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逍遙津戰神get√
- 諸天:開局替十年前的自己考一本
- 紫影miao
- 2494字
- 2024-01-12 23:06:18
“這天可真熱啊,已經二十多天沒下雨了吧?”
騎在透骨龍背上,顧言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忍不住懷念起空調。
這種天氣,就該一邊吹著冷風,一邊抱著半邊西瓜追番啊!
“是啊,將近一個月滴雨未落了,今年的收成怕是會受到影響。”
長著一張標準國字臉,今年才二十一的張遼聞言,憂心忡忡的答了一句。
沒錯,顧言順利把這位逍遙津戰神,曹魏五子良將之首給拐到了手。
并且由于張遼本人的特殊性,隨行的還有兩千多部曲。
——張八百剛開始是丁原的從事,但被后者推薦給了何進。
何屠夫又派他去河北募兵,結果他回到洛陽時別說何進,連丁原都已經涼了。
于是他雖然投降了董卓,被劃分在了并州軍的陣營里,但卻是單獨自領一軍。
后來跟隨呂布時,兩人也并不是從屬關系,更像是合作伙伴。
“文遠勿憂,別的地方不敢說,但關中今年必定大豐收!”
“哦?不知侍郎的信心從何而來?”
“等到了潼關,你就知道了。”
既然顧言都這么說了,那張遼只好按捺住好奇心,又多等了兩天。
直到遠遠就看到官道中央,牢牢卡在只容一車一人通行的小道上的關隘。
作為一個武將的天性,面對此番情景他不禁推演起,如果是自己領兵的話該怎么攻打?
結果不論怎么琢磨,除了正面用人命硬堆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辦法了。
而關隘的位置又選的極好,關前頂多只能并肩擠下兩個人,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真乃天下雄關也!聽說此關隘是侍郎主持修建的?”
顧言得意一笑后,翻身下馬道:“這只是開胃小菜,真正的潼關還是后面呢。”
“那遼可就要好好見識一番了。”
進了并不雄偉的關隘后,張遼這才發現此地居然還有不少商賈,在一旁等著排隊通過。
從關中來的?不是說三輔早已凋敝么,為何會有這么多行商?
而且還沒幾個跑單幫的,從拉貨的車隊也能看出來,都是豪族名下的商隊。
由于軍隊走的是另一側,顧言等人很快就過了黃板巷,來到了五里暗門。
“若是在這處埋伏一只奇兵,則我等將十死無生也!”
要不是張遼開口之前沒有仰天大笑,顧言差點就以為他被曹丞相給奪舍了。
好在這潼關上上下下,連負責巡邏的狗都是他親手挑選的,這FIAG再怎么立也不會應驗。
在五里暗門的盡頭,也有一處新修建的關隘,同樣不大,守備的兵力也就一百人。
但張遼估算了一下,自己帶的這兩千多人即便是搭進去一半,都不一定能把這兒給攻破。
需要自下而上仰攻,道路又如此陡峭難行,到了關隘面前怕是只剩喘氣的力氣了。
過了五里暗門,便是一片田園牧歌的景象了。
塬上十分平緩,地勢稍稍往內傾斜,新開墾出的農田里栽滿了小麥,離成熟也只剩一個多月。
在地里忙活的百姓們,一個個臉上都滿是笑容,眼中有一種光芒名為希望。
顧言指著眼前美不甚收的景象,頗為自得的道:“此地共有百姓八千戶,四萬余人,皆因我而得活。”
另有五萬多人,被安排在華陰休養生息,不是潼關周圍養不起,而是需要防備西涼軍。
哪怕殘暴如董卓,在聽到這四萬多人在這里屯田,是為了給潼關的守軍提供糧草。
他也會約束麾下的羌兵,不讓他們去劫掠百姓,畢竟潼關的重要性擺在這兒,一旦丟了關中就近在咫尺了。
但作為一個打老了仗的,十萬人能提供多少糧草,他還是能估算出來的。
既然五萬人就足夠用了,那我搶一下問題應該也不大?
這種念頭,是顧言需要極力避免的。
雞蛋不能裝同一個籃子里,另一處安置的地方選擇華陰,是因為段煨將來會在那里駐軍。
看在段颎的面子上,董卓絕對不會亂動他治下的百姓。
“此地百姓安居樂業,商業也頗為繁盛,顧侍郎治民有道啊。”
張遼仔細觀察了一下,有不少商隊都是在這里購入了貨物,就直接回身關中的。
也有往崤函古道的方向走,顯然是去關東的,后者賺的肯定會多點。
因為洛陽方向正在打仗,冒著這樣的風險去行商,貨物價格低了都過不去自己心里的坎。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顧言還指望張遼將來在刺董的時候,也跟著出把力呢。
這種時候自然不會把他當外人,便主動當起了導游。
“潼關附近的商品,主要以布匹、瓷器、紙張為主,輔以皮毛、藥酒、琉璃器。”
前三者都好說,屬于大宗交易品,講究個以量取勝薄利多銷。
有人可能要問了,怎么瓷器也是平價商品,不該是奢侈品嗎?
當然是因為技術不到位,燒不出汝瓷那樣的白瓷,或者曜目盞那樣的黑釉瓷。
其中不僅是窯溫不夠,諸如黏土、釉體、匠人工藝都有問題,干脆就不追求精品了。
就當先積累經驗吧,等以后各方面有了突破,自然漸漸水到渠成。
后面三種也好理解,潼關再往西就是華陰。
華陰南邊就是華山,而華山是秦嶺的余脈,野生動物自然不會少。
要知道即便是建國之后,華南虎、狼、豹子等肉食性動物,也是獵殺了二十多年才基本殺絕的。
更別提東漢末年了,這時候你要是跟人說什么動物保護,絕對會被人當成瘋子。
每年喪生虎口的人都不知道多少,保個錘子護!
動物獵回來,皮毛硝好、肉吃掉,那骨頭、虎鞭什么的也不能浪費啊?
加點中藥材泡酒多好,特別適合人到中年,家中又姬妾成群的豪族們飲用,完全不愁銷量。
“文遠可娶妻了么?要是已經有了家室,這酒不妨也帶回去一壇,王司徒喝了都說好。”
“多謝子語好意,不過某暫時還未成婚,就不必喝此大補之物了。”
再一看工坊旁邊架著的龍骨水車,正源源不絕的從河里汲水上來,難怪不擔心旱情。
人家連這些機密都讓自己見了,張遼也很有眼力見的,光速改口直接叫了顧言的字。
心中卻是不免腹誹:聽聞司徒王允已年近花甲,竟然還如此老當益壯?
“文遠不妨猜猜看,這些東西能帶來多少利益?”
放下手中一張鞣制好的虎皮,張遼果斷搖了搖頭:“遼非商賈,實在計算不出。”
顧言微微一笑,豎起一根手指道:“若是利潤一直不減,半年便足以武裝起一支萬人鐵騎!”
“人馬具鎧!?”
“然也~只需予我數年光景,掃清天下指日可待!”
“如此,遼愿聞閣下之志!?”
“三興炎漢,不使華夏兒女淪為異族馬蹄下的齏粉而已。”
在張遼即將納頭便拜之前,顧言及時攔住了他:
“文遠且慢,我并無為人君主之志,你我將來同殿為臣即可。”
當主公這事,還是讓劉皇叔來吧,他魅力高穩的住人心。
顧言躲在后面,種種田搞搞經濟,順帶把曹操跟他兩兒子的羊毛薅個干凈。
再多娶幾個老婆,享受一下齊人之福就心滿意足了。
可惜五年時間還是少了點,甄姬、孫尚香、呂玲綺都還太小,只能便宜將來的自己了。
至于呂布管他叫賢弟,他管呂布叫岳父會不會亂了輩分?
各論各的嘛,輩分豈是如此不便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