官員也把這件事就此塵封了,誰也不想再提。
故事講完了,大伙兒也酒足飯飽了,看了看醋,又看了看醬油,一臉的唏噓。
人的一生呀,多了是個事兒,少了也是個事兒!正確的時間碰上正確的人,才沒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