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這刀,先從皇家宗室開始
- 大唐:我為仙師,護衛國祚五百年
- 余秦唐
- 2083字
- 2023-12-29 16:42:23
蕭奕招呼三人坐下來。
“一步一步來吧,現在還沒能開始學會走,就想著跑,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
以大唐現在的工藝水平,打造艦船也不是很難。
隋煬帝東巡江都,就是乘坐著龍舟。
據說,高大無比,可以比得上后世的一些大貨船了。
只不過,打造一艘這樣的龍舟,可不簡單。
李世民、李承乾、李治三人只能是壓下心中的激動,隨著蕭奕坐下來。
“說完了官吏管理制度,再來說一說宗室親王。”
“這也是大唐未來的一個大隱患。”
大明時期要削藩。
大唐時期也要削藩。
大明削藩是因為藩王的實力比較大,影響到了皇權。
大唐削藩是因為藩鎮割據,武將手握兵權,還要擁兵自重。
安史之亂以后。
大唐就一直再走下坡路。
以至于最終亡國。
大明削藩到最后,亡國是因為內憂外患,最終被農民起義大軍殺進了紫禁城。
大唐的宗室親王政策,說不上有多好,卻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高祖重用親王來治理地方,也就是大肆受封。
同樣,李世民、李治兩人也都是如此,在地方上,還是用宗室親王來進行協助管理,甚至是直接治理。
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之后,就直接一手削藩,還削的比較徹底。
從此之后,大唐的宗室親王也就只是當一個閑散王爺,成不了藩王了。
這樣的結果就導致藩鎮割據。
地方上的兵權直接就到了武將的手中。
唐朝從此陷入了衰敗期,最終走向了滅亡。
宋朝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打壓武將,來了一個重文抑武。
然而,這樣的方式也是錯誤的。
宋朝為此斷送了他們的脊梁骨,失去了他們的獠牙。
沒了獠牙的王朝。
最后也會滅亡。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軍政分開。
并且讓士兵成為一個神圣而又高尚的職業,不是宋朝那般,犯了錯,直接刺字,發配邊軍。
本來嘛。
這個人就已經殺人犯法,又或者是作惡多端了,卻還讓他去軍隊。
這就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完全就是一條錯誤的政策,卻被宋朝當做是國策事實,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本來就擔心武者亂國,卻還要把心性邪惡、藐視王法、殺人越貨的罪囚發配到邊軍,這樣一來,邊軍必然更加難以管教,也就更是容易嘩變。
李世民、李治時期用宗室親王來分封地方,做的還算是不錯,卻沒能做到外,完善這一條國策。
蕭奕開口道:“如今大唐想要用宗室親王來鎮守地方、治理地方。”
“姑且稱之為他們為藩王,這些藩王在朝中有明主的時候,自然是安分守己。”
“可若是朝中沒了明主,又或者是幼主登基呢?”
李世民蹙眉道:“仙師,您的意思是說,分封親王乃是有著很大的隱患嗎?”
蕭奕點點頭,解釋道:“隱患是有,但是并不是那么的大,宗室親王,說到底,身上流著的也是李家的血脈,是正統。”
“用他們來治理地方,也確實是可行的。”
“不過,也要防止這些親王們逐漸壯大起來,成為了手握重兵的藩王。”
“親王也要嫡長子繼承制,爵位只傳給嫡長子,除此之外,其他后輩,皆不受封。”
“他們長大之后,有著爵位的親王要上交一筆分家的賦稅、以及新戶籍的戶稅。”
“也就是把親王的兒子們趕出王府,也算是能鞏固親王傳承,對他們也有著好處。”
“然后,除了那位嫡長子,其他人皆可參加科舉,入朝為官。”
自古以來,就有著嫡庶之分。
不過,唐朝對于親王的庶子們,也都是有著非常高的待遇。
一開始還行。
可時間久了,這些人就會成為大唐的累贅。
蕭奕不給李世民和李治兩人說話的機會,繼續道:“你們要知道,若是他們吃著朝廷的俸祿,享受著王公貴族的待遇,一代、兩代還好,若是三代、四代以后呢?”
“就好比一個吳王,他生了嫡庶五個兒子,朝廷要給爵位、給俸祿,這五個兒子,每個人再生五個孫子,就是二十五人,要給爵位給俸祿,二十五個孫子每個人再生五個玄孫,就是一百二十五人。”
“一個吳王,到了第四代就有一百二十五人,那七八個親王加起來呢?”
明朝時期的后期,供養了差不多上萬個宗室藩王之后。
這些人就直接趴在帝國的身上吸血。
他們沒辦法從事生產。
畢竟,連封地都可能走不出去。
但是相對來說,他們又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出生之后,就會得到一個爵位和俸祿。
大唐是自李隆基之后,廢除了宗室親王分封地方的國策,也就沒了藩王。
當然,他們卻依然享受著大唐的俸祿,享受著一個閑封,有著大唐宗室親王的身份。
李世民沉默不語。
李治倒是若有所思。
因為李世民現在還沒完全感受到宗室親王帶來的累贅感,李淵很能生,晚年給李世民生了好幾個弟弟,歷史記載是二十二個兒子。
李世民也能生,一共生了十四個兒子。
這加起來,就有三十幾位宗室親王了,他們的下一代,那會更多。
畢竟,他們不愁吃不愁穿,有著朝廷養著,還可以妻妾成群,使勁兒地生。
朝廷養著一家就可以了。
其他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完全可以分家,然后自食其力、自謀生路。
想要從軍就從軍,想要從商就從商,想要參加科舉就參加科舉,想要種田也可以,直接去種田。
親王負責生,那他就要負責養。
朝廷只養有著親王爵位的那一家。
李世民一時間又有一些沉默,因為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朝廷不養,以親王自身那點俸祿錢財來養,恐怕也是一個問題。
想一想,李泰有了兒子,然后,他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孫子,朝廷不給爵位和俸祿,那他若是就此一貧如洗,過得還不如普通人,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看笑話?
皇帝的孫子,卻過得連普通人都不如?
說白了。
這里面,其實也牽扯著皇家面子的問題。
不可能,皇帝的孫子,真的過得連普通人都不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