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抵達陜北 求投資求追讀
- 四合院,從下鄉陜北農村開始
- 天榜巨頭
- 2089字
- 2023-12-28 07:54:42
從京城到陜北,按照這個時候的火車速度,最快也需要兩天一夜的時間。
幾十個小時之后,周子林的目的地到了。
棒梗也提前走了過來。
他的腿腳發酸,不停的打顫,可謂是人困體乏。
眼睛也迷糊著。
“子林叔叔,我們到站了嗎?”
周子林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錯,站了這么久都能挺住,是個干大事的料子。”
棒梗又困又累,聽著周子林夸自己強,打著精神笑了笑。
周子林把周曉雪的包裹扔給他。
“你小雪阿姨的包,幫她拿著。”
棒梗自己的包就夠重的了。
沒想到周子林又給自己一個包。
棒梗有些為難的說道。
“子林叔叔不是我不幫忙,昨天站了一宿,今天的精神不夠,有點拿不動啊!”
周子林瞪了他一眼。
“你這孩子一點兒不懂事兒,行了,那以后你有事兒別找我。”
棒梗看著周子林不理他。
心里有點著急。
“別,我拿!”
周子林拉著周曉雪出了火車。
在這兒下站的知青有不少。
縣里面各公社都有派專人來接。
他們舉著簡易的牌子不停地吆喝著。
“劉家屯,劉家屯的知青看不過來了!”
“高家坡的知青往我這兒來!”
“到原西縣雙水村里報到的知情青在我這兒集合!”
“……”
…………………
來到陜北的地界,最標志性的顯著特征就是人人都裹著一個白色的頭巾。
周子林帶著周曉雪找到了原西縣雙水村的負責人,棒梗也連忙跟上。
盡管提的東西很多,但是他也不敢落后,生怕自己走丟了。
來接的人是個年輕人跟一個老大叔,裹著白色的頭巾,穿著樸素,灰色的衣服上還打著布丁,面如土色,一看就能讓人聯想到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吃的農民。
不過卻看著特別精神。
“你們好,額叫李大有,是原西縣的,你們是去雙水村的知青嗎?”
周子林點了點頭。
“我叫周子林,這位是我的妹妹周曉雪,這個是跟我一起來的,他叫賈梗,你們也可以叫他棒梗。”
李大有笑著說道。
“除了你們三個之外,過幾天還有一兩個吧,今天沒有其他人了。”
李大有從周子林手里接過包。
“鄉親們知道村里來知青,可是高興壞了,他們都盼著你們來呢。”
李大有接送的車,是馬車拉著地排車,當然用來拉車的其實是一頭騾子。
眾人把東西都放在車上,由騾子拉著,李大友笑著說道:“車上還有很大的地方,一會兒你們誰要是累著了,可以躺在上面歇會。”
一旁的周曉雪好奇地小聲問道:“哥,拉車的那個到底是個馬還是頭驢啊?”
周子林翻了個白眼,道:“騾子都不認識,出去以后別說是我親妹妹,我嫌丟人。”
“哎呀,哥,人家沒見過嘛。”
李大友聽到了他們的對話,笑說道:“姑娘,這不是馬也不是驢子,馬金貴著呢,哪能用來拉車啊,驢子也不行,沒有那么大的力氣,這個叫騾子,是額門村支書特意去借來的。”
“騾子?”
周曉雪十分好奇地盯著看,一旁的周子林給自己的文盲妹妹科普道:
“騾子就是由由母馬和公驢交配所生,體形似馬,叫聲似驢;頸上緣毛,尾毛及耳長,介于馬和驢之間;頭部和尾部形狀又和驢相似,蹄小,結實,四肢強韌,騾分為兩種,公驢配母馬所生后代叫馬騾,公馬配母驢所生后代叫驢騾,很明顯這就是一頭驢騾,也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騾子,
騾耐寒性差,抗熱,耐粗飼,耐勞,適應性強,而且騾子的敏捷性和接受調教的馴服性比馬差,作騎乘使用不如馬,但由于力大耐勞,是較理想的馱用畜和車挽用畜,常用于馱東西,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同時騾有較強的抗病力,對飼料利用率高,易于飼養管理,表現了較為明顯的雜交優勢騾多以舍飼、農閑放牧為主;夏收復種等農忙季節,割草喂養或干草喂養,并加喂精飼料;冬季舍飼以麥草,豆類草為主,不過騾沒有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后代,純靠雜交,壽命一般為40-50年。
騾子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肉、蹄可入藥;味辛、苦,性溫,有小寒,主治難產等癥,騾由于力大耐勞,是較理想的馱用畜和車挽用畜,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
“噢。”
周曉雪點點頭,很機智地抓住了重點,道:“騾子就是馬跟驢生的唄。”
“對。”
一旁的李大友好奇地看著三人,心里暗想著不愧是城里來的知識分子,說話一套一套的。
一頭騾子都能說出來這么多場面話。
還什么藥用價值?
他們農村人只知道,這騾子是個好東西,忙農活的時候,能替人扛著幾百斤的東西,不可或缺。
一邊閑聊著,出了縣城,沿著蜿蜒的土路一路向上。
這個時候,李大有從車子里翻出來三個漿洗的干干凈凈的白色頭巾,道:“你們把這個戴上,出了縣城,外面風沙大日頭重,容易把人吹的頭暈。”
周子林接過,分別給了周曉雪和棒梗一人一個頭巾,不過他們三個因為不會包裹,鬧出了不少笑話,還是李大有耐心地一步步教給他們才勉強學會。”
“哥,這頭巾戴著好別扭,感覺就像是戴了個緊箍咒一樣。”
周子林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大有哥,是不是你們陜北的人,都戴著頭巾啊?”
李大友點點頭,道:“是滴,額們這里風沙大,日頭還重,戴著頭巾可以防護,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幾百年的風俗習慣咧。”
“噢。”
周曉雪點點頭,一旁的周子林科普道:“陜北地區戴頭巾,其實這和當地的自然環境有非常大的原因,陜北地區是革命老區,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包括陜北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們都在陜西的北部,所以稱做陜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面積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巖所構成的古地形基礎上,覆蓋新生代紅土和很厚的黃土層,再經過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蝕而形成的。
ps:有一個打賞或一張月票加更一章,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