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造反天才
- 開局一個碗,推翻大明朝!
- 呂玄德
- 2086字
- 2024-01-17 23:16:50
李弘在心里感嘆。
古代社會真是吃人不吐骨頭啊!
靠別人母子倆吃飯,卻要把人像牲口一樣牢牢拴起來,之后不斷勞作,榨出來的都是血和淚。
接下來的戲李弘都沒心情聽下去。
待到散場,他拉住師爺,問道:“師爺,你會寫戲本嗎?”
章才茂很疑惑,好端端問這種下九流的事情做什么?
“自然是會的。”
“好,我這里有個故事,煩請師爺三天內寫出一折戲來。”李弘笑得很燦爛,但在章才茂眼里這笑容有點不得勁。
“三天怕是短了些。”章才茂有些為難。
李弘臉上的笑容驟然消失。
“寫得,寫得,時間短也寫得。”
“這才對嘛。”李弘很滿意。
散場時天都黑了,李弘和師爺二人今晚在黃老爺家里過夜。
李弘要了一間房,還是和師爺一起睡。
不過他立刻上床,而是把自己印象里碎片化的《白毛女》劇情將給師爺聽,師爺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本地風俗方言改編成戲文。
故事很簡單,背景就是黃家村——
中年喪妻的楊白勞只有一女喜兒,母女倆常受鄰居楊大春母子照顧,兩家人和睦相處,兩個年輕人情投意合,越好到了年紀就成婚,本是一段佳話。
可惜了那惡霸地主黃世仁,見自家佃戶楊白勞的閨女生得貌美,意圖霸占。于是黃世仁在荒年漲租子,逼迫楊白勞賣女還債。除夕之夜,楊白勞無力還債,逼不得已賣掉喜兒,然后懸梁自盡而亡。
緊接著,喜兒在大年初一聽聞父親死訊痛不欲生,卻在黃世仁家里備受折磨。楊大春母子拿著婚約討公道,卻被黃世仁佃租合同慘遭驅逐,楊母因此在寒風中凍病而死。
以上本就經過了李弘的魔改,后面劇情他也記不清了,于是開始瞎編。
楊大春在流浪之時幸得一名姓李的秀才搭救,李秀才聽聞黃世仁之惡行十分同情楊大春,同意搭救。
喜兒被凌辱之后有了身孕,孕吐稱病被心善的黃家侍女放走,流浪途中剩下死胎,痛苦之下進入定軍山種,一頭青絲一夜之間變為白發,卻因偷取廟里貢品為食被周圍村民奉為白毛仙女。
數年后,高中的李秀才帶著楊大春回來,揭發了黃世仁的惡行,將黃世仁投入死牢治罪,而后又分了黃世仁家里的田產給窮苦百姓,白毛女也從山里出來分田。楊大春和白毛女偶然相遇相認,最終結成夫妻,有情人終成眷屬。
沒用三日,在李弘的講述和催促下,一夜的功夫章才茂就寫完了草稿,李弘拿著草稿讀了一遍又一遍很是滿意。
“師爺,這個地方要改一下。”
“……”
“師爺?”
師爺睡著了。
李弘看看天色,居然天都快亮了,便給章才茂披了件外衣,自己上床睡去了。
他相信這折戲本在人民群眾當中肯定很受歡迎。
而且黃世仁是黃老爺,黃四平也是黃老爺,巧了么這不是?
在來年春耕之前,一定要把怒氣攢足,才好起事。
劇本初步定了,解下來就是演員的問題。
李秀才自然就是李弘自己。
但畢竟自己不是會表演的專業演員,李弘還得找個會演戲的。
戲班子里的那個小戲子就很不錯。
苦大仇深,表演功夫又扎實過硬,一定也對魔改版白毛女的故事很有共鳴。
但即便李弘對那個小戲子很感興趣,他不能立刻就去找他。
一來,天還沒亮就摸黑找一個同齡同性的俊俏戲子,這性質說不清楚。
二來,班主肯定不會輕易放人。
贖身的錢肯定虛高,李弘舍不得出。
還得想辦法把那個小戲子救出來。
待到天亮,李弘醒來時戲班子卻已經收拾好行李走了。
一番打聽之后李弘才知道,這班子最近接了好幾個祝壽的戲,此刻正趕著去下一家。
至于去哪一家,黃家人也不知道。
反正也不著急,劇本還需打磨,李弘的宣傳計劃只得暫且擱置。
同黃四平告別之后,李弘帶著師爺回了縣衙。
“你們幾個,去打聽一下昨日在黃家村唱戲的戲班去哪里了,尤其要打聽班子里做臺柱的少年,找到之后另有賞錢。”李弘取出幾兩銀子賞給衙門里的下人,吩咐他們去找戲班子的下落。
當然,用的還是縣令老爺的名義。
只說縣令老爺聽說在黃家村唱戲的班子很是出色,也想聽戲了。
等下人們都領了賞出去了,李弘又去把戲本草稿拿去給楊算看。
看完之后,楊算又沉默了很久。
“先生有沒有修改的意見?”李弘問道。
楊算道:“你是想以此戲本鼓動佃戶隨你分大戶的田?”
“是的,先生。”李弘如實回答。
自己的態度都擺明了,這是他對楊算態度的最后試探。
又沉默了許久,楊算戲本往桌上一扔,道:“罷了,我早該想到你是個想造反的……”
李弘心里竊喜,道:“先生是為百姓做事的,自然知道什么是對百姓好的,什么是對百姓壞的。如今的大明,起碼在陜西是不如反了算了。”
“你呀你,這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楊算這話的語氣卻不是勸說。
“先生此刻走的也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李弘提醒道。
楊算又撿起戲本,回到正題上來:“你這戲本卻是極好的,不過你這故事卻是新的,要想小民都聽得懂,唱段還得改一改。”
章才茂寫的戲本大多都是套的模板,到需要說理的時候就要用戲腔唱出來,唱段的發音和平時說話不太一樣,要想理解還得先了解內容。
“那形式改成話劇如何?”李弘提出建議。
“話劇?”
李弘才意識到此時的大明還沒有話劇這種藝術形式,解釋道:“就是把唱段改成說話的形式,讓老百姓好懂。”
楊算想了想,點頭道:“嗯,可行,如此一來百姓一看就懂,情緒也更容易調動。”
“說到調動情緒,我還有一計。”
“說來聽聽。”
李弘說道:“屆時我準備借著戲臺讓百姓上臺來把這些年遭的苦難都說出來,尤其是被地主老財壓迫剝削的經歷,讓他們好好訴訴苦。”
聽完這番話,楊算的眼里滿是震驚。
這是什么造反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