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石三鳥之計
- 諸天:開局替十年前的自己考一本
- 紫影miao
- 2055字
- 2024-01-11 23:55:57
長安距洛陽八百里,若是換馬不換人一路疾馳,那一天即可抵達。
但除了少數特別要緊的軍情外,兩地一般十天才互通一次情報。
于是直到七月初,萬年公主劉瑩因肺疾病逝的消息,才傳到董卓的耳朵里。
同時送來的,還有請求征召劉備為河東太守的文書。
就跟顧言之前說的,怎么把一件明明是坑你的事情,說的像是在為你著想一樣,便是現代KFC大法的精髓所在。
比如此時此刻,董卓一邊可惜著自己下手晚了,沒能嘗嘗大漢長公主的滋味。
一邊看著由蔡邕親筆寫就的書信,連連點頭。
“好好好,不枉本相國一直對文喈有求必應,這不就等到回報的時候了?”
在廢帝之前,董卓征召了許多因黨錮之禍而賦閑在家的士人。
其中,蔡邕給他的初印象是最好的,不然也不至于短短幾天就給他升到侍中。
可惜一開始,對方卻表現的對他頗為疏離,完全沒有報答他知遇之恩的意思。
好在自從遷都長安之后,情況一下就好轉了許多。
不僅自己想明白了,還說服了一直跟他對著干的黃琬、韓融等人,也都唯相國大人馬首是瞻。
唯一讓他有些不滿的,就是在處理皇甫嵩、蓋勛一事上了。
要不是蔡邕一直幫忙求情,說什么他們倆久在關中熟悉風土人情,有利于安撫百姓開展屯田。
以董卓對他們的忌憚,說什么都得招到洛陽來,放到眼皮子底下才安心。
作為首席謀士,這類從長安來的軍機文件李儒都是第二個過手的。
沒過多久,等董卓勁頭過去了,信件就落到了他手里。
作為一個正統儒家子弟,李儒第一反應就是:這新紙當真輕便,蔡中郎收了個好徒弟啊。
雖然還沒有全面推廣,但西涼軍高層間已經開始使用竹紙辦公了,可以說是廣受好評。
由于不僅價錢比左伯紙要低許多,細膩程度也強出一截,新紙簡直不要太好賣。
以至于弘農、河東等地區,都開始往關東走私紙張了,倒個手就是好幾倍的利潤。
再一看字,發現既不是隸書,也不是飛白體。
而是一種更雅致,筆畫更飄逸的新字體,跟一板一眼的隸書有很大不同。
沒錯,正是楷書!
作為一代文學大家,蔡邕只用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
不僅全盤接受了顧言對楷書的理解,還結合多年的經驗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專屬字體。
已經開始反過來指導徒弟跟女兒,該怎么把握中郎體的神髓了。
事實證明,有時候只需要幫忙捅穿一層窗戶紙,有本事的人自然會脫穎而出。
欣賞完蔡邕的書法后,李儒這才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信件的內容上。
除了開篇日常的表忠心跟哭窮外,信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征召劉備,擔任河東太守一事。
按照信中所說,好處一共有三點。
其一是劉備乃盧植的弟子,跟遼西屬國長史公孫瓚是同門師兄弟,而且向來關系親密。
早年在剿滅黃巾中小有戰功,卻因鞭打督郵而棄官,也曾隨大將軍何進麾下都尉毌丘毅到丹陽募兵,在縣令、縣尉間多有起復,目前在公孫瓚處任別部司馬。
公孫瓚雖因幽州路遠,而沒有跟隨關東一起起兵,但也有過遙相呼應之舉。
以兩人的情誼,若是派劉備到河東去剿滅白波軍,后者兵微將寡,公孫瓚怎么也得分他幾千兵馬吧?
所謂削弱別人,就等于是在加強自己,這是第一個好處。
二來劉備畢竟是漢室宗親,如今天子百官都在相國手里,相國你就代表著朝廷。
這次叛亂,劉虞、劉焉、劉繇都沒有參與,特別是幽州牧劉虞,連袁紹遙尊的盟主之位都不愿意接受。
生怕別人誤會了自己對皇帝的位置有興趣,劉備又怎么敢跟關東那些人攪合到一起去呢?
最后白波軍跟南匈奴盤踞在河東郡,隨時都能通過渡口,或者大河結冰期威脅關中,不早日除掉實在覺都睡不安穩。
可朝廷的主力,又需要跟關東軍在虎牢關一帶對峙,抽不出兵力去解決他們。
那就只能選一個能控制住的外人,讓他去鎮守河東郡了,補給也可以讓劉備自己想辦法,還能省下一大筆糧草。
哪怕是李儒,看著這條理分明的一石三鳥之計,一時間也找不到哪里有問題。
畢竟劉備這會兒,妥實是個無名小卒,沒人知道他為人如何。
唯一需要擔心的反叛問題,只要扼守住潼關跟幾個大渡口,外人也壓根進不了關中。
于是在沉吟了一會兒后,就朝董卓拱手說道:
“儒并未在此信中,看出什么反常之處,非要說的話,蔡中郎遠在長安卻知曉這么一個小人物,當真有些奇怪。”
“文優多慮了,或許是盧植那老匹夫,托伯喈照顧一下自己的徒弟呢。”
董卓大手一揮,并沒有將劉備這事太放在心上。
畢竟他從未跟對方有過交集,也不存在什么黃巾之亂時,被人家救了一命的事情。
“倒是這次送信來的使者,貌似就是伯喈新收的關門弟子,可惜咱公務繁忙,不然說什么都得看看究竟是何等人才,居然能入了伯喈的法眼。”
“相國放寬心,待擊退了關東那些小兒輩,自然有的是時間去提攜新人。”
被李儒這話哄的哈哈大笑,董卓拍著自己的將軍肚道:“還是文優會說話,可惜我幾個女兒都嫁出去了,不然絕對要招你當女婿。”
“只能怪儒自己時運不濟,沒能早十幾年遇到相國了。”
“無妨,即便做不成翁婿,文優依舊是我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寬慰了李儒幾句,董卓在信件上批注了一番,又蓋上了自己的印璽后。
就把信重新裝回了信封里,招來侍從問道:“之前送信來的使者呢?把這信交給他,讓他早些回長安復命去吧。”
“顧侍郎聽說呂將軍,跟自己一樣是并州人,便到呂將軍府上拜訪去了。”
董卓聞言也沒在意,老鄉之間串個門嘛,常有的事。
卻不知顧言這會兒,鋤頭都快掄出火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