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隊員里,每天跟著包曉軍學的最多的是蒙克。包曉軍已經知道,蒙克打算今年七八月征兵季到來的時候,繼續報名。包曉軍就對他說,你如果想經繼續報告,還打算走的話,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五六月的時候,飲食上要注意。最好是在那個時候去醫院進行一次體檢,看看身體上有沒有什么問題。像膽紅素之類的小問題完全是可調的。
蒙克覺得挺有道理,說等到時就請假。
連續一個多星期的整理,營區里不平整的地方都已經搞好,不大的工具房已經蓋了起來。而圍墻的磚不夠了。雞舍也只是清理好了地基。包曉軍知道這種事情急不來,他而想要材料,就得有錢。包曉軍打算再去一趟奎屯,找北疆護路辦的馬主任。
包曉軍把排里的事情交給葉爾江,又給木拉提隊長請了假,坐通勤車去了奎屯。火車出了北天山隧道,手機有了信號,讓包曉軍有些意外的是,這幾天竟然沒有收到吳雅麗的電話和信息。挺意外的。以前每次出去碰到有信號的時候,都會接到吳雅麗不少信息和未接來電。這一次沒接到,包曉軍還有些不習慣。他看了看時間,給對方發了一條信息,便在火車上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包曉軍到了奎屯,這一次他沒打擾霍鵬,自己輕車熟路的去了小吃街,吃過早餐,然后就去洗照片。這些照片是他拍的蔬菜大棚里的東西。當時自己是向馬主任夸了海口,保證大棚蓋好能種出東西來。現在東西種出來了,現在就是要展現成果的時候了。加急把照片每樣洗了兩張,分開裝之后,他就打車去了北疆護路辦。
包曉軍先去了李助理的辦公室,報告了來意后,李助理帶著他去見了馬主任。
當然是可以直接去找馬主任的。但有些人情世故他還是懂的。
馬主任正打電話,兩個人在門外等了一會兒,等馬主任結束通話后,才走了進去。
“小包來了?”馬主任先前從木拉提那里知道包曉軍要來,笑著站起來說道:
“來來來,坐。”
包曉軍說明了來意,馬主任接過他遞過來的照片,笑著翻看著,很快就贊嘆道:“不錯不錯!看這大棚建得很好,菜長得也好,管理的不錯!”馬主任還說,前兩天護路辦就在討論如何讓各護路分隊管理正規化的事情,現在包曉軍他們就已經走到了前面。很不錯。
他繼續看照片,然后就看到了包曉軍在學校宣傳護路政策的那些,表情有些驚訝。他放下照片,感慨的說,很少有護路分隊的管理者會主動去學校、鄉村里宣傳護路政策。基本上能把鐵路線附近的牧民走遍,了解清楚、宣傳到位,就已經是很負責的護路隊長了。現在包曉軍事事都做到了前面,讓他對比一下其他護路隊長,覺得那些人真應該多像包曉軍學學。包曉軍沒應這話,真不好接。
他便換了話題,說自己打算將營區里的圍墻、工具房、雞舍、旱廁都修起來。目前資金不夠,所以想從這里再申請一部分。
還有就是他希望能夠把建大棚、搞宣傳的這些都投新聞稿,也希望馬主任能同意。包曉軍雖然關于護路宣傳的已經投了一部分,但他從部隊里出來,對于一些新聞稿是否能投,還是希望能夠得到上級支持的。
馬主任聽了自然是非常樂意,他點了一根煙,邊抽邊說,現在護路辦非常缺這方面的人才。護路工作是非常辛苦、非常偉大的工作,總的來說民兵們干得都很好,但沒人宣傳,導致這項工作少為人知。他們想宣傳就只能請外面的記者過來。這當然沒有本系統內的人寫的更專業、更細致了。所以包曉軍想寫,他絕對支持,而且還說了,只要上稿,他這邊就有獎勵。
這一次,馬主任又給包曉軍批了三千塊的經費,讓他去買磚建圍墻、雞舍等。另外馬主任也讓包曉軍以后搞什么提前做好計劃報批,只要合理,他這邊都會批復。
馬主任還感嘆,等包曉軍入編后就好辦了。到時辦了公務卡,需要買什么直接刷卡,后面報銷。他看著包曉軍坐在沙發上板身的身子,贊許的點點頭。
霍鵬最近也挺忙,主要是他沒想到,護路辦的那個李助理,以及奎屯護路分隊的梁隊長都主動給他找了一些工程。雖然工程量在一些大老板看來不大,但對霍鵬這個小店來說,已經足夠干一兩個月了。
他知道這自己能夠得到這些業務,主要還是因為包曉軍。他也很想感謝包曉軍,只是那家伙呆的地方連手機信號都沒有,所以無法聯系上。
包曉軍從護路辦出來,正好碰到霍鵬過來處理業務。霍鵬開玩笑說他來了還偷偷摸摸的,包曉軍說不想麻煩他,不過現在又必須麻煩他。霍鵬笑著說歡迎麻煩。然后兩個人一起去了市場,買了十袋水泥,然后從奎屯護路隊借了人,把水泥抬到了站臺上。包曉軍到晚上坐火車回到了蒙瑪拉爾,回去之前給吳雅麗打了個電話,對方并沒有接。包曉軍有些疑惑,但也沒其他辦法。到了蒙瑪拉爾之后,包曉軍叫來接車的李新兵和納森一起把水泥搬了下去,抬回到營區,放到了走廊。第二天,就在包曉軍準備打電話請假下山買磚的時候,木拉提打來電話,讓他下站準備開護路工作會議。天氣熱了起來,包曉軍下站前,又統計了一下大家需要的東西。雖然隔幾天就有人下站休假帶東西上來,但現在大家需要的東西還是挺多。包曉軍覺得,自己真的需要買輛車了。
坐通勤車來到蘇布臺護路隊,包曉軍先去找了木拉提隊長。按他的想法,如果今天能直接回縣里最好。
不過當到了蘇布臺護路隊的隊長辦公室兼宿舍的時候,包曉軍知道,今天晚上是走不了。辦公室中間架著一張折疊矮桌,上面擺著一大盤椒麻雞,兩邊擺著幾盤涼菜,地上放著一件烏蘇啤酒。