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進了賊窩
- 開局一個碗,推翻大明朝!
- 呂玄德
- 4111字
- 2024-02-12 23:16:54
(昨天忘記祝大家牛逼了,今天祝大家雙倍牛逼?。?
楊算臨走時,王際明送了一桿湖筆作為禮物,楊算則將自己的書童留給了王際明。
書童自然就是李弘。
楊算沒有跟王際明詳說李弘到底占了哪些地方,新任縣老爺要想搞清楚自己的處境還得自己去打聽。
雖然鄉下有反賊盤踞,但好歹城里還可以讓自己施展一番拳腳,而且楊算走時也沒留下什么積案,于是王際明便決定先和手下大小官吏熟悉熟悉。
翌日,縣衙。
王際明召來縣里大小官吏了解本縣情況,卻發現眾人都對自己愛答不理的,說什么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直到李弘從后堂出來在王際明身后朝眾人打手勢,眾官吏才敷衍著回答。
王際明想親自練兵剿匪,先讓巡檢報上巡檢司衙門的兵馬情況,巡檢回答說無兵無馬,只有十幾頭驢子。
巡檢兵當然沒有,這位巡檢大人是李弘手下的一名連長,還有縣典史也是李弘的連長,兩人各帶本部負責縣丞內外防務,實際職責是維護治安。
實際上,連那十幾頭驢子已經被楊戌拉去練兵了。
而且畢竟全沔縣都是自家部隊,若是官軍或者流賊打過來,第一時間參戰的肯定不是他們,哪里還需要他們搞防務。
王際明很疑惑,問道:“既然城內沒有兵馬,前任李縣尊是如何擊退賊兵的?”
在李弘手勢的指揮下,縣丞答道:“回縣尊,反賊占了縣城一兩天發現縣庫沒錢沒糧,城內大戶又都跑了,反賊便自行退去了。”
一句話回答了兩個問題,省得王際明接著問縣里的錢糧情況。
縣里哪兒還有多余糧食啊,李弘的糧行倉庫已經建好了,全縣的糧食都集中在糧行存放著,縣庫存貨只夠縣里日常運轉的。
而且還解釋了為什么城里沒什么富戶的問題,是他們自己聽說反賊攻城自己跑掉的。
兵沒有,錢糧也沒有,賊兵就這么退了,破賊的大功就莫名其妙落到了他李鏡典的頭上,王際明突然有些羨慕起來。
自己怎么就遇不上這種好事呢?
先不管這些,王際明又領著包括李弘在內的幾個隨從和眾吏員去查看縣里的教育和民生。
他在進城時已經看到過縣里百姓們安居樂業的情況,本以為是前任李鏡典治理得好,卻不想縣里已經遭過一次賊,這就讓他很費解了,難道反賊進城沒搶劫?
王際明先來到縣學,想和本地士子溝通交流一番,進門卻正好見到梁應澤在教大同社的干部學《禮記》,便聽了一會兒。
畢竟大同社得名就是禮記,而且要讓大明的士子接受大同思想,還是得先從四書五經入手。
只不過這對于禮記的理解嘛,得按照李弘的來。
王際明不認識梁應澤,只覺得眼前的這個老學究教得還不錯,但是對《禮記》的理解稍微有點偏曲,而且說話時的遣詞都太過口語化。
梁應澤也是不得已,自己教的都是些半文盲,剛剛擺脫睜眼瞎的身份。
眾學員一看來人是李弘,正要起身打招呼,卻見李弘不斷地在揮手示意不要動。
干部們搞不清楚李弘是在搞什么名堂,但是既然團長表示別動,那就繼續聽。
但王際明打斷了梁應澤的授課。
“這位先生,方才我聽你授課,這對《禮記》大道之行的解釋似有不妥之處。天下大同怎么能簡簡單單是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呢?”
梁應澤先是看了看李弘,又看了看王際明,問道:“敢問您是?”
王際明這才想起來自我介紹,道:“本縣新任知縣王際明,字晦熹。”
梁應澤又看了看李弘,收到一個李弘的眼神暗示。
“還請王大人指出哪里不妥。”
王際明侃侃而談自己的見解,大約就是四書集注里的那一套理論,沒什么新意。
梁應澤聽完也不想浪費時間跟他多費口舌,畢竟自己在朝廷是兵敗的戴罪之身,在李弘這里已經只是個教書先生,沒必要和王際明去辯論。
只是他很好奇,李弘扮作書童跟在王際明身后作甚,不過也僅僅只是好奇,沒有說出來。
隨口應付兩下之后,王際明問道:“你就給本縣生員教這些粗淺謬論,本縣文教又如何能發展得起來呢?”
隨后他喚來本縣教諭,教諭實際上是李弘手下的一名宣傳干部。
在對教諭和他自認為是生員的大同社干部們一頓批評之后,王際明心懷對前任的不滿離開了縣學。
一路上,王際明都在腹誹那李鏡典不是什么有能力的,白瞎了自己一桿上好的湖筆,本想結交個朋友,沒想到新朋友扔給自己這么大一爛攤子。
剿匪,沒兵沒錢。
文教,可能比貴州土司轄區還差。
那些個吏員也是一個個牛氣沖天,時而友善時而擺臭臉。
這還怎么施展拳腳?
“怎么對這些商鋪的抽稅這么少?”
“怎么不收入城稅?”
“這街市怎么還要你們自個兒去清理?”
“……”
這些吏員又個個不聽話,王際明帶著一肚子的火氣呼呼回縣衙去了,他李鏡典的不滿越積越多。
歇息了兩日,問明反賊盤踞的地盤大致范圍之后,王際明帶著幾個隨從準備出城巡視各鄉。
給他通報情況的都是李弘的人,這幾人特意只說小康鎮和離縣城比較遠的幾個鎮子是李弘的地盤,王際明便真的去了那些還在縣衙“掌控”下的土地。
既然吏員支使不動,王際明便只帶了幾個隨從和李弘出城。
這幾日李弘有問必答,對縣里的種種都很是了解,態度也是十分恭敬,這讓王際明很是受用,而且他也正好通過李弘了解本縣情況,便一直帶在身邊。
李弘已經提前給農會的干事們通好了氣,讓鄉親們看見李弘都不上前打招呼,也不要圍著討論,該干嘛干嘛就是。
王際明走訪了幾個實際上已經被李弘改建成鎮的鄉,很是疑惑。
雖然沔縣也還是旱得厲害,但畢竟靠著漢江,各個鄉的夏收倒還蠻豐富的,似乎沒太受到旱情的影響,應該是那些個新水渠的功勞。
但是問了幾個鄉民,沒有一個說感謝朝廷興修水利的,只說是農會和勞動隊的功勞。
農會好理解,字面意思理解成農民的會社就行,估計就是農民只見抱團取暖的組織,可這勞動隊是個什么東西?
再問下去,各個都不愿意多解釋,這也是李弘提前交待好的。
帶著疑惑,王際明問李弘:“怎么沒見鄉下地主?”
沒辦法,愿意跟自己出城的除了自己帶來的隨從就只有李弘這么個書童了。
李弘以本地人的口吻介紹道:“都被反賊殺干凈了,地也被那反賊分給了地主家的佃戶和家奴,李縣尊收回失地之后無奈只好按現有情況新造了黃冊,李縣尊的原話是總不能把死了的地主從墳里刨出來讓他們收租子?!?
王際明說道:“這話也是?!?
李弘補充道:“那李賊著實可惡,本縣的地主被他殺了大半,南鄭縣的地主也被他殺了一部分,地主家原有的土地和糧食都分下去了?!?
王際明說道:“照你這么說,那李賊的錢糧定然不少了?!?
李弘答道:“那我不清楚,但是我聽說那李賊生活很是簡樸,一沒有兼并田地,二沒有伺機斂財,也不知是真是假。而且我聽說這農會和勞動隊也是那反賊搞出來的,剛才那幾個鄉都是照著反賊的做法照貓畫虎?!?
王際明想了想,說道:“若真如此,那此賊倒是為小民做了些事的,只是過于濫殺了,不僅殺縣官,還殺地主?!?
李弘笑道:“縣尊何不去反賊的地盤看看?”
此話一出,王際明的幾個隨從都表示不可,并對李弘進行人身攻擊。
“你這潑皮,自己找死難道還要拉著老爺嗎?你又不是不知道那賊人是殺人不眨眼的貨色?!?
“你若想死,自己過去便是,別害了老爺。”
李弘不管他們,而是對王際明說道:“反賊破了縣城和府城卻不搶掠街市,而且還主動歸還城池,他肯定是沒能力再打下去,不想再和官府起沖突。只要縣尊不募兵去打他,他肯定不會濫殺。而且縣尊此行沒穿官府,我們扮作客商或游人,不會被發現,甚至還可以趁機見見賊首?!?
王際明遲疑了一會兒,對隨從們說道:“他說得有理,你們隨我去看看又何妨?!”
幾個隨從只能硬著頭皮跟著王際明朝往小康鎮的方向前行,并在心里不斷問候李弘的祖宗十八代。
一行人行走一陣,遇見一個挑水的農民。
“老鄉,我是外來的客商,請問你們這兒的農會和勞動隊是個啥?”
農民看見李弘,覺得這客商腦殼有問題,明明李團長就在他身邊,咋個就不曉得農會和勞動隊是啥。
李弘暗地里示意農民不用打招呼,農民便朝王際明答道:“農會就是咱們鄉里鄉親互相幫助,勞動隊是咱們村子里把勞力集中起來種糧食搞生產,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康到大同哩?!?
王際明疑惑更甚,怎么一個老農也知道大同?
“老鄉你也知道大同?”
老農笑道:“我怎么不知道?你別看我不識字,可那些宣傳干事天天拿喇叭念叨,我都會背了,天下大同就是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嘛。”
怎么跟縣學教的內容是一樣的?
反復追問,老農水平有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王際明便不再糾纏,繼續往前。
沿路所見,各村都有新修的水利,百姓也十分安樂。
一路問了幾個農民,都說自己已經分了田,現在日子都十分有盼頭。
幾番下來,反倒是那幾個隨從聽得心頭癢癢。
再往前去,只見一處賣田正在收麥。
一名青年正拿著喇叭大喊:“鄉親們加把勁,抓緊在這幾天把麥子收完,咱們一隊里的麥子可不能輸給他們二隊的!”
眾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答道:“放心放心,二隊他們才搞一半呢!”
“隊長別急,咱們肯定搶在二隊前邊收完!”
青年又笑呵呵喊道:“今天收完了,明天該是去胖嬸兒家了,他家兩個小子一個在當兵一個在礦上,咱們得趕緊去幫忙,免得她家麥子都倒了。”
“是滴嘞!”
王際明看了一會兒,問李弘:“這里真的是賊窩?”
李弘很認真地答道:“回縣尊老爺,是賊窩?!?
王際明又問:“反賊怎么收稅?”
李弘答道:“回老爺的話,聽說是按天啟元年的標準收的,而且沒有雜稅?!?
“沒有雜稅?”王際明不可思議地驚呼。
這特么還是反賊嗎?怎么比官府下手還輕。
哦不,官府下手也不怎么輕。
“回老爺的話,小的是這么聽說的?!崩詈氪饛偷?。
王際明久久沉默不語,他現在不僅不害怕反賊,甚至還想見見這個反賊頭子。
李弘恰好在這時候建議道:“縣尊,我聽說這反賊對待商人倒是寬容的,城里許多商賈都在和反賊做生意,要不縣尊假裝要和反賊談生意,去會會他?”
幾個隨從想殺人的心都有了,現在已經到了賊窩子里,居然不僅不往回走,還想攛掇老爺去見反賊!
“老爺別聽他胡說,咱們已經走得夠深了!”
“老爺,回去吧,這廝就是想害您吶!”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勸諫王際明不要再聽李弘的鬼話,他們是真的害怕。
但是王際明卻點頭答應了。
李弘裝模做樣地拉住一個當地農會干部讓他帶路去公所,那干部被李弘踩了一腳,立刻反應過來,領著眾人去小康鎮公所。
到了公所,黃橋聞訊出來迎接李弘,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見李弘喊道:“我家老爺是從山西來的,想和你家大王談點生意,還不快快出來迎接!”
黃橋跟著李弘時間長了也是心領神會,笑道:“原來是山西的客商老爺,快快請進,快快快請進!”
王際明被單獨領到里屋等待,公所里的用人端上來一杯熱茶。
不一會兒,李弘換了身衣服過來,說道:“王知縣,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擅自到我的地盤來,就不怕我一刀割下你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