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是個什么龍王?
- 開局一個碗,推翻大明朝!
- 呂玄德
- 2238字
- 2024-01-15 13:20:02
經(jīng)過與鐵腳會眾人的一番交談,李弘大致明白了這是個什么組織。
本質(zhì)還是底層百姓抱團取暖,有點像早期的三合會。
只是還沒發(fā)展到腐化變質(zhì)的那種階段,會社首領暫時還沒有對會員進行剝削。
明代的會社組織從正德年間就開始出現(xiàn),連東林黨早期都只是文人會社而已,最終發(fā)展壯大成一個有組織的政治黨派。
沔縣這邊還是太偏了,萬歷年間會社組織才逐漸開始發(fā)展。
在李弘看來,鐵腳會收的那些會費只能說是象征性的,為了維持會社的運轉(zhuǎn)才收取,和咸寧縣里乞丐幫頭子純粹靠這個賺錢不一樣。
沒有落入腐壞的窠臼,是因為沔縣的碼頭并不繁忙,船運還不發(fā)達,苦力也才百來號人而已。
要是鐵腳會的頭領真的敢剝削下面的人,苦力們早鬧起來了。
不讓弟兄們過上好日子,還拿弟兄們的血汗當飯吃,算什么頭領?
李弘了解完情況之后有些失望,畢竟是西北地區(qū),工商業(yè)不夠發(fā)達,雇主和雇工之間的矛盾還不夠激烈。
城里造反的群眾基礎不夠啊!
趁著天色還沒黑下去,李弘帶著師爺和仆人過江去往對岸,去看看本地農(nóng)民是個什么情況。
船才靠岸,李弘就看見不少農(nóng)夫還在田里勞作。
秋麥都種下去了,麥苗萌發(fā)的進度不一樣,有的地里看起來還是只翻過,有的地里已經(jīng)是一片綠色。
畢竟是靠著水,沒渠還可以用肩膀擔水,不管怎么樣情況都還可以。
但是越往定軍山方向去,地里的情況就越慘淡。
離水遠了本身就都是旱田,只能靠老天爺發(fā)發(fā)善心降點雨水,可陜西全境都旱得厲害,有的地里都干裂了。
這場景看得連章才茂都皺了眉頭,自語道:“老天爺不講道理啊。”
李弘譏諷道:“老天爺什么時候講過道理?”
章才茂一時語塞,也不爭辯,閉口不言。
快到天黑時,李弘找到一戶看起來家境還算可以的人家借宿。
李弘知道劉縣丞為了收秋糧和遼餉肯定對這些農(nóng)戶施加了一些非常手段,不敢再亮出官府身份,只說自己是過路的。
這家人收了銀子,卻只提供了一間客房。
為了避免仆人們出去亮身份勒索農(nóng)戶,李弘讓師爺吩咐一群人就睡一間房,自己和師爺擠一張床,仆人們打地鋪。
翌日,李弘被一夜的鼾聲吵得沒睡好覺,早早就醒了,卻發(fā)現(xiàn)寄宿人家的主人已經(jīng)下地去了,家里還剩一對婆媳和一個孩子。
老太太給李弘端來一籃子烙餅和煎雞蛋。
李弘說聲謝謝之后接過,取出一張餅將雞蛋卷起來吃,又把剩下的餅子和雞蛋收進屋子里留給其他人。
一邊吃,李弘一邊在院子里瞎晃悠,發(fā)現(xiàn)主人家孩子吃得和自己是一樣的,問:“婆婆,您家里生活過得好呀,早上還能吃上雞蛋。”
年輕婦人不方便出來見生人,老太太自己一個人在院子里洗衣服,她頭也不回地答道:“呃家往年可是天天吃,今年是不行了,官府收糧食和餉銀都把俺家家底都給掏空了,今天是客人您來才做這么多。”
雖然這秋糧和遼餉都不是自己收的,但畢竟自己現(xiàn)在也是官府里的人了,李弘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便轉(zhuǎn)移話題:“老太太您家里有多少地?”
老人回答:“二十畝,有十五畝好田,四畝壞田,一畝多爛田。”
李弘很疑惑,問道:“爛田?什么是爛田?”
“就是種什么進去都長不出東西來,不要租子佃給別人都沒人要的田。”
李弘又問:“那您家里佃出去多少地?”
“自個兒家里留了五畝好田和幾塊菜地,其他都佃出去了,呃家兩個男人此刻正在地里忙活呢。”
李弘笑著說道:“那您家里男人都是對土地有感情的。”
老太太突然停下手里的活,抬起頭看了看李弘,笑了:“你這小相公說話可真有意思,呃家男人能對這幾塊地有什么感情?種地不僅得賣力氣哩,還得賣命,種出來的糧食本來也賣不了幾個錢。只希望我家忠哥兒讀書讀出來,不用再像他那不中用的爹一樣整天把時間耗在地里……”
老太太這一說就住不了口,李弘席地坐下,在旁邊安安靜靜地聽。
等衣服洗好,老太太總算是不說了,把洗好的衣物放到桶里,準備提出去晾。
李弘吃完餅子上前,搶先把桶提著。
“哎喲,這怎么好意思讓客人幫我做事情?快放下,這些活呃還做得。”
說著,老人就去搶李弘手里的桶。
最終李弘拗不過老太太,還是讓老太太自己去晾衣服。
一回頭,卻見師爺站在房門口,也不知站了多久。
“師爺不要老是偷聽,想說什么就說。”李弘拍拍屁股上的土,笑著對章才茂說道。
章才茂摸了摸鼻子:“李公子……”
李弘打斷他:“我只是個書童,跟他們一樣叫我弘哥兒就行。”
章才茂也不扭捏,道:“弘哥兒昨日你先問地理,再去碼頭,而后去看了河邊田畝,但似乎對秋種本身并不十分上心,而是……”
李弘見他不接著說下去,便笑著說:“而是四處問社會狀況,和向堂尊告假的理由不一致,似乎別有所圖,是嗎?”
章才茂不答,算是默認。
“先生,你可知一縣之本是什么?”
“是人。”
“劉縣丞他們重視人了嗎?”
章才茂又不答。
李弘見他悶葫蘆的樣子,氣不打一出來,不再跟他說下去。
等仆人們都醒了吃過烙餅,眾人便向老人告辭。
再繼續(xù)往定軍山方向去,走不了多遠就能看見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著,已經(jīng)長了草。
各村的房屋密度和身后差不了太多,炊煙卻稀少了起來。
李弘故意問章才茂:“師爺,這前面人怎么漸漸少了?”
章才茂回答說:“朝廷賦稅攤派過重,加之今年大旱,百姓沒甚余量,估計是逃荒去了。”
李弘笑了笑,帶著眾人繼續(xù)往前走。
行不多遠,卻見一伙人氣勢洶洶地圍著一座破廟,周圍還不斷有人朝這里趕。
這幫人各個手里拿著鋤頭鏟子等農(nóng)具。
李弘走過去拉過一個老鄉(xiāng)問道:“你們這是要做甚?”
老鄉(xiāng)冷笑道:“呃們要拆廟。”
李弘覺得好奇,在一旁看著。
等鄉(xiāng)親們來得差不多了,走出一人來手指著破廟罵道:“龍王,你他娘的老天爺敢不下雨,怎么就不敢下牛子操死咱?”
“呃們看你就是個專門不下雨的壞龍王,今天呃們就砸了你的廟,換一個下雨的好龍王!”
等罵得差不多了,村民們一擁而上,把龍王廟拆了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