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羅貫中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
- 穿越大唐,我成了冤種義父
- 火紅的雞樅
- 2171字
- 2024-01-04 22:05:45
李淵這就屬于明知故問了,他一天派好幾撥人來李世民這兒蹲守,就等這貨跟大臣討論錢荒的問題,他好出來裝逼!
李世民聽到李淵這樣說,盡管心里一萬個問號,但還是非常高興的邀請李淵討論。
其實他也想跟李淵緩和關系,只是礙于情面不好主動罷了。
“既然父皇這般有興致,那兒臣就跟其他大臣一起聆聽下父皇的教誨。”
其他大臣見狀趕忙附和道。
“臣等恭聽太皇陛下教誨!”
“朕哪有什么教誨啊,不過是一些迂腐之見。”
李淵故意謙虛一下,然后把從楊凡那兒學來的東西,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說了一遍。
“其實想要解決錢荒問題,首先得搞明白什么是錢……”
甘露殿內(nèi)的大臣聽到這話,跟當時的李淵一樣,臉上都寫滿了大寫的懵逼。
但他們不敢問,只能無助的看向李世民。那眼神再明顯不過了,分明在說陛下,趕緊管管你爹,你爹跑來砸場子了!
李世民也心下疑惑,不解的看向李淵。
“父皇,錢不就是錢么,還能有什么說法?”
李淵聞言冷冷一笑。
“錢自然是錢,但什么是錢呢?”
“說白了,錢就是社會生產(chǎn)活動中進行交易的一般等價物……”
李淵這番說法一出,不僅李世民懵逼,他手底下的大臣全都傻眼了。
雖說他們聽不懂李淵在說什么,但他們本能的覺得這話很厲害,很牛逼!
一般等價物啊,多么貼切的說法啊!
“父皇,就算您說的這個一般等價物是對的,那不還是錢么,跟銅錢有什么區(qū)別?”
李淵看著滿臉問號的李世民,臉上露出沉痛之色。
“二郎,你怎么還沒明白?”
“兒臣明白什么?”
“朕之所以用一般等價物來稱呼錢,那是因為錢有很多種!”
“黃金、白銀、赤銅可以是錢,貝殼、鹿皮,甚至是紙也能成為錢!”
李淵這話一出,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立馬就想到漢武帝時期所使用的白鹿幣,以及上古時期所使用的貝殼貨幣。
因此,在李世民開口之前,兩人趕忙搶著附和。
“太上皇陛下說的對,錢有很多種,貝殼、鹿皮、金銀銅等都可以稱為錢。”
“因此,用一般等價物來稱呼錢,確實比錢更貼切些。”
李世民聽到這話也明白幾分,原來父皇的意思是錢有很多種形勢,金銀銅只是其中的幾種啊。
在想明白這些后,李世民對李淵的看法也變了,甚至隱隱覺得自家這個父皇有點看不懂了。
“既然你們接受了一般等價物的說法,那咱們就來討論討論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本質?”
“敢問父皇,何為貨幣的本質?”
李淵看著李世民一臉懵逼的樣子,只感覺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貨幣的本質是信用!”
“信用?”
李世民聞言若有所思,聯(lián)想到剛剛李淵所說的鹿皮、貝殼,好像明白了什么。
“父皇的意思是說朝廷的信用?”
李淵聽到這話,露出一個孺子可教的表情。
“對!”
“信用就是貨幣!”
“若是咱大唐朝廷有信用,老百姓也認可咱們的信用,咱們大唐朝廷就是拿紙當錢老百姓都認!”
“反之,若是大唐百姓不認可朝廷的信用,你就是拿足金、赤銅出來,老百姓也懷疑是假的!”
“因此,想要解決錢荒問題,首要解決的就是老百姓對咱們大唐官府的信任問題。”
“只要解決了信用,錢荒自然就沒了!”
“只要咱們大唐朝廷有信用,就是拿紙當錢老百姓都認!”
李淵這話簡直是石破天驚,一下子就將整座大殿里的人給鎮(zhèn)住了!
這話說的太大氣了,甚至隱隱蘊含圣王之道。
一直坐在角落里的魏征,聽到這話更是心內(nèi)巨震,滿臉震驚的看向李淵。
這還是那個沉迷后宮,每日里飲宴不斷,歌舞不停的太皇陛下嗎?
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也被李淵給震撼到了,太皇陛下這番話一出,必定要載入史冊,名留青史了!
李世民也被李淵的話深深震撼到,因為李淵這番話不僅僅超出了他的認知,甚至超越了整個大唐。
畢竟,就在剛剛,他們還在討論如何去找銅煉銅,然后鑄造銅錢呢。
然而,李淵一番話卻跳出了這個層面,直接找到了問題的本質。
只要解決了信用問題,那么大唐還會缺錢嗎?
“父皇高論,兒臣受教了!”
“太上皇高論,臣等受教了!”
李淵聽著震耳的“受教”聲,開心的都要原地爆炸了。
多少年了,自打太原起兵后,他一直活在李世民的光芒之下。
今天終于輪到他揚眉吐氣,輪到他以教訓的口吻說教李世民了!
李淵樂得嘴都合不上了,依然強裝鎮(zhèn)定的謙虛著。
“淺見,一點淺見而已……”
李世民豈能不知李淵的開心,但今天李淵這番話確實發(fā)人深省,振聾發(fā)聵。因此,哪怕他再不愿意,也得恭恭敬敬的給李淵行禮。
“父皇過謙了,此番言論上合乎圣人大義,下合乎百姓民生,實乃治國之良言!”
李淵實在是忍不住了,當場哈哈大笑道。
“你們繼續(xù)聊,朕先出去遛彎了!”
“哈哈哈……”
在李淵爽朗的笑聲中,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大臣全都起身,躬身朝著李淵的背影行禮。
“兒臣恭送父皇!”
“臣等恭送太上皇!”
正當李淵走到門口之時,李淵突然停下腳步。
“哦,對了,這番話不是朕首創(chuàng),乃是朕的一個弟子想到的。”
李淵這話一出,所有人驚訝的張大嘴巴。
敢情太上皇也是鸚鵡學舌啊!
不過,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甚至覺得這樣才是正解。
但凡李淵有這智商,也不至于被兒子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啊!
“敢問太上皇陛下,您的弟子叫什么?”
“羅貫中!”
李淵扔下“羅貫中”三個字揚長而去了,只留下李世民和一干臣子面面相覷。
一直過了好久,長孫無忌才幽幽開口。
“陛下,微臣冒死進言,請陛下跟太上皇和解!”
李世民聞言眉頭微皺,心里依然有幾分不愿。
“只是為了那個羅貫中,還不值得朕如此折辱自己吧?”
“陛下,若羅貫中只是懂點軍事,自然不值得陛下折辱自己。”
“但羅貫中不僅懂軍事,于治國安邦的經(jīng)濟之道上也獨有見解,這就值得陛下動些心思了……”
“陛下,羅貫中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臣等懇請陛下征辟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