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奧斯卡提名!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提名,最佳外語電影提名,最佳......
除了男演員、女演員的獎項外,《臥虎藏龍》的獎項提名中基本上含括了長片電影的重要獎項以及技術獎項!
所以,當這則報道傳回國內,引起的廣泛關注很難用言語來形容!
一時間,李鞍基本上獲得了所有華語電影人的關注跟羨慕。
這么重要的消息,自然也擺在了中影韓董的桌子上,不過他倒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件事上面。
圍繞著好萊塢頒獎季的另外一則專題報道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大家好,請叫我林浩!》
一張青澀、干凈的臉龐,樸素的著裝的年輕人嘴角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親吻著獎杯...
“林浩,南加州大學的電影藝術學院...
憑借《紐約康州10號農場》獲得第25屆多倫多電影節加拿大短片評委獎、第17屆圣丹斯電影節短片觀眾獎...”
“短片《殺手》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短片獎提名...”
“很難想象,一位華裔的導演系學生在7個月前與舍友僅僅憑借著1萬多美元,耗時一周拍攝了人生中第一部屬于他們的短片...”
“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我很驚嘆,眼前的年輕人現在是好萊塢6000多萬美元票房的導演。
冒著北美的嚴寒參加圣丹斯電影節的他穿著異常普通,當我詢問他不怕冷時,他靦腆的笑了笑,說這樣可以與自己的影迷走的更近一些...”
“簡單的回答,喚醒了我對圣丹斯電影節的印象,作為全球最盛大的獨立電影的聚會...”
80萬美元的制作費,6000萬美元的票房...
近期登陸北美以外院線...
奧斯卡最佳短片提名...
生涯的首部電影,就能拿到這樣的成績,還馬上拍攝了一部短片角逐奧斯卡。
快速的摘出重要信息后,韓董不由得感到震驚。
年輕人,真的是敢拼敢闖。
“幫我把這部叫《紐約10號》的影片找出來,我想看看。”
“韓董,這部電影沒有引進……只有港版的……”
同一時間。
千禧年伊始,稚嫩的互聯網上,華語電影一下子獲得奧斯卡如此多的獎項提名,自然是津津樂道的話題。
就連上了以《臥虎藏龍》奧斯卡系列報道為主的專題報道,林浩也沾了不少的光。
林浩不是李鞍,他在內地娛樂圈沒有任何名氣。
《10號》電影在北美的票房再高,也沒登陸過內地。
每個國家對于什么才是大導演都有著自己的評價,華語電影也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
沒拿過歐洲三金,也沒有在國內上映過電影的林浩顯然不在大導演的行列中。
何況,6000多萬美元的票房,跟吳白鴿的5億美元的票房比起來還是有顯著差距的。
只不過,80萬-6000萬這個敏感的字眼,還是引發了不少人的驚嘆。
爭論也由此開始。
“這個年輕導演真厲害,那他這一下不是賺大發了嗎?”
“屁,好萊塢跟咱們國內不一樣,別看報紙上瞎吹,他就是一個打工的,連剪輯權都沒有?!?
“只要錢給夠,我也不要剪輯權?!?
“林浩沒有剪輯權,那李鞍有沒有剪輯權?”
“李鞍怎么可能沒有剪輯權,不要亂說,這么多年李鞍在歐洲的收獲可不是白來的?!?
“李鞍在歐洲拿獎不還是靠的張譯謀?”
“......”
有人覺得拿林浩這么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導演跟李鞍比較是一件挺搞笑的事情。
殊不知,在北美,也有媒體在炒作這個話題。
因為兩部電影都還在上映,而《臥虎藏龍》隨著金球獎與奧斯卡的提名的熱度,放映的館數極具暴增。
2000多家電影院,現在都在上映《臥虎藏龍》。
而《10號》的上映館數,也是不減反增,在新線影業的一番操作下,上映的館數同樣來到了2000多家!
甚至,為了把《10號》最后的票房潛力榨干,宣發部門還主動的挑起林浩與李鞍之間的話題。
如此不加掩飾的炒作行為,自然引起了《臥虎藏龍》這邊發行方的注意。
他們也很快反應過來。
“Ang Lee & Lin Hao,誰才最受北美觀眾的歡迎?”
兩部毫不相干的電影,影片的內容針對的觀影人群也截然不同,還真的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但這種討論,完全影響不了剛拿到奧斯卡提名,又榮獲了圣丹斯電影節短片獎項的林浩。
從圣丹斯電影節回到洛杉磯的他,正在緊鑼密布的籌備《諜影重重》。
剛回來,袁禾平就拿著自己動作團隊憑借林浩的分鏡頭拍攝的武打動作畫面找上了門。
當過導演的袁禾平,通過畫面的形式闡述簡單快捷的搏擊動作簡直不要太easy。
看過之后,林浩除了覺得還不夠狠外,還真挑不出太多毛病來。
尤其是,畫面中兩位動作師傅完美的還原了《諜影重重》后續的一個經典的畫面。
把一本書按在人的臉上然后猛錘。
雖然直接打臉更具有畫面感,但從格斗的角度上講,因為受力面積的增加會受到更多的沖擊力。
而這樣的擊打效果可以致使挨揍的人產生短暫眩暈失去戰斗力。
“我非常喜歡,袁導,歡迎你的加入。”
林浩點頭后,一起討論的克雷格也表示了同意,他微笑著跟袁禾平握了下手后,便與袁禾平聊起了具體合作的款項跟條約。
600萬美元的資金已經打到了《諜影重重》劇組的單獨結算賬戶中。
不過眼下的情況看來,不說服艾默里克、鮑勃等一眾高管追加投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高斯林、米科爾森倆人,憑借著《10號》的成功也成為了眼下頗受關注的演員。
在好萊塢,有了名氣就要漲錢這種事再正常不過。
倆人這次還甘心做配角,片酬這塊卡的太厲害實在說不過去。
不管怎么說,他倆每人要的50萬美元的片酬,跟《尖峰2》里的克里斯·塔克索要的千萬片酬比起來還是相距甚遠的。
眼下又花一筆支出請袁禾平的團隊參與制作……
“40萬美元。”
袁禾平要的這個打包的價格不算高也不算低。
《黑客帝國》、《臥虎藏龍》兩部電影中,袁家班加在一起賺到了100萬美元。
考慮到《諜影重重》的制作經費并不充裕,他還是愿意為了拓寬袁家班在好萊塢的發展,這次少賺一點的。
一下被擠壓走了140萬美元的資金,克雷格發愁的同時不禁覺得,還是林浩實在。
為了節省劇組的開銷,寧可一分錢不要的拿5%的票房的權變片酬,也不要100萬導演費+3%的保底。
這無形中給劇組節省了很大的開支。
至于這樣的選擇能夠給林浩帶來多大的利益,克雷格覺得不好講。
就像《10號》,林浩現在的3%已經來到了180多萬美元的票房分成了。
他賺的越多,說明新線影業賺的更多。
等電影下映后,自己拿到的獎金也愈加的豐厚。
可再多,也因為當初參與到這個項目的時候沒有過多的在意,獲取到的收益也遠遠低于林浩的實際收入。
所以這次負責制片《諜影重重》,他也打算像林浩學習,給自己爭取來了權變片酬。
只不過,他的權變片酬合同跟林浩的也不同。
林浩只有全球票房成績的片酬。
而他的合同,更接近于利潤分成合同,涵蓋了DVD、航空公司和酒店服務、視頻點播、植入廣告等等全加在一起。
但最后倆人誰賺的更多,還真不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